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胸腔引流位置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
2015-08-19魏文学李凯陈亚君
魏文学 李凯 陈亚君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郑州 450004
普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大多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创面积液或积气引流。合适引流技术可减少疼痛,避免术后发生肺不张及胸腔积液。临床多采用经患侧腋下第7 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3 肋间处置硅胶管行胸腔引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开胸术后置管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12—2014-05 间经我科治疗的80例普胸外科患者,均行开胸手术,根据术中不同胸腔引流位置分为A(n=25)、B(n=35)、C(n=20)3 组。3 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疾病构成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3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注:组间比较,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组例数年龄(岁) 性别(例)男 女疾病构成(例)食管癌 肺癌 血气胸A 组25 50.92 ±17.82 13 12 7 9 9 B 组 35 51.25 ±15.80 19 16 9 12 14 C 组20 49.40 ±19.32 11 9 6 8 6
1.2 方法 3 组患者均选用相同规格硅胶引流管(规格:26F ,产地:扬州市新星硅胶厂)和一次性使用引流装置(苏州市日月星塑料有限公司)。术中行单根胸腔引流方法:经患侧腋中线第7 或第8 肋间置入26F 胸腔引流管,置管前加行引流管侧孔,保证侧孔距引流管口位置3 cm。术中行双根胸腔引流方法:分别经患侧腋中线第7 或第8 肋间置胸腔引流管及经锁骨中线第2或3 肋间置管。远端均连接橡胶管及水封瓶。术后行胸DR 证实胸腔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置于膈肌上为A 组,单根肋膈角至胸顶胸腔引流管置管为B 组,双根膈肌上及胸顶胸腔引流管分别置管为C 组。术后复查胸DR 或CT,统计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肺不张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疼痛评分(VAS)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疼痛评分比较:A 组、B 组分别与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闭式引流时间:A 组、B 组、C 组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不张发生率:A 组、B 组、C 组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积液发生率:A 组分别与B 组与C 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会限制有效呼吸运动及咳嗽排痰,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多种严重并发症[1]。手术方式改进、术中肋间神经有效阻滞、术后不同药物不同途径方式的镇痛等均可改善术后疼痛[2]。其中术中胸腔引流管放置方式是减少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
表2 组相关指标比较(±s),[(例%)]
表2 组相关指标比较(±s),[(例%)]
注:组间比较,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组例数 疼痛评分 胸腔闭式引流时间(d)肺不张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A 组 25 4.36 ±0.90 9.20 ±2.60 20(80) 15(60)B 组 35 4.25 ±1.14 3.92 ±1.23 4(11) 4(11)C 组 20 7.70 ±1.62 5.85 ±1.33 8(40) 5(25)
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不张发病率约4%~20%[3]。手术因素如肺切除、损伤胸壁肌肉、镇静剂使用、横隔抬高等均是导致术后肺不张的重要因素[4]。术后胸痛限制咳嗽、咳痰等也是肺不张的常见因素。马力等[5]报告放置胸管时,潜行置入胸腔,使胸管稳定的固定于胸膜腔内,减少胸管摆动,可减轻术后疼痛。万志渝等[6]将70例食管癌术后置管粗及细两种口径引流管,结果提示使用较细的胸腔引管并不会增加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但可减少疼痛。师恒伟等[7]对15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使用改良置管方式,即将引流管切口呈斜行进入胸腔,避免垂直插入胸腔置管方式,同样可减轻术后疼痛。
本文中A 组引流管置管位置为膈肌上,导致术后积液引流不畅,进而导致肺不张发生率及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从而延长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提示避免膈肌上引流管置管位置至关重要。C 组双根引流管引流胸腔积液通畅,但肺不张发生率与B 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在于双根引流管增加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影响患者咳嗽排痰,导致支气管堵塞。而B 组置管采用从肋膈角至胸顶斜行置入,平行背侧胸廓,减少引流管与胸膜间的磨擦刺激,比C 组相比明显减少术后胸痛。
[1]Erdek M A,Staats P S.Chronic pain and thoracic surgery[J].Thorac Surg Clin,2005,15(1):123 -130.
[2]杨洋.开胸术后急疼痛治疗的国内现状[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9(5):383 -385.
[3]杨永波,陈 军,朱大兴,等.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3):234.
[4]涂相柏,王德华,赵琳琳.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术后肺不34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8(10):76 -78.
[5]马力,谢宜旭,李芳.侧开胸术后疼痛的防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7):58,60.
[6]万志渝,殷君太,何东权,等. 不同内径胸腔引流管行胸腔引流的效果比较[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17(6):530.
[7]师恒伟,余德旺,袁培云,等. 经胸手术改良放置胸腔引流管15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1):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