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化课堂文化实现减负增效
2015-08-18张小兰
张小兰
减负增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化课堂文化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 现状与分析
某学校对1~6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7%的被访家长认为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实在太重了,31%的被访家长承认孩子们承受的学业压力比较重,43%的家长确认孩子每天要花1~2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业,36%的家长则肯定孩子每天要写2个小时以上的家庭作业。教育部连续三年对深圳市南山区小学三年级进行质量检测,结果显示课业负担重的学校,质量不一定很好。究其原因,这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层面,但学校无疑是重要责任者之一,过低的课堂效率是造成大量重复性作业负担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 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化课堂文化与减负增效
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化课堂文化将学校教育与购物超市做类比,教师即超市的经营者,课本、学习资源与教学环境即商品和购物环境,学生即顾客。我们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学生就是“上帝”,是服务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要以他们为本,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来实施教育,因材施教。在超市里顾客感到自主、轻松、自由,而在我们的校园里、课堂中学生也应该享受轻松、自主的环境,把校园变乐园,让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享受生命成长的殿堂。超市化教育理念的宗旨就是创造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模式。它是以“自主、体验、多元、高效”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课堂上“学、导、拓、练”四环节为途径,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1.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身心愉悦,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助推剂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需要情感。健康的学习情感对学习效率产生着积极影响。只有学生愿意学,教师的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只有学生把学习作为了乐趣,才不会觉得学习是负担。
(1)课堂从灌输知识到关注学生是否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超市化课堂上,克服呆板、枯燥的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抬头率,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例如,在教授《识字4》一课时,第一环节初识这些生字:教师制作了小动物名片,在名片上贴上小动物的姓名;第二环节读准字音:在小组里互相读生字,读得最好的,来做“小老师”带领组员读;第三环节记住字形:各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和创造,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等方法来开展小组赛。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参与一个又一个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创造,学生学得积极、学得有兴致,知识自然就掌握得牢固。
(2)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合作者
在超市化课堂中,教师定位在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主持人等。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交流习得的知识,把思考的过程进行碰撞,在学生无法学会时再做出讲解,引导学生挖掘、探究知识的内涵,促使学习不断地深入。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之间互相能讲明白的不讲。
(3)教师关注点从考试分数到培养终身学力
超市化课堂文化注重“PISA关键能力”的培养。PISA关键能力,即母语交流能力、外语交流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数字化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和履行公民职责能力、创业能力、文化表达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事半功倍,才会减少负担。超市化课堂文化强调教师不仅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且要做到悟其渔识。渔识主要靠悟,而不靠授。既有自发地悟,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领悟。当然,学生自发地悟,可能要多花时间、多走弯路,但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能只顾眼前的分数,要放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将来遇到新问题可采取相互转化的方法,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识。
(4)对学生评价标准从甄别优劣转向挖掘潜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位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超市化课堂文化强调要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善待差异、挖掘潜能,这样才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有的班级定期举行各方面能力展示赛,让每位学生有展现的舞台;有的班级在小组文化建设中,给每位成员都安排了行政职务,这样就克服了以往只有个别学生当班干部,多数人受领导,缺少激情的现象。
2.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实现减负增效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之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从这位大教育家的阐述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教育很早就已经认识到要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是要建立一种“以学为主”的文化,超市化课堂模式就是这种教学模式。
(1)凸显主体,学导拓练
在超市化课堂中,要求实现这样五种转变:一是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二是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体验参与为主”;三是变“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互动合作学习”;四是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五是变“厌教厌学”为“乐教乐学”。具体体现在学、导、练、拓四个环节。
“学”、“导”环节:深度自学,学导到位,先学后教。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四环节强调把预习落到实处,强调一种深层次的自学,如在新内容学习之前下发学案,将课型分为了预习指导课、展示汇报课、拓展延伸课等。传统的预习基本是作为家庭作业,有些学生的预习浮于水面落不到实处,这一环节没有落实,课堂上的知识就不能全部被消化,课下完成作业就难免成为负担。而在超市化课堂中,强调把预习移到课上,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再通过网络、同伴、师生之间等合作进行多渠道的信息整理。课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引导交流,这样就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上就有了展示自我的信心,也有了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多数学生当观众的现象。
“练”、“拓”环节:梯度练拓,纵横覆盖,触类旁通。超市化课堂四环节在“练”和“拓”中强调精练到位,拓展有梯度、有广度、有深度。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总结规律,学以致用。例如,教授《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完课文内容之后,到网络上再读一些《清平乐》,让学生总结上、下阙字数分布特点,再提供一篇写秋游的短文,让学生改写成一篇《清平乐·秋游》。有了这样的台阶,学生写起来一点也不犯难,这样一级级地训练拓展,很多学生都写得很精彩。
(2)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所以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因而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东西,这样认识事物就会更加全面。因此超市化课堂文化,把“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作为基本元素。如果能把这四个基本元素落实到位,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的构建,而不是死记硬背,就不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了,学生的负担自然减少了。当然教师在操作中要掌握其内涵与变式,切记自主不等于自流,活动不等于盲动,开放不等于放任,合作不等于合座。
(3)过程跟踪,及时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自主行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生的跟踪评价不可忽视,只有他们获得了肯定,适时地收获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会致力于学习中,学习才可能变负担为乐趣。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实施多方位的管理,不仅有学校的评价,还要有家庭的评价,更要有同伴之间的管理与评价。例如,超市化课堂文化要求有立体评价模式,任课教师应共同研究出一整套的评价标准,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而且各学科的标准一致,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管理,在教师、父母、同伴这三方面的管理中,同伴之间的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将个性不同、情感各异、知识水平和文化积淀各不相同的若干个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的小集体,他们之间相互管理、相互促进,既做学习的伙伴,又做教师的助手,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以现代信息化为支持,为学习搭建台阶,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快车道
信息技术在减负增效方面所起的作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其动静皆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超凡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容量大、密度高,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超市化课堂文化特别强调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支持,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在备课、上课、练习、拓展中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数学根据知识点设计了模拟仿真实践活动,实现了一对一及时、快速判断,这种高效率的手段和措施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