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陆羽茶交所严建红:帮助茶馆对抗“星巴克”

2015-08-19林楠

支点 2015年8期
关键词:陆羽星巴克支点

林楠

7月22日,武汉陆羽国际茶业交易中心(以下简称“陆羽茶交所”)在光谷资本大厦正式揭牌。这是由陆羽国际集团、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湖北省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深圳陆羽基金、全国龙头茶企和战略投资机构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的。

这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于6月23日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家“茶交易平台”,也是中国首家“茶要素市场+标准+金融+渠道”的平台。

陆羽茶交所成立有哪些幕后故事?它与国内现存的茶交易模式有何区别?对中国茶的发展又有何意义?

且看陆羽茶交所的主导方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如何说。

仅做茶文化还远不够

《支点》:全国这么多产茶区,陆羽茶交所为什么选择落户武汉?

严建红:从筹备到成立,陆羽茶交所用了两年时间。湖北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神农尝百草而得茶叶,唐代陆羽书写《茶经》,从此茶叶走入寻常百姓家。汉口港曾是中国茶港,是万里茶道的起点。现在,湖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

当前,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助推下,湖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茶产业作为湖北的优势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肩负着这样一种使命,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陆羽茶交所得以设立。它将立足湖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支点》:成立陆羽茶交所有哪些缘由?

严建红:这首先要从陆羽国际集团的定位说起,我们的定位是成为服务中国茶的好平台。在成立陆羽茶交所之前,我们主要是做文化传播方面的工作,比如通过茶经楼、茶学院,面向国内外推广茶文化。这也是中国茶过去多年一直在做的事。但是,仅仅做文化还不够。

中国有6亿人饮茶,全球有35亿人喝茶,中国茶产业横跨农业、工业、流通、文化、民生等诸多领域,覆盖1/2的国土,影响3/4的人口。可是,行业内最大的公司市场占有率仅为0.5%。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茶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通过对斯里兰卡的研究发现,该国98%的茶叶通过茶交所交易。因为有茶叶拍卖市场,全球采购变得简单,效率更高,直接助力其成为茶叶出口强国。

借鉴斯里兰卡茶交所模式,我们发起成立了陆羽茶交所,主要开展各类茶原料、成品茶及茶行业相关商品和所有权的交易。

《支点》:国内早先已试运行了一些茶交易平台,比如四川雅安市蒙顶山,它们没有起到一些作用吗?

严建红:目前,国内广东广州和四川雅安分别建有茶交易平台,他们前期做了很多尝试,不过因为没把握准茶交易痛点,效果有限。其主要功能是将茶叶从一个企业卖给另一个企业,但在行业里,做交易平台不能只做单一价值。而且,他们没有花大力气建立标准体系、互联网体系和金融体系,交易平台应从提升中国茶品质公信力的角度来做。

前面提到,中国茶企市场占有率低,还有一个很大原因是消费者不信任中国茶。就拿国内市场来说,国内消费者都认为中国茶“在中低端方面,食品安全不如立顿,中高端茶价格则非常不透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走出去”的价格太低,出去的量也很少。如果仅有交易平台,却无法让大家对平台产生信任,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斯里兰卡茶交所能成功,也是因为除了可以交易,在茶标准和品质方面有保障。做平台首先要是一个好平台,消费者才会信赖你,中国茶的形象才会大幅上升,价格才会出现溢价。所以,必须要建立起中国茶的信任体系,陆羽茶交所标准检测中心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用第三方平台升级20万茶企

《支点》:很多人都说中国茶不可能标准化,陆羽茶交所如何建立这个标准体系?

严建红:确实,中国茶分黄、白、青、绿、红、黑六大类,有近1000种茶,很多企业都被如何建立多样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难倒了。

我们在做文化时,就有意识地专门设立了陆羽基金,联合国务院参事室国茶基金会、中国三大研究会、茶行业专家以及斯里兰卡等国际专家,中国各大茶企,经过对1000种茶的初步研究,重点建立了50种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包括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原产地、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传承在内的五大标准体系。

在过去两年筹备中,陆羽茶交所已经与近200家中国最优秀的茶企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正在筹备中国茶样本指数企业库,与湖北四大产茶区政府和龙头企业合作,建立茶业检测交易分中心和标准示范茶园,未来将拓展到全国各大产茶区和北上广深经济发达流通城市,从而成为全国性茶行业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平台。

《支点》: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家认可这个标准?

严建红:茶企不会自己革自己的命,没有人会说自己的茶不好,一定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

陆羽茶交所在标准检测上做的工作,是建立一个标准体系,由专业第三方来共同制定标准。检测也在尊重国内目前已经有的政府检测平台基础上,由持牌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检、跟踪监测和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接受茶交所组织监督,结果由社会和政府监督。

打个比方,标准检测方有点像股票交易所中会计准则和发审委的角色,规则和名单要接受社会监督,上市品种从源头上把关,交易和流通环节也有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会被公示“退市”。这就是“好人举手、坏人出局”公信力平台的意义。

当前,国家质监总局、中国茶业研究院、国家茶叶质检中心等政府和国家背景机构,都非常提倡和支持第三方检测体系作为现有体系的补充,今后我们将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共建渠道破除魔咒

《支点》:有了交易和标准的平台功能,陆羽茶交所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

严建红:当然不是。陆羽茶交所要建立的是从标准检测到交易,再到金融服务、渠道推广一整套的平台。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以金融服务为例,有很多茶企因为资金断链死掉。因此,陆羽茶交所还将配套茶基金,为买卖双方提供金融服务。比如,茶从种苗、播种、采摘到卖出之间都有一定的时间差,各环节之中的企业都会出现资金需求。企业在陆羽茶交所登记备案后,我们会对企业一年的销量做出判断,从而给予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缓解资金压力。再比如,买方有时候也有信贷需求,我们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后期还会有更多的金融服务推出。

《支点》:您刚才说的渠道推广是指什么?为什么它也占据重要地位?

严建红:前面讲到,作为一个好平台,要通过标准管理体系使得买方信任这个平台。那么对于卖方来说,茶叶要能卖出去。

我们与线上线下的一些渠道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比如线上的京东、阿里巴巴,线下的各类茶城、大宗采购商和国外的流通公司等。陆羽国际集团之前也有“陆羽会”——也就是O2O的茶空间,但是,我们深知光靠一个企业去做所有的事情并不可能。

受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启发,我们联合全国30个茶组织,成立了“中国茶青年众创中心”,面向全国10万茶青年,提供配套孵化器和天使基金。通过复制陆羽会茶空间的模式,共建陆羽会茶空间,以作为陆羽茶交所的渠道配套。

《支点》:很多茶企都自建了渠道,再去共建渠道,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

严建红:通过众创形式建这些渠道,还有另一方面原因。现在几乎所有企业都自建渠道,成本很高,效果却并不一定好。我们建渠道更希望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忧虑,将注意力专注到提升产品品质上,各自分工,专业人做专业事。

共享共建渠道,还能破解中国茶行业的一个“魔咒”,即满足大众对茶叶“又好又便宜”的需求。以茶馆和咖啡馆为例,为何茶馆会被咖啡馆打败?因为咖啡便宜,一杯咖啡三五十块钱,但在茶馆喝杯茶就要两三百块钱。之前茶馆都比较零散,没有聚集在一起,且主要靠单一卖茶的模式盈利,所以说,中国茶是被自己打败的。

但是通过共建陆羽会茶空间,这些渠道就能连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把价格降下来。而且,陆羽会茶空间盈利模式多样,不仅仅是卖茶,更重要的是通过茶这个基础服务,打造O2O的社交空间,能够进一步降低茶的价格。

中国茶的需求是被抑制的,当茶的品质够好,价格又能降下来,茶消费的氛围自然就会形成,流量大了,就算价格低也依然能够做得红火。所以,只有将“茶要素市场+标准+金融+渠道”连在一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茶现存的这些问题。(支点杂志2015年8月刊)

猜你喜欢

陆羽星巴克支点
“茶圣”陆羽:煮茶走天涯
作品五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给自己一个支点
陆羽弃佛从文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第一次放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