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武术教学教改研究

2015-08-20左文泉

武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演练武术

左文泉

摘 要:由于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的推广和实施,使得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的全方位变革悄然而至。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武术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的传统优势,优化武术教学,充分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是所有武术工作者当前工作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研究根据云南师范大学武术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用时三年在武术教学教改研究中推出了“一对一互助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院校 武术教学 一对一互助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59-031 前言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古往今来,一直是民族自强精神的重要体现。今天,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武术,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的传统优势以及健身、防身、养身等特点,在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作出贡献的同时推动武术在同内外得以更快更大的发展,是我们武术工作者当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

全民健身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武术要得以更大的普及和发展,必须着眼于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中增加和落实武术的内容。高等体育院校是直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场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基层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武术的普及与发展需要武术人才,武术教学的开展需要武术师资。如何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只有改革;从武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人手,使昔日的传习式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化。只有这样,方可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势的一代合格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武术发展也才落实到了实处。2 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目前,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教学模式,虽然改进不少,但观念基本没变,还是“传习式教学”,或是“灌输式教学”。

武术内容极为丰富,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该门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为了面面具到,有时不得不开快车,就学生而言也只能照葫芦画瓢,记住所学套路,通过考查考试。毕业后步入社会,一旦不接触武术,时间稍长便遗忘贻尽了。

传统的武术教学虽然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直观的接受到老师的技术动作,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相对比较标准的技术动作,但是整个课堂气氛就很沉闷,学生就一味刻板的接受,没有太多自己的主观意识,而期间由于学生人数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顾忌到所有的人,长期以往就很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感兴趣的同学学得很好,不感兴趣的同学却是什么也不会或者说学得不好,这也反映出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的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来营造一个轻松而且效果卓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目标的武术教学课堂。3 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及方法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模仿能力呈下降趋势。相反,学生的理解能力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生理优势。合理地按排好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3.1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安排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其目的在于提高武术的专项素质,为学习各种拳术和器械打下基础。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武术教学中非常枯燥但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们的武术教学,由于时间的关系,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主要是放在开课的头几节和以后的少量时间里进行,虽然在教学时教师非常强调动作的深层含义及表现手法,但由于学生平时对武术的了解较少,加之武术非常强调动作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威武雄健,节奏鲜明,尤其讲究身体点、线、面的对比均衡和运动中形式美的多样统一,且这些文化内涵表现出含蓄、模糊、抽象等浓郁色彩,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因此,武术教学首先必须从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人手,把基本功、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的训炼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单个动作及组合动作的演练技巧,同时加强武术动作“意”、“气”、“神”法的精究,使武术内在含义在单个动作及组合动作上初步得到体现。

套路的演练需要运动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演练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基本功,演练水平再好,武术内在的“神”和“意”、“气”、“韵”也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好的基本功,而没有好的演练技巧,武术的真正内涵也不可能充分体现在演练的动作上。由此而使得武术套路异化为一种单纯的东方式的体操加舞蹈的演练形式。

通过基本功,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的强化教学,可令学生详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以及劲力、节奏、呼吸、眼法等演练技巧及方法,为今后的套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施使 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自已动手。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应该让其动脑创编动作组合,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学生创编动作组合的开始阶段定会遇到素材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更多的“动作词汇”与“创作素材”传授给学生,同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新素材,以保证学生手中有东西可写。当学生手中的动作素材达到一定量时,教师便启发帮助学生修改完善创编的动作组合,同时指导学生加强训练,提高演练水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创编组合加上起收式,完成一个自选套路的创编。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从昔日的单一机械模仿和识记中走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由感性认识初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因人而异,举一反三。3.3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教学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还在于教师能否合理地组织好学生按照预定的目标前进。这就要求教师不单有知识,而且要有传授知识的方法及手段。教师组织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运动技能形成快慢。武术教学与其它学科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独特的地方。其组织形式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在教学的某些阶段采用集体施教的形式,以领做为主强调动作的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并结合攻防含义进行讲解示范;在另一些阶段则以分组教学为主,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充分展示个人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取。这种组织形式即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集体施教时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分组教学时义展示了个人能力,并通过交流扩充了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加深了对武术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的素质教育从体能,智能上能得以体现。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具备了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4 新教学方法的实施endprint

高等体育院校一直在倡导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组织能力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把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作为一顶重要的指标来完成。

首先,我们把学生平均分成A、B两组,根据大纲要求各组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不同规定内容的学习,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A组学生把所学内容(采用1对l的形式)传授给B组的学生,B组学生学会后以同样的方法把所学内容传授给A组的学生,这样各组学生为了教会另一组的学生,在学习时其积极性会有较大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二年级三个班共120人为实验对象,在一年的武术教学中上下两学期分别用传统的武术教学和分小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去感受在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l中可以看出,在这120人当中,觉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自己武术技能学习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23%;觉得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自己学习武术技能的有85人占总人数的85%;觉得采用任何方法对自己学习武术技能没任何影响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6%。由此可看出新的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武术教学的开展有推广的价值。在调查中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的感受对新的教学模式做出了一下的评价:(1)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的学生活动,把快乐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课堂气氛得到很大的改善;(2)拉近了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在分组教学中,在学生相互教学的同时,老师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3)在小组互相教学的时候无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4)从社会学将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喜欢与自己熟悉的人、亲近的人在一起。分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组队,和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学习、练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分组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所有的学生都将担负起“教师”的责任,都有教学任务,要想去教会别人,首先自己要学好,迫使学生更自觉的记住动作,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5 结语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同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常见话题。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所进行的武术教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集体施教时较系统地掌握了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分组教学时义展示了个人能力,并通过交流扩充了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加深了对武术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的素质教育从体能,智能上能得以体现。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具备了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要使其得以更大更快地发展,我们必须尽快研究武术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对策。抓住全民健身及高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制度上保证武术在学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同时在高等体育学院的武术教学中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掌握并传授武术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参考文献:[1]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学大纲.[2]国家教委办公厅教体厅[1997]1号文件.[3]旷文楠,等编著.中华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4]崔文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J]学理论,2010-04-18.[5]赵立.对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5(2):9-11.[6]赵雁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向的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4).[7]莫兰加等.教师观念更新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 21).4:93-95.[8]刘旭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改革策略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0(3).[9]邵德伟.论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方法的体系[J]体育教学,2005(1).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Wushu Teaching in P.E. Colleges

Zuo Wenquan

(P.E. Colleg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2,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our PE development has gone into anew historical era. An overall reform has already begun from the ideas and contents to the methods. The key point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for Wushu teachers will be shifted to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Wushu in the new situation, which enjoys a long history and abundant masses foundation; and how to make Wushu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fitness by optimizing its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has achieved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s by spending three years in studying there form of Wushu teaching by means of "One to One Mutual Aid Teaching Method". The paper elaborates this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s from Wushu teachers and workers will be appreciated.Key words:P.E. Colleges Wushu Teaching One to One Mutual Aid Teaching Method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演练武术
首次演练
中华武术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未雨绸缪演练忙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武术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