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效整合

2015-08-20孔凡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孔凡锋

摘 要 结合教学经验,论述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途径,希望能够给各位教育工作者以启发。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生物;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53-02

1 前言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相整合,就是要在生物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达到提高学生认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提供丰富、有趣、活泼、积极的教学资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支撑教学行为,使得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又形成一个和谐互动的交流环境。高中生物有很多知识可以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来促进传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是为了让生物课堂显得更为活泼、积极的同时,又能综合培养学生解决遇到的生物问题,培养生物思维方式。

2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善思维过程

信息技术拥有清晰的图画、声音、视频等功能,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中拥有的这些特点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分解、组合、对比、联想等方式来进行生物知识的串联和整合,在方便学生进行想象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生联想与想象一般具有特定的过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具体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工具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

如在学习“人的呼吸过程”这一节课的时候,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进行一次完整的呼吸来体验整个呼吸过程,这样的教学办法显得十分抽象,再加上自己的身体部位没办法完全进行透视或者了解,而别人的就更没办法进行了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在结合信息技术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反映人呼吸过程中肺部、膈肌、肋骨、胸廓等相对应的器官运行状态的视频或者图片,结合视频、教学教具、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完整地理解人体呼吸的整个过程。通过计算机辅助进行教学,以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完整地了解人体呼吸时的状态,可以比较清晰地展示这一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展开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的目的。

3 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高中生物知识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逻辑特征,这些知识都是由前辈生物学家、学者实验、概括、总结而来,显得比较抽象,如果仅仅凭教师的讲授,学生还是很难把握的,会觉得课程十分枯燥,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声像结合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这个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出一体化兴奋传导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理解兴奋传导机制,化解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对“渗透原理”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蔗糖分子与水分子的动态运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分子运动状态和量的变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学生很快便能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从而理解这个知识点。

可见,信息技术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将原本静态的知识结构生动化,原来单纯的认知性学习贴近学生的需求实际,便于学生从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同时,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能够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来完善教学手段。生物学科在信息技术的“窗口”化展示中,有助于学生从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联系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增进对现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学习信心。

4 通过信息技术,增大生物知识容量

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生物知识的容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将生物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模拟出生物原理、概念产生的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更多的信息,从而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的时候,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通过计算机准备了一些内容让学生去想象,主要是PPT展示的画面,包括克隆技术的发展、太空生物技术研究、基因研究进展以及袁隆平杂交育种的农业技术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他们感受到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

现代建构主义在推进课程知识整合中要强化对学生的关注,生物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命科学及人类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既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生物实验内容的完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知识的整合中,要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形成,关注学生学习态度,从知识点的衔接、课程整合程度及方式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断调整知识整合的力度,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1]。

5 提高教师素养,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之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完好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教师应该在具备现代化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前提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去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处理,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完整地认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演变状态,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真正做到发挥信息技术的能量,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从多种教学途径中进行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拓宽学生课堂教学渠道。

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教师要从自身备课活动中强化学科间的知识衔接,勇于尝试,积极创新,以生物学知识为基本,开拓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同时,面对未来学科间的整合与协作,教师要从学科的发展上主动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将生物学与化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知识进行密切联系,从课堂知识整合到学科知识互补,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建构,特别是在信息素养的提升上,教师要从自我观念及信息能力上自觉、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生物教学平台与环境,为生物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

6 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值得认真对待的事情,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信息技术,使用怎样的信息技术,都是一个问题。在学科教学中慢慢地探索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之路,是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所必须做的事情。而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特点,更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此不断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高雅莲.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变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

[2]张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高中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