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止咳化痰汤治疗妊娠咳嗽68例

2015-08-20喻洪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栀子疗效临床

喻洪

关键词:妊娠咳嗽:止咳化痰汤;中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71. 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2-0022-01妇女妊娠期咳嗽也称为子嗽,临床变现以咳嗽不爽、痰液黄稠、面红口干、咽喉疼痛、喉痒咳嗽。如久咳不以,每致胎动。笔者临床应用自拟止咳化痰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36例妊娠咳嗽,全部来自2013年1月一2013年12月本院中医门诊及儿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年龄18—35岁,病程1—20d。临床表现为咳嗽、干咳、喉痒、咽痛、痰稠或痰少、咯痰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B超示:胎儿发育正常,全部患者均排除肺、咽喉部器质性病变。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疗方法2.1治疗组68病例给予止咳化痰汤,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6d为1疗程。止咳化痰汤组成:黄芩10g,山栀子10g,灯台叶8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2g,川贝母10g,知母6g,前胡10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6g。若心烦呕吐加砂仁;兼有风寒加苏叶、桑叶;咳甚津伤加百合、玄参。2.2对照组68例给予西药青霉素静滴,药物剂量按体重及年龄给药。病程6d为1疗程。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中子嗽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肺部听诊及胎儿发育正常;显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或消失,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3.2治疗结果见表14讨论

关于子嗽的记载,早在《诸病源候论》即有“妊娠咳嗽喉”明确指出病位在肺,久喘不己,每致伤胎,其日、“肺感于微寒、寒伤于肺、则成咳嗽、……妊娠而病之者,久不己、伤于胎也。”《妇科经纶》引丹溪日:“胎前咳嗽,由津血聚养胎元,肺泛濡润,又兼郁火上炎所致。”

子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但从“子嗽”病名而言,应是因妊而嗽,病位在肺,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子嗽又有阴虚肺燥和痰火犯肺之别。素体阴虚,肺阴不足,孕后血聚养胎,则阴血愈亏,阴虚火旺,灼肺伤津、肺失濡润,发为咳嗽。而痰火犯肺,则素体阳旺,孕后胎气亦盛,两因相感,火乘于肺,肺失宣降,遂发咳嗽。以“止咳化痰汤”主治,以宣肺止咳、安胎化痰、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汤由黄芩、山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川贝母、知母、灯台叶、前胡、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方中黄芩、山栀子以清火降逆,知母以清热生津、开胸散结,前胡、灯台叶、桑白皮、川贝母清肺化痰,桔梗、甘草、橘红利气化痰,茯苓健脾化湿,共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效,使痰火得清,则胎白安。

子嗽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清热化痰与安胎、护胎并重,清热化痰止咳,不忘安胎、保胎。饮食以清淡为宜,忌食辛辣、鱼腥、油煎、烧烤之品。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以防滋腻碍胃,影响脾胃运化,资生痰火。及时增减衣物,严防风寒侵袭。(收稿日期:2014-12-01)

猜你喜欢

栀子疗效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听俗语 聊养生
卿骑白马来,身染栀子香
三分之一故乡的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