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幼师专业语言课教学新探

2015-08-20宗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言教学

宗丽

摘 要 幼儿教师应该讲纯正的普通话,说话悦耳动听、简练生动、活泼热情、亲切有趣,做儿童学习汉语母语的向导和榜样。基于此,在职业中专幼师专业语言课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朗读能力、说话能力的历练,全面提高幼师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使学生胜任未来的幼教工作。

关键词 幼师专业;语言教学;朗读训练;说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086-02

1 让学生走出乡音

幼师专业的学生由初中升入职专,生活范围大多局限在家乡本地,所以方言的发音习惯深重,南腔北调,乡音难改。校音的过程艰苦细致,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精讲语音知识,重点讲解各类字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讲必练,简讲多练,精准的示范带动密集的语音校正,每一个字都不放过。遇学生发音不准要做好发音记录,定期检校,直至练熟。一味死练,效果不佳,校音要和听音相融合。先进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是学生听音、辨音的天堂,组织学生边听边跟读品悟,边做好记录。甚至课外,一台小录音机也是学生校正发音的好“老师”。校音要讲究方法,比如吐字保持法,单吐一个“的”字,保持声音的清晰和力度;又如绕口令练习法,专读拗口的字句,锤炼咬字发音的准确性。

2 在朗读中积淀语感

朗读要产生乐感必须有好的节奏,节奏的把握依赖语言的直觉和朗读技巧的纯熟。抑扬顿挫、张弛自如的朗读语言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精讲朗读技巧,辅以片段示范,穿插收听名家范读,引导学生边摹仿边练习。在朗读中揣摩朗读语感,体味重音、停连、语速控制等技巧。在反复的历练中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比如体会高尔基《海燕》的激越昂奋,朱自清《春》的欣喜明朗,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的深婉痛切,基调定准了,朗读的味道才能纯正。还要品悟艺术形象的特点,让语言充分展现形象的魅力,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的功夫不仅在课内,课外的天地更为广阔,要倡导学生扩大课外朗读量,因为普通话的语感要在长时间的锻炼中积累并形成。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课外朗读范围有中外名家名作、儿歌及儿童故事、文质兼美的散文等。定期举办班级、校内朗读竞赛,搭建朗读训练的新平台,收效十分理想。

3 以多彩的形式练习说话

当学生养成较扎实的语言感觉后,说话的欲望逐渐变得强烈,那么就把课堂变成说话练习的舞台。挖掘生动有趣的说话方式,增强练习的活力,提升练习效率。“课前播音”锻炼小主持人的谈吐才华,要精心备稿,然后面对“听众”现场播音,确有难度,学生正是在播音练习中增强了说话的自信。“记者访谈”是将学生分成记者和嘉宾两个方阵,进行话题访谈问答。这种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检验学生的口语能力,睿智的火花时时迸发。“情景说话”则设置特定的情景给学生以说话的契机和空间,比如生日聚会上的一段祝福语,从教第一堂课和学生的见面语,在即兴讲话中显示谈吐的机智和个性。讲幼儿故事最能体现幼师语言教学的特色,指导学生读透故事,把握一个故事的主体框架,用形象化的语言展示曲折的情节,表演鲜明的形象,表达丰富的感情。当学生将几十个儿童故事讲得纯熟且生动的时候,她们的表达语感便有了巨大的提升。课堂演讲是练习说话的最佳方式。生活中处处有演讲,只不过大多用语粗糙,表达疏散。生活的点滴皆可为演讲的素材,小到宿舍风波、课堂纪律、班级趣事、同学关系,大到校园活动、社会问题都可在课堂上说说。讲故事比赛、专题演讲比赛又拓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学生在比拼中锻炼了说话的才华。

4 生活是说话的大课堂

语言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师生共同创造练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让校园成为普通话语言角。说规范的普通话作为校园礼仪的重要内容,普通话成为校园第一交际语言。课外活动成为说话练习的亮点。全面推广“六个一工程”,即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听一次广播,读一张报纸,做一次聊天活动;每周举行一次班会演讲,读一本杂志;每月读一本课外书。假如没有校园环境的熏陶,课上练普通话,课下说方言,纯正的口语语感难以养成。鼓励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大胆说普通话,以说普通话为荣,以说标准的普通话为美。在当今形势下,要营建高雅纯正的校园环境,祛除黑话、脏话、网络糟粕语言等对学生口语习惯的浸染。既提倡口语的个性化,又坚持口语的规范化,使学生成为语言品质优秀的合格幼师生。语言的习惯养成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营建普通话语言环境比单纯的课堂历练意义更重大。

5 强化重点模块教学

儿歌教学和童话故事教学是幼师语言课教学的重点模块。儿歌以其琅琅上口、节奏分明、浅显有趣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幼师学生应培养朗读、说唱儿歌的能力。首先要体会鲜明的节奏,读出轻巧欢快的律动,还要揣摩儿歌中角色形象的特点,表演出形象的神韵,力求生动逼真,绘声绘色,避免平板直白的背书腔。

幼儿大多喜欢听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幼儿教师应是善讲故事的能手。在故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熟读作品、理解作品,争取入情入境,沉入到故事的情感氛围和艺术境界中去,让自己成为故事中的“那一个”。表演时,要求学生把握角色的情绪起伏,推敲角色的声音特点,发挥个人声音特色,采用夸张、渲染等方法,以逼真的声音形象、丰富的表情动作,表现出故事的精彩及神韵。

在儿歌教学和故事教学中主要采用“上小课”的训练方法。大课堂教学常有滥竽充数之弊,开展小课教学,教师可结合教学题材,根据学生的声音特色、表演基础,个别指导,适当点拨。教学实践证明:小课训练法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推广价值。数年来,学校培养出一批说儿歌、讲故事的学生技能标兵,她们走上讲台后深受幼儿喜爱,赢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6 培养学生说话的美感

说话的逻辑美主要指意旨明确、条理清晰、前呼后应、承转自然等方面。幼师专业的语言课教师应锤炼精练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品评层脉分明的范文,指导学生研究说话的思路,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说话的层进,检验语言思维是否明晰。音乐美是另一种境界,普通话语音婉转迂回,有类似于音乐的流动感。幼师学生音乐悟性强,容易领会汉语的音乐色彩。朗读训练中开展歌词、诗歌朗读,体味其韵律优美、节奏和谐的特点。说话练习中悉心体悟语言声势的变化之美,洞晓节奏变化对表达效果的影响。同时,说话的美感还表现为说话人心地的真诚和善良,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才是最美的。无论训练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求学生加强人格修养,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教育学生远离仇视、冷漠、嫉妒等不良情感,做一个情感丰富、富有爱心的人。说话终究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自己不动真情,怎能打动别人?

幼师学生说话的美感还表现为鲜明的职业口语特点,要求声音宏亮且高低适度,具体形象又善于模拟情境变化音色,更需要教师的口语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表现幼儿的情感,富有儿童情趣。在模拟训练及幼儿园实习中,要具体指导学生用充满情趣的语言为幼儿授课,用亲切婉转、具体明确的语言和幼儿沟通。

对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有一口普通话的绝技,练就出色的职业口语,便如小鸟有了健壮的翅膀,可以在母语教育的天地大显身手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语言教学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迁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