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差异研究
2015-08-20茜广孝
茜广孝
摘 要: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武术现在主要围绕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旨在更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传统武术 竞技武术 武术分类 武术差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09-02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世代的传承与发展,武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武术”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词,武术的历史发展证明它具有多元功能,其内涵十分丰富,绝不是一个单元能简单涵盖的。邱丕相在《中国武术史》一书中对武术一词的概括:武术是中国技击术的实战运用和艺术表现,注重武德规范及内外兼修,具有套路、对抗、功法等多种运动形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1]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武术除了攻防技击外,在一定形势下还具有艺术、竞技形式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武术的内容包涵范围比较广泛。例如以武术为主题的大型表演、广场健身、影视等等。近些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领导下,武术在现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武术申奥、举办武术竞赛、武术段位制的开展等等。但现在人们对武术的了解仍然存在误区,对武术有比较大的歧义,有很多人在思考现在究竟什么是武术。根据曾于久、肖红征口[2]《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一文,可以清楚地看到武术系统的各个层次。传统武术是武术的下位概念,竞技武术是分概念现代武术下的次概念。传统武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技击功能,这对于传统武术是最大的损失;现代的竞技武术顺应了时代发展,但不能完全体现武术的博大精深。文章主要以武术中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来区别各子系统的差异。1 概念通过武术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到武术的内容比较丰富,且包容性极强,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这个概念下义分为很多次概念。纵观近些年武术的发展,目前武术主要沿着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这两条路线进行,如果把武术看做一个整体系统,这两者都属于武术的下属系统。首先我们来了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概念。1.1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题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3]传统武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拳种、各门派汇聚武术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历史、地域、传承、封闭、排他等特点,训练时打练合一,以攻防技击、强身健体为核心。1.2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题,围绕竞赛项目项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4]竞技武术主要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主体,以套路、散打、推手为竞赛内容,训练主要以竞技比赛为中心。从上面两个概念可以看出,传统武术的主题是围绕攻防技击实现的,强调打练合一;竞技武术则细化了传统武术的两大部分即打、练部分,分为了竞技套路与竞技散打、竞技推手,从而所追求的价值都有所不同。2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具体差异2.1产生背景2.1.1传统武术武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掌握了与野兽搏斗的技能。随着战争的需要,武术的技击性特性被推崇,武术的技击元素逐渐系统的总结被应用在军事活动中,武术的发展犹为迅速,这时的武术主要用于军事用途,义称为古武术。自明代开始出现套路的练习形式。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长拳,程冲斗著《耕余剩技》中的刀术、枪术是记载中最早的武术套路。明代的武术由于门派的形成、十八般武器的出现和套路的发展使武术成为了一个完整体系。到清代,武术与军事已经慢慢分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的内容得到极大丰富。武术开始与导引结合并出现养生术,大量门派的诞生使武术进入繁荣发展期。这时期的武术以技击为核心,讲究形神兼备、打练合一,并繁衍出娱乐、健身等特性。2.1.2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是一个新的名词,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西方竞技体育对传统武术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使中华武术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原同家体委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对武术进行了新的创编。以查、花、炮、红、少林拳为基础创编了现代长拳,并统一了动作规格,后义陆续创编了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竞赛项目,使竞技武术套路成为完整系统。在国际、同内开展武术比赛,提升武术的影响力。近些年,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竞技武术套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追求动作高难度、演练要求优美新颖,与传统武术的差别越来越大,用项群理论来看,竞技武术套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的项目,散打则属于格斗对抗性项目。现在的竞技武术主要围绕竞技比赛来完成,打和练已经完全分离。2.2练习目的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方面的影响,使武术颇具神秘色彩。保守的说传统武术的练习目的主要有:(1)以攻防技击为主,通过步法移动及招法的变化击打对手,达到防身的目的。(2)在练功时,特别强调呼吸与劲力的配合,通过呼吸的配合增加气力,达到以气催力的效果。同时进行长期的练习,对身体的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3)对传统武术的学习增强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5]由于竞技体育竞争性特点,竞技武术的练习目的,主要以取得优异成绩、夺得项目金牌为主。武术专业运动员不论是套路还是散打,都是从事多年的竞技训练,达到一定的竞技水平,参与到竞技武术的赛场,从而发挥本人潜能,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成为该项目的技术领军人。常见的专业性竞技武术比赛有套路比赛、散打比赛,分为同际、国家、省市等赛事。2.3价值取向竞技武术则把武术的打、练分离开来,在身体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竞技武术套路以审美竞技为主,以动作质量、动作难度、演练风格为评价标准。“提倡的高、难、美、新技术方向发展,只在外型上体现攻防涵义,并不考虑技术上的实战意义。”[6]由于竞赛的需要,竞技套路是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全国上下的武术竞赛由一个衡量标准评定,客观来说全国的竞技武术套路风格是一样的。竞技散打则以格斗竞技为主,训练时提高动作的击打力度、击打准确、击打有效,以增强在竞技实战中技术的有效发挥。2.4技术体系与训练理论传统武术的练习大致为基本功一套路一拆招喂招一实战等几个阶段。“练”指的是对传统套路的练习,套路练习时强调攻防意识和劲力的展现,有“练拳如打人”的俗语来形容套路的攻防意识。“打”指的是对各个招式的综合运用,包括手法、腿法、步法、拿法、摔法等,以在实战中取得胜利,有“打人似无人”来形容对技法的熟练运用。传统武术的“打练合一”就是要求武术习练者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体现。传统武术的训练理论相对来说,缺少科学的理论支持,甚至有些训练是不科学的,主要讲究长期不问断的训练即持久性训练,增加自身的功力。有俗语“一日不练百日空”来形容练习武术的不问断性。 竞技武术主要走的是“打练分离”的路线,即套路和散打分离而行,以在各个项目内追求最高境界。竞技武术套路主要围绕动作质量、动作难度、演练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武术专业运动员长期的套路训练可以将一套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由于有了难度动作的内容和攻防动作、意识的减弱,竞技武术套路表现为朝着艺术体操发展的趋势。竞技武术散打主要是对拳法、腿法和摔法的综合运用,两人通过护具的保护在规则的限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特别是戴上拳套失去了手法和拿法的应用,胜负以得分点数或优势胜利来判断。用一句活来概括,竞技套路运动员只练不打,竞技散打运动员只打不练。竞技武术的训练,主要采用的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较常见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大运动量,充分利用超量恢复原则,以此来增加运动员的运动成绩。2.5传承形式 现在,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大众媒体传承和学校传承。武术的传承在古代主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以传承某种技艺为纽带而形成的师徒传承,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7]师徒传承模式对武术发展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8]目前,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师徒相传,以师傅为中心的师兄弟们组成一个类似家庭的集体,凝聚着一种团结精神。技术上缺少了师傅的指点,不论是技法上还是对传统武术的精华学习会受到很大限制。“举同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竞技武术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竞技武术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是由业余体校、市体育学校和省体工队构成,这三级机构形成人才的培养梯队。通过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三个大环节的培养成为武术专业运动员,长期从事专业武术的训练与竞赛。参考文献:[1]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曾于久,肖红征.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8(10).[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洪浩.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J].体育学刊,2005(5).[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孙自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差异之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02(3).[7]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8]凌静国.武术师徒传承模式的文化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3013(4).
The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Qian Guangxiao( Tianjin Sport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1, China)Abstract: Wushu is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Wushu now have two main types: 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s Wushu.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so on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competitive Wushu to the traditional Wushu, to more clearly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Wushu and the competitive Wiishu.Key words:traditional Wushu athletics Wushu Wushu classification Wushu difference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