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式”戏剧艺术的体现
2015-08-18杜宇
杜宇
萧伯纳自认为,四幕讽刺喜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John Bulls Other Island 1904)是确立他在戏剧界地位的代表作之一,西方学者也认为“这部剧在萧伯纳作为一名严肃的剧作家的声誉建立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份量”。1因为杰出的戏剧成就, 1925年萧伯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英语剧作家”,拥有了文学的术语:Shavian(萧伯纳式)。因此,从艺术本质的角度解读《英国佬的另一个岛》,进一步发掘萧伯纳戏剧的独特魅力,显得很有必要。
一、匠心独运的戏剧构思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是萧伯纳应爱尔兰文学剧院主持人、诗人叶芝的请求创作的,是为了回应当时爱尔兰高涨的民族运动。为了真实地展现被英国人征服的爱尔兰民族,萧伯纳做了精心的艺术设计。“萧伯纳也很重视戏剧创作的技巧,在这方面,他们均受到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欧流行的法国剧作家斯科利布倡导的结构精巧的影响”。2剧本通过劳伦斯和博饶本土木工程公司到罗斯库伦进行土地开拓的事件,揭示爱尔兰的社会问题、自治问题,借此抨击大英帝国。因为该剧不一般的创作意义,倾注了萧伯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所以剧情处理也显得与前期戏剧不一样。四幕剧的地点主要在爱尔兰乡村罗斯库伦,时间是两天之内。萧伯纳打破了当时流行的“结构谨严剧”的创作方法,用相互独立而又彼此依存的事件去替代模式化的情节。他让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故事里尽情表达思想、彰显个性,由此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生活。在这些故事中,又有一条完整的情节隐线,借助于插叙、对比的方式贯穿于戏剧的始终:娜拉·越莱对劳伦斯·杜依尔18年的单恋、汤姆·博饶本对娜拉·越莱功利性的追求。
在剧中,萧伯纳突破了以往戏剧作品中人物设置方法。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塑造了两个带有自身影子、既感性又理性的人物形象:杜依尔和彼得·克干。杜依尔在爱尔兰农村出生长大,沉闷、愚昧的罗斯库伦令他窒息、绝望,因此一心想到国外建立事业。18年的伦敦漂泊,使杜依尔逐渐变得冷漠,但是对家乡的感情一直使他痛苦、饱受折磨。克干原来是爱尔兰一个教区的神父,因为头脑清醒、为人正直、愤世嫉俗,为天主教会所不容而免职,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理想,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萧伯纳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失衡,二者的不可调和及相互对立。萧伯纳还设置了一个明显带有喜剧性的人物形象——英格兰人博饶本,通过这个既精明狡猾又滑稽可笑的英国佬把剧中的其他人物联系起来,并以此冲淡其他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
二、别具一格的戏剧语言
萧伯纳具有很高的音乐天分和音乐素养。为他写传记的同时代人佛兰克·赫里斯说:“他像鸭子爱水那样嗜好音乐。”3戏剧语言的音乐性自然而然地在萧伯纳的作品中体现了出来。在本剧中,无论是人物的独白还是对话,萧伯纳都注意节奏的快慢,语气的缓急,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感情的发展与变化,并且产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如第一幕,杜依尔同博饶本对话时,语气温和,语调平缓,但在发表关于爱尔兰梦想的大段独白时,语气显得尖刻,语调变得急促,透露出狂躁、绝望、无奈的情绪。“变换的语气配合相应的语调,使人物的大段道白不但不令人厌烦,反而有如聆听一段歌剧中饱含激情的独唱”。4回到爱尔兰以后,杜依尔与娜拉独处时哼出了爱尔兰民歌,曲调优美,温柔浪漫。萧伯纳还善于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营造出动人心魄的气势和氛围。如全剧最后克干的一段台词:
我梦想的天堂是一个国家,里面政权就是教会,教会就是人民,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它是一个共和国,里面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它是一座大庙宇,里面祭司就是礼拜者,礼拜者就是受礼拜者,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它也是一种神格,里面一切生命都有人性,而一切人都有神性,三位一体,一体三位。总而言之,它是一个疯人的梦想。5
深受欧洲音乐和戏剧传统影响的萧伯纳,通过克干之口,以充满动感与乐感的语言表达了对于未来理想世界的描述,尽管这只是一个美好、空洞、不切实际的幻想。
萧伯纳还用饱含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爱尔兰气候和地理环境,渲染它天空的色彩、景致的魔力、夜晚的凄凉情调,表现出诗意的环境与古代理想主义对爱尔兰人的影响,写出一个充满梦想的神秘民族。同时,他既吸收了爱尔兰民族“引人发笑”的语言传统,又重视语言的雅致、优美,把幽默诙谐、趣味横生与忧郁抒情、富有哲理融为一体,赋予本剧以视觉听觉的双重美感。
三、灵活多样的戏剧手法
早在创作之初,萧伯纳就提出现代戏剧“新手法的主要一条是辩论”,在现代条件下戏剧冲突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建立在不同思想观点之上的冲突。6赫里斯曾说:“他的著作迄今为止都是充满着激昂演说式的文字的。”7本剧中,萧伯纳塑造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对话和激烈的争论揭示爱尔兰农村在土地开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揭露英国资产阶级用“皮鞭与甜饼干”政策对爱尔兰民族的掠夺和压榨。美国学者路易斯·克朗普顿指出,这是典型的萧伯纳式的戏剧对象和处理方法:“每个戏剧的开始是对一个自由主义的改革家进行莫里哀式的讽刺,然后发展为成熟的、全面的柏拉图式的对话。”8国内也有学者指出:“为着更好地宣传他们的思想,利用反复辩论的方式来把它充分加以阐发,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采用辩论的这个新颖的技巧是作者在创作方法上的大胆尝试。”9
萧伯纳是以喜剧创作闻名于世的,是“由于他那些于令人激动的讽刺中蕴含有独特诗意之美的、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10而获得赞许的。“萧伯纳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很擅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取得讽刺效果。这是他戏剧创作中的一个突出特点”。11本剧充分体现了其讽刺才能。植根于爱尔兰风趣幽默的文化传统,萧伯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借助丰富的想象使剧中人物的行为显得极为夸张,从而对其所要否定的对象进行辛辣的嘲讽。如博饶本第一次前往爱尔兰,带上了手枪和子弹,俨然冒险家和征服者;为了获得自身利益,在认识越莱仅仅两分钟以后就展开热烈攻势并迅速与之订婚;为了拉选票,把猪说成是纳税的大爷,“请”上他的小汽车。萧伯纳用夸张手法凸显博饶本荒唐怪诞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欺骗性与掠夺性。
赫里斯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做过分析,认为这些伟大人物从幼年起就呼吸着爱尔兰的“写实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空气,由此产生的特殊气质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萧伯纳自然会受到爱尔兰民族风气的熏陶,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他的戏剧艺术日臻成熟,进入了高峰时期,戏剧元素也越发多样化。有研究者指出,剧中“关于蚱蜢的描写带有神秘的、超现实的色彩”,“作者先是让蚱蜢‘唧嘶‘唧嘶地与克干‘对话,从而使老人得以一吐胸中块垒,后来又让它独自欣赏落日美景,这是否暗合了作家关于爱尔兰民族命运的思考呢?”12在萧伯纳的笔下,草丛里的蚱蜢宛如一个孤独寂寞、洞察人心的智者,伤感而准确地评判着爱尔兰的现状,却无力指明出路,给作品平添一种奇幻而悲凉的色彩。至于被博饶本“请”上汽车的猪,在极度的恐惧与挣扎中惨死于车轮下,暗示着英国殖民统治下爱尔兰人堪忧的命运。
四、不落窠臼的戏剧场景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一开始,是对杜依尔和博饶本土木工程公司的环境描写,因为萧伯纳通过假想的观察者的视角加以表现,因而这个原本普通的生活场景便显得很不一般,而且饶有趣味:“假想这间房子窗台上立着一只麻雀,从这只麻雀的观点来看这间房子,它的布置大概是这样……在壁炉与正在观察的麻雀之间,有一道门通到里面的房间。”接着,作者又以假想中的女性的口吻进行评论:“这间房子,没有一个女人能够看得下去,……到处都需要重新裱糊油漆,地毯也得换过。”这样的处理拉近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本剧场景转换不像传统戏剧那样严谨,场景与场景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难发现,萧伯纳的设置原则是让幽默诙谐的喜剧场景与感伤忧郁的抒情场景交替出现,既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也发人深思。英国佬博饶本为了达到自己的功利目的做出了种种可笑的事情,爱尔兰人杜依尔和克干抒发着对故乡的复杂感情,辛辣的嘲讽与悲伤的情怀同时作用于观众的审美体验。在对越莱和杜依尔、博饶本三角关系的处理中,萧伯纳也设置了不一样的戏剧场面,他让杜依尔、博饶本分别和娜拉独处,先后向人们展示爱情的悸动与浪漫、婚姻的世俗与功利,通过对比,人们看到了博饶本的喜悦建立于娜拉的悲伤和杜依尔的冷漠之上,从而体察资本经济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全剧最后一幕,在杜依尔家的客厅,巴涅·杜元几乎坐在桌子上,“顽皮地嘻笑着”,向众人讲述博饶本用汽车载猪的情景,他一边讲,一边“忍不住大笑”,“眼皮挤成一条缝,喘不过气来”,他的朋友们也都“笑得止不住”。克干神父坐在他们的对面,脸色阴沉,“样子非常严峻”,他“气愤”地阻止杜元的说笑,“用极沉重的语调”说“那是地狱,那简直是地狱!”娜拉坐在他的旁边,也一再责备杜元。同一个戏剧场景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气氛,颇具震撼力。
结 语
金格尔曼曾这样论述萧伯纳:“总的说来,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从萧伯纳产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它和对生活的奇特感受,和理性的怪诞与理性的寓言联系着。这一艺术倾向源于易卜生主义,结果又远远地偏离易卜生主义。看来,萧伯纳是想把舞台变成辩论俱乐部、政治性群众集会,只要能震动与刺激观众的意识就行。他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宣传目的,首先是得力于他的演说家的风格和说俏皮话的本领——列夫·托尔斯泰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特有的叙述才能——也得力于他作为一个熟谙舞台与观众的剧作家无可怀疑的高超技巧。”1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充分体现了“萧伯纳式”戏剧特质,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持久的戏剧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萧伯纳式戏剧艺术对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AZH015)
注 释:
1.Nicholas Grene.Bernard Shaw A Critical View[M].London:Macmillan,1984:67.
2.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323.
3.7. 弗兰克·赫里斯.萧伯纳传[M].黄嘉德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56.
4.杜鹃.“萧伯纳式”戏剧品格探析[J].戏剧文学,2009(10):53.
5.萧伯纳.英国佬的另一个岛[M].萧伯纳戏剧集(三).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449.
6.萧伯纳.易卜生剧作中新的戏剧手法[A].周靖波.西方剧论选·下卷[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56.
8.转引自黄嘉德.萧伯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19-20.
9.蔡文显.萧伯纳戏剧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1956(4):167.
10.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获奖演说全集[M].建钢等编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87.
11.但扬帆.鲁迅与萧伯纳的讽刺艺术比较[J].唐都学刊,1987(2):47.
12.杜鹃.萧伯纳戏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80-81.
13.转引自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