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时期的上海剧艺社
2015-08-18刘华
刘华
上海剧艺社是“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堪称孤岛剧艺社运动(以下简称“剧运”)的中流砥柱。“孤岛”的含义,时间上是从1937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撤出,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公共租界;空间上则包括法租界全部和大部分的公共租界。
虽然暂时安全,但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状态是人人都可以预见的。在压力下有的人选择奋起抗争,有的则沉沦于纸醉金迷。一部分“孤岛”人似乎怀抱着享受末世生活的病态情绪,“孤岛”的普遍人心是诡秘而矛盾的。选择留沪的上海剧艺社的演剧家们在这样氛围中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上海沦陷了,但是人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筑起一条精神上的防线”。他们要走一条文艺救国之路,与这个疯狂、混乱而屈辱的时代进行抗争,为鼓舞孤岛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节而战。承担如此重责,话剧责无旁贷。与政治纠结,强调社会意义,几乎是中国话剧与生俱来的命运。
作为典型的现代市民艺术, 话剧与近代远东魔都上海紧紧联系在一起。上海是文明戏的大本营, 现代职业演剧的发祥地,被陈白尘先生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半壁江山”。深谙宣传鼓舞之道的中国共产党很清楚话剧的号召力量。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前后,在尊重艺术家们的意愿前提下,组建了抗战救亡的十三支演剧队伍,于伶率领留沪的第十二队。他是地下文委的委员,组织“孤岛”剧运团体,是党给他的明确任务,目的也是要巩固“孤岛”人民心防。于伶,原名任锡圭,字禹成,笔名尤兢、叶富根等。江苏省宜兴县人,他集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导演、演员于一身,是上海剧艺社的核心领导者。建国后曾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职务,被赞许为“中国革命戏剧的拓荒者,革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
1937 年底, 以留在上海的第十二演剧队为基本班底, 于伶、李伯龙、吴仞之、徐渠、殷扬等人发起成立青鸟剧社。自1938 年元旦在新光大戏院举行公演, 相继推出《雷雨》等剧, 但不久即因内部纠纷及经济原因宣布解散。随后由“青鸟”分化而来的晓风剧团和上海艺术剧院也未能坚持太久, 前者因经济来源不明、涉嫌日伪背景而无形解散;后者则因租界当局拒绝登记而被迫终止。“孤岛”不同于大后方,剧运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保护。一旦由于活动激进而触犯租界当局,就连剧社本身也无法立足。所以继而成立的上海剧艺社,是以中法联谊会为依托,挂洋牌子,尽量与租界当局维持良好关系,方得以立足于“孤岛”。中法联谊会成立于1933年12月,由中国赴法国、比利时、瑞士的留学生、国内法文学堂毕业生及旅华法籍人士发起组织。它是一个中法民间文化交流机构,同时也是学习法语、交流法国文化的沙龙场所。
1938年7月17日上海剧艺社正式宣告成立。起步阶段总是充满艰辛的。自成立至1939年8月的一年间, 剧艺社处于没有固定剧场、资金紧张、剧目匮乏、观众不足的艰难处境中。开始, 剧艺社只能进行不定期的业余公演,先后演出《女子公寓》、《花溅泪》、《罂粟花》等剧。1939年3月26日至6月11日,剧艺社在新光大戏院进行了12期星期早场实验公演, 先后演出《这不过是春天》、《最先与最后》、《雪夜小景》、《武昭关》和《王佐断臂》等剧。这段业余性质的演剧历程虽然艰难, 但让剧艺社打开了知名度、争得了观众。1939年8月6日剧艺社在璇宫剧场首演于伶编剧的《夜上海》, 自此摆脱了业余状态开始了长期职业公演。璇宫剧场位于今延安中路成都路口浦东大厦底楼。前身为四姐妹舞厅,后改称璇宫舞厅。1939年改建成璇宫剧院,为当时话剧主要演出场所之一。其中, 《夜上海》虽卖座平平, 却在知识阶层赢得了极佳的口碑;《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则卖座极佳, 让剧艺社得以摆脱经济困境, 也引起了普通市民观众的极大兴趣。
由于租金的纠葛,剧艺社从璇宫搬入剧场条件更为优越的辣斐花园剧场, 开始第二期长期公演。这是剧艺社的一次重要转折。可以说,剧艺社真正的辉煌是在辣斐创造的。自1939年12月21日起,剧艺社先后在此上演了《祖国》、《陈圆圆》、《恋爱与阴谋》、《女儿国》、《李秀成殉国》、《梁红玉》、《上海屋檐下》、《大明英烈传》、《正气歌》等剧, 成为“孤岛”剧运名副其实的核心力量。
法国剧《祖国》是剧艺社迁入辣斐花园剧场的首演剧目。这个话剧讲述了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军队占领法拉芒国的不律赛尔(即布鲁塞尔)后,大肆屠杀信仰新教居民。城里的居民秘密地进行武装战斗,组织了“爱国党”,却最终由于首领李沙西班牙籍夫人的告密而失败的故事。情节写实而且悲壮,写出了英雄们的气概。这部戏从名字到内容都蕴含强烈的爱国和反抗意味,但本身是法国剧的事实,又让法租界当局很难作出激烈的反应。
1941年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十天后, 剧艺社在演完《北京人》最后一场戏后宣布解散, 它在“孤岛”的活动到此结束。抗战结束后,于伶于1945年10月返沪,即开始着手上海剧艺社的重建事宜。1946年3月开始重建后的第一次演出。但环境氛围已经改变,当时大多数剧团都难以维持。1948年2月,在公演《芳草天涯》后,上海剧艺社再次解散。剧艺社的黄金时期无疑是在孤岛时期,它一共排演剧目68 部,其中“孤岛”时期就占了59 部, 战后仅9 部。另外, 剧艺社长达两年多几乎不间断的演出,在中国话剧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见证上海剧艺社辉煌的辣斐花园剧场,因为名字相近,有时候会被误认作复兴中路323号的辣斐大戏院(今长城电影院)。在上海剧艺社的剧目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辣斐花园剧场的位置是辣斐徳路拉都路西,即今天的复兴中路襄阳南路西首。辣斐大戏院作为话剧演出舞台是在抗战胜利后了。这两个地点同在辣斐德路上,名字相近也是正常,辣斐德得自于法国著名将军La Fayette,此君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栏目主持人: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