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探究

2015-08-20刘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教育高职

刘薇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规划的作用进行研究,探求改善职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现状的有益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规划;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25-02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不仅表现在企业竞争中,也表现在岗位竞争中。由于不具有天然优势和社会上的歧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岗位竞争中常常败下阵来,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同时,由于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劣势地位,高职院校的发展也难以受到重视。大专生职业发展不顺利不仅对自身造成影响,也严重影响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视。

1 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怀有自卑情绪。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没能升入本科的学生,这些学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别人,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这样的想法让学生对未来丧失信心,难以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其次,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面窄。现实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一般是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中、小型企业岗位,而这些岗位工作那些学历更低的人就能够完成,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1]。再次,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技能差。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有限,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比较片面且不够深入,同时这些学生也很少参加相关培训,社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2 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是人们在对个人理想、社会需要和国家利益进行结合和分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特长、兴趣和专业与未来发展进行有机统一的过程。它应综合兼顾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需要理性的判断和选择[2]。职业院校学生与其他高校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做好他们的职业规划教育具有更加积极而实在的意义。同时,职业院校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具有促进自身和职业院校发展的双重意义。

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意义 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实现毕业后更快更好地就业。第一,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对自身作出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在校期间的学习。职业规划的要素包括目标、知己、知彼、抉择、行动。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后,就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不会感到迷茫,对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第二,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作出规划后,就会为适应将来的工作进行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增强竞争能力。同时毕业后不会陷入职业选择的困惑,清晰的目标更易实现。第三,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一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往往就是对生活价值的选择,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时刻提醒学生奋斗的方向,实现奋斗目标[3]。

对职业院校的意义 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可用的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输出更多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不仅能在未来吸引更多的生源,还能提高学校声誉,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将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为社会所需。现实中的一些优质高职院校往往与一些著名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要制订学生培养计划,为企业定向输送相关专业人才,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实现了学校实力的提升和竞争能力的增强[4]。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对社会而言,良好的职业规划不但缓解了社会整体的就业压力,还减少了人才浪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需要的人才。目前,就业问题仍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让高职院校学生朝着企业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缺少人才的问题[5]。也应看到就业难对社会安全稳定的影响,一些无业人员常常越过道德和法律底线实施违法犯罪,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 职业教育中职业规划的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教育方面 第一,将教育目标同社会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实际和经济发展走向,有效把握未来人才需求方向,将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技能作为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第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合理且针对性强的职业规划指导。高职院校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发展建议,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相关岗位特点。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克服高职院校学生因社会偏见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第三,强化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的就业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一般操作性较强,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实习,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让学生在进入岗位后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第四,将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融入知识理论教学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理论知识中适当引入相关职业特点和就业形势,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进而更加重视职业规划。

学生自身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闪光点,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评估自身能力和价值。同时要把握好心态,积极面对就业中的问题,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素质。理性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第二,高职院校学生要尽早明确人生目标,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之奋斗。学生还应积极参加相应拓展训练,激发自身潜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方向。第三,着力培养一项社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会的技能需求和岗位需求,把握就业形势,将所学专业同未来就业进行结合。要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一项社会急需的技能,扩大就业优势。

4 结语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很多学生在接受多年教育后,仍无法在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职业规划。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良好的职业规划不但有利于未来的就业,更有助于人生的发展。同时职业规划是一项复杂漫长的工程,需要学生和学校倾注更多的精力,学生应合理设立自己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投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要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还需社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同努力、相互影响,这样才能使职业规划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促进学校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规划是一项造福学生和学校的有益工作,人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黄永文.刍议普通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92-194.

[2]李莉莉.谈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规划[J].企业家天地,2014(7):257.

[3]王茜.加强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指导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2(10):53.

[4]陶青松,邵伟.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1-32.

[5]马思思.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2(30):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教育高职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