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与体育养生文化传播

2015-08-20韩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信息化

韩中

摘 要 对信息化环境下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就信息化语境下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普及体育养生知识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 体育养生;文化传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062-02

我国古代体育保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不受各种形态限制,以本身生命特征、精神上陶冶和实际行为为基点,包括了人文、政治、教派、技术等各种文化的系统[1]。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依据感觉、体态、触觉、能量的调整办法,成就了一系列的活动准则、价值取向、品德形式、感触方式,给人类的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帮助。

1 我国传统体育蕴含的养生文化

我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深奥精微,实质琳琅满目。在其悠久的传承中,出现了匠心独运的传统养生文化系统,是中国传统民族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正能量作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有着广泛的内涵,如今已经发掘整理出近千个类别。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拥有显著的民族优势,不单是人口规模最大的汉族有着其传统内容,每个民族都具有传统类别,如苗族的荡秋千,蒙古族的摔跤、赛马等,不可胜数。对于赛龙舟、太极拳、秧歌舞等,很多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2]。我国古代养生文化内在很丰富,是传统保健的心理和心灵依存所在。我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不单具有健全的理念系统,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其进步演化的历史中聚集了经过千锤百炼的民族生息、进步的智慧,形成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是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文化典藏。

2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和现代信息传播的契合

随着当代社会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持续进步的高新技术给人们供应了开创丰富资源和维持长远进步的方法和技能,还对人们的全球观念、价值取向、方式方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的学识程度进化成如此先进的一种形态,引发了思考模式的巨大革命,深深地加速制造力和制造水平的增强,促使人们的活动由体力工作向脑力工作转变。总体看人们文化的进步历程,在完成每一阶段的开拓中,人们的活动一定要参照着文化,并广受其导引。文化的进步可以带给社会先进和发展,也有可能引发蛮横与落后,可以说,文化的进步水平是评判社会进化发展层次的根本指标。

奥运会的举办是人们体育文化进步的衍生物,它借助友好、协作和公平来丰富奥林匹克理念,用体育行为来指导年轻人,从而为构建一个正能量的、稳定安逸的世界做出重大奉献。奥运会理念不容置疑地对促进社会进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是在过分重视内容的激烈竞争以及较高的美感时,体育运动员基本上竭尽全力去激发身体潜能,从而出现“更快、更高、更强”,对身体的消极作用已经出现[3]。当前,人们越来越看重外在与内在精神相融合的保健理念,不只是追求竞赛体育的激烈气氛和剧烈的竞争性,更多的要求是深度的身心同时感受的项目。

人类关于体育文化理念的演化,使体育文化在大众人群中的发展越来越高效,形成人类提高生活品质、加强生活品味的必要选择。所以,有关注重身体、内心的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比如武术、太极拳等含有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浸染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要求,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促进作用。传统的体育文化包含政治、礼仪、健康等方面的文化观念,同当代人们关于文化的要求相吻合,人类能够从传统的体育文化中吸收精华,来引导调整自身的行动和意识。

3 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价值

增强不同人群的体质,使其热爱养生 我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进步最根本的影响和效用在于可以增进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少年人等各种人类体格。借助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各种群体都能够获得真切的运动效果,让身体和内心变得越来越协调,使能量越发充实盛大。不仅如此,传统的体育运动节拍缓慢温和,基本上用不到大规模体育运动锻炼器材,场所可以简单方便。参照各个人群的不同要求,运动力度可强可弱,活动时间长短皆可。正是如此,更要通过网络传播途径来传扬我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

健全人们的心理品格,倡导社会公平 我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尊崇培养身心和品格,倡导公平竞争、遵循法制规范、实现天人合一,对塑造人类积极的竞争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4]。在吸取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时,能够锻炼心智,塑造出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以及崇高的品格操守,防止当代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不计后果的竞争状况。这也是体育学科的一项内容。因此,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通过推广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价值内核,有助于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品格,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提升人们的保健意识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严重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变更了人们的生活习俗、生活形态、生活内在[5]。再加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职位上的精神状态更加谨慎,家庭日常生活更接近现代化,因此,人们更应该做到身体和心理综合融洽地进步。因此,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要重视体育养生文化对自身的保健作用。当前已不是以前的“身体好就是健康”,而是从表面和内在两方面的融洽发展来理解。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中“内外并举”的健康意识,正好迎合了人类的保健要求。它突出对人总体的训练,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并进,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人精神上的作用重点表现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内在的仁义理念,转变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标准和进行事物评判的指标,使人类在社会交流中寻找一种协调的方法,从而调整了人的内在和情绪,使人类的表里健康得以有序发展。

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 现代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单一的工作形态,快速的生活节拍,经常使人情绪变坏,生活没有色彩,更让人无聊透顶。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凭借特有的运行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着人们的生活。它不单单能够锻炼身体,并且有利于人内在精神、气韵的协调共存。锻炼过程中需要表里如一、刚柔并存,更是以此协调了人的内在。养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深受我国传统美学的影响,拥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展现了体态上的美:轻柔和缓、坚韧有力、潇洒飘逸、延伸雅致。展现的美是一种强健的运动之美,让人们在观看或自我练习中体会生活,增添乐趣。

参考文献

[1]彭彦琴,崔莹,杨鑫辉.中国传统养生心理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2]安彦.民族传统养生与传统文化[J].搏击·武术科学,

2007(7).

[3]蒋明朗,李秋霞.关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之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谭苏铭.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研究状况的再思考[J].价值工程,2010(31).

[5]陈忠.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