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武术文化构成的形态分析

2015-08-20雷丹云

武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生态

雷丹云

摘 要:文章以文化生态为视角,探究分析传统武术文化构成形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构成为对象进行分析。得出:武术文化从内容体系和结构来看,传统武术文化基本内涵包括器物技术层面、制度习俗层面和精神价值层面;而只有深入理解其构成与内涵,才能促进传统武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并为其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生态传统武术文化构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19-03近年来,学者们对武术本身技术运用研究热潮已经逐渐褪去,转而面向对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进行思考与研究。传统武术是以一种独特的身体形态反映人类先进智慧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化生态领域下的传统武术文化是对现实环境中传统武术文化生产、发展环境状态的捕述,是传统武术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危机的自我反思与警惕,同时也是传统武术文化对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发展矛盾的反思。将自然科学的概念引用到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中来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将“生态”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申到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中,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与思考传统武术在当代存在与发展。其实质是在全球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文化生态危机的理性追问与反思,也是对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深刻反思。1 文化生态与传统武术文化1.1“文化生态”视野下传统武术的阐释“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范畴,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生态状态”…。文化生态是将文化纳入生态视域下,使人们获得对“文化”所具有的新认识。文化生态是各种文化内部构成要素和文化与文化之间,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系统。而人是文化与社会环境的主宰者,是社会环境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者。因此,文化系统要想取得平衡,必须向多元化发展。传统武术文化的创造是我国人民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来源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发展,经过世代相传,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与外延的传统文化。传统武术的目的在于养生、健身、竞技、搏击、悟道,尤其是它所蕴含的以和谐为主的武德文化特征.更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武术的休闲价值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技击价值的吸引力。传统武术作为武术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理应担负起文化生态视域下武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1.2“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的境遇“从当前传统武术生存境域来看,传统武术面临内源性和外源性文化危机并存的局面”[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哺育下,传统武术文化不断吸收和融入诸如哲学、兵学、养生、中医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传统武术中的阴阳、刚柔、动静等都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光彩。传统武术文化是人的文化,传统武术动作形态作为文化的载体,如若其消失,必然也会带来文化生态中某些链条的断裂,导致多种相关文化的逐渐消失,造成一种文化生态的连续缺失性恶化。传统武术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与影响。传统武术文化的消失,将必然牵连多种相关文化的逐渐消亡,传统武术文化中蕴涵的多种历史文化信息也必然会逐渐从历史长河中消失。因此,文化生态是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传统武术的历史走向,是一种文化哲学视野。这将便于我们从一种新的视野认清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历史走向。任何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传承与创造的过程,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发展的,文化生态中的某些因子必然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遗弃或者发生裂变,形成新的发展因子,从而使该文化表现出新的发展走向。2 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武术文化构成的形态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亦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是武术的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理解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必须首先科学把握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和基本内涵”[3]。在很多情况下,物态层与精神文化决定了物资文化的创造形态和内容,如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审美角度就是由精神层面决定的。“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4]。2.1生成之源:传统武术文化的物态层 器物技术层是传统武术文化的物态文化层,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形式,仅仅代表武术文化形态的浅层与表面结构。它主要包括技术体系、套路体系、器械、服装、场地、书籍等,展示的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传统武术技术的动作萌芽来源于原始时期的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并通过军事战争,不断实践并逐渐趋于成熟。到后来发展为军事技术与民间技术两种类型。随着民间技术的发展和昌盛,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拳术流派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武术技术是指习练者按照人体生理结构的原理,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合理有效的完成武术动作的方法,表现出中国武术独有的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中国传统武术源于对自然界生物和生命力的模仿与创造,而这种模仿绝不是单纯的摹仿外在形态,而是通过动作形态“势”的习练,达到对“意”的感悟,使得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展现出独特的意境。

“当我们以一种文化心态和视角来审视武术发展的同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育背后更为深层的问题”[5]。传统武术套路是结合人体自身生理结构,攻防技击动作为基本素材,以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编排而成的程序化编排动作系列。近年来,中国传统武术经历了一些变革和挑战,许多人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一是对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认识不够,对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形成了模式化的练习,缺乏实用意义;二是传统武术拳种中代表性技术动作流失,各拳种技术没有统一的理论论述;三是技术体系的发展与文化内涵的发展不同步。因此,对传统武术的技术价值重新定位,从传统武术本身价值与发展的视角来看,其健身价值、攻防实用性和文化内涵同步发展是其发展至今乃至将来仍最基本的存在价值。传统武术套路繁杂及风格多样在为其增色添彩,但同时,也成为其在以后的传承和发展的绊脚石。传统武术有几千年的流传历史,各门各派的功法与经验体会各有千秋。武器作为身体的延伸在各拳种中被广泛运用,既是现实的需要,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因此,各个流派所用武术的各种兵器也凸显其独特风格。主要为长、短、软、硬、单、双、弹等。即使是同一类器械,品种毅然复杂繁多。如:刀中就有单刀、双刀、春秋刀、斩马刀等;棍有长棍、短棍、三节棍、鞭杆等。传统武术中的表演服装更是款式多样,不仅各门派的服饰有讲究,而且套路习练上在拳术与器械服装要求亦有差异。这些充分展现出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其坚实的物化结构体系。2.2传承之道:传统武术文化的制度理论层endprint

制度习俗层也就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制度文化层,是夹在武术文化形态的相对隐形的中间层,它主要包括:传承方式,礼仪规范、武德内容规范,展现的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传统武术有很多清规戒律,如武德、意志、风格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就是社会风尚的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武术追求的理念是和谐,而和谐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其传承方式主要表现为血缘传承、师徒传承、地缘传承等。中国传统文化下宗法制度下产生了“正宗”观念,非“正宗”不能得到“真传”等清规戒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时期,仍具有较强势的影响力,因此,仅仅使得只有少数人得以“真传”,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各派之间的门户偏见阻碍其有效的交流,影响了拳种的改革和发展,也阻碍了传统武术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和“口传心授”的古老一元化的传承方式已经日渐冷落。正逐步被学校教育、俱乐部、培训班等多元化的新的方式所取代。这使得传统武术中很大技术、功法及其理论无法得以正确完整的继承。

“传统武术就是中华民族的个性文化之一”[6]。统武术对礼仪的规范比较重视:一是从意识形态上明确规定了习武先习礼的重要性。二是把礼具体到礼仪、礼节、礼让三个层次。礼仪和礼节是在拜师、切磋技艺、教学过程所体现的行为礼貌。目前,传统武术较常用的礼节有抱拳礼、鞠躬礼等;礼让是指习武者的修养和涵养,即要虚心求教、助人为乐等品质。三是重视包括以理服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是讲究个人自觉和修养,追求“内省”的习武观念。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着一些礼仪缺失的现象。这不仅是习武者“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与传统武术提倡的礼仪规范的“礼让”的错位,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因此,对传统武术的礼仪规范,首先要建立“技能传习与礼仪文化教育”并重的教育指导思想;其次是加强师徒间的交流和互动,将礼仪规范的要求切实深入其生活文化之中;最后建立一个良好的武术文化交流环境。“武术传统的现代社会存在价值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根性的超越性”[7]。传统武术的武德内容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在生活处事中待人要宽厚谦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守礼仪,谦虚好学,处世要薄名轻利,生活要简朴素淡,戒酒避色等。在现代社会的武德内容规范应该摈弃封建腐朽的内容,继承其精华内容,将武德内容规范与现代法制社会的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习武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端正学习态度,为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2.3存在之根: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价值层

“武术具有多元文化特质。其哲学特质在于它借鉴儒家的人生视角,强调主体责任,捍卫人伦规范”[8]。传统武术文化所传承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蕴含了儒、道家等的精神要义,体现了人们的不同升华方式,展示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独到见解、个体的品德修养、思想的训导和追求人生的价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反映在传统武术上则表现为习武的目的不仅仅追求达到武术技艺的最高端,还是对习武者身心的全面塑造与提升,是习武者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习武者的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质、精神的修养,把人对传统武术的渗透视为寓精神、气质之地,不仅展现出道家“无为而治”,追求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还体现了儒家“仁爱慎独”,追求合乎名礼、积极有为的“君子”人格的内道外儒的人格修养。“《周易》哲学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相互融摄与对话丰富了儒、道、释家武学文化内涵,形成了多样的武学流派”[9]。因此,传统武术的拳术技的体悟强调习练者对拳理和技法发自内心的认识,对传统武术的拳术意的体悟强调的是习练者对武术内在精神和意蕴的体验。正如健身气功中的五禽戏,我们不仅要关注套路中模仿动物所编制的动作形态,对于每个动作所包含的养生涵义更是需要我们关注和挖掘的。传统武术的内心性思维是将习武者自身作为主体,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探求自己内心的思维方式,并希望通过传统武术技术和文化的提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3 结语回溯历史传统,重视文化生态,能够使我们能够正视传统武术文化自身的身份渊源,可以从中寻找到克服文化异化的思想资源,并且可以防止我们现有的思想僵化。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心不在于设计众多的传承线路,而在于深入理解与思考怎样为它营造一个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如何让其发展适应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在对传统武术发展宏观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上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是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存在。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一种长期在民间生存、繁衍的大众文化,它是一种更具有极强绵延力的民俗文化。只要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民间流传,它就仍会有其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因此,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人类的需要和发展为基础,以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坚持传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吉远.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的历史走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03):322-325.[2]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出场[J].中国体育科技,2010(02):140-144.[3]高志.论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J].体育与科学,2009(03):42-44.[4]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3):75-78.[5]陈振勇.论文化语境与视野中的当代武术发展[J].中华武术研究,2011(01):10-11.[6]权黎明,王岗.传统武术文化特征的当代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9):40-43.[7]陈振勇.中国武术传统在现代发展的文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04):17-21.[8]袁金宝.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内涵及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5):51-55.[9]何胜保,高红斌,杨春,马志勇.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J].体育科学,2004 (10):93-96.endprint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Constitu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Lei Danyun

(Graduate Department of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study explores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constitute forms.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logic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cultural theo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The study results include: from the point of content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Wushu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connotation includes material technology custom level, system level and spiritual value level; and only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its form and connotation, can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Wushu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n and nature in harmony and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road.Key words:Cultural ecology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constitutes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生态
传统武术怎么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中华武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