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翻转课堂

2015-08-20林敬敬庞洪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小学

林敬敬+庞洪赢

摘 要 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以此加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20-02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所谓的翻转课堂实质上就是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即“The Flipped Class Model”。这是目前引进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并不依附高新科技,只是将原本的教学流程重新构建,也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料于课前事先录制或者是制作成课件,并以网络为载体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查找问题、标注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问题提出,并由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还有,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运用英语知识技能进行在线录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2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从教学内容本身出发进行的技术应用和课件制作,可以说翻转课堂实现了技术和内容的整合,在应用过程中还体现出诸多优势。

一是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激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然也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效。但是通过翻转课堂则能有机整合知识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学习“GIF动画”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进而对动画产生了解和学习兴趣,并设计和制作“个人影集”,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技能掌握和应用的同时,也可以以此为知识源和动力源,进而为学生的实训性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是有助于学生消化与运用学习的知识。翻转课堂能够弥补传统的灌注式教学缺陷,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训练。如在制作Flash动画的时候,要想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吃西瓜”制作效果,教师可向学生播放微课视频,之后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假如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就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进行难点问题的解答,就能够确保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事半功倍。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前可通过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而此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获得信息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实时探讨、探究和合作,在时间上也充足,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难事,而真正的学习障碍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去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而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所要实现的最终价值,同时也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和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2)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21世纪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超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也是教学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假如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的。当前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于一些信息问题也应尽可能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但是怎样依靠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旧是目前人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终身学习是目前的教育基点,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进信息技术教学中,则能大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必要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是显著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在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信息素养上都得到了提升。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如网络平台上视频的发布及其将工具和软件用于视频制作。并且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搜集并较为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料也是当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是学生有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翻转课堂中,能够向学生呈现碎片化知识和尖端的微视频,进而将更多的学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还可以与课堂活动结合,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播和引导,在对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个体性予以尊重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三是已经具备物质条件。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也具有便利性和快捷性,物质条件已不再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短板。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设计方法

课前设计 在翻转教学模式中课前是重要的环节,其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当然,这里的课前学习并非单一地做练习和看微视频,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地进行预习,使预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首先是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予以明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视频课程的制作和教学设计,同时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之后在任务的引领下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具体方式包括辅助交流系统、教学资源收看和记录等,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教材和微视频课程资源等,促进学生对学习理论的掌握,并且完成每个知识点之后进行测验,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向教师及时反映,考核不达标者则重新学习考核知识点。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借助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求助,以此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课中设计 其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相互协作和为学生解疑答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开展小组合作、协作探究和独立思考等,在分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同质性,并加强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之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由教师进行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课后设计 加强课后学生的总结和反思,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并且深入把握和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形象化,学生可将自身问题和疑惑通过在线辅助交流系统向教师反馈,进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巩固和复习。

4 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进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并且教师还要将翻转课堂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39.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02.

[3]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192.

[4]李艺.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堂教学探析[J].人民教育,

201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小学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