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为了教育
2015-08-18马未都
如今,只要一提起古玩收藏,就会想起曾走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马未都说收藏》的马未都先生。1996年,他对自己的收藏做出了新的尝试,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取名为观复博物馆。此后,便陆续在中国多地建立分馆,也即将在上海新地标的上海中心看到观复博物馆上海分馆。可以说,私人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传递的是收藏为博物,博物为识物的教育思想。
《检察风云》:你创建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现在成了中国民间博物馆的样本,现在北京的总馆有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800平方米,展馆包括书画馆、古代家具馆、古代器物馆等。现在你是不是还在为收藏爱好者做鉴定?
马未都:是的,不定期地开门接受鉴定,有时每天接待人次数百个,而且是收费的,我付出劳动,就应该收费。再说免费不一定是对文化的尊重,而收费一定是对文化的尊重。你应该知道,一天数百人抱着可能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排着队,等我下结论,有些人还是坐飞机从大老远的城市专程来北京的,每个人都想在这里得到最后的解释。就像看病,他在别的医院看过了,病是明摆着的,但就是不死心,一定要到北京最好的医院请最权威的医生看了才算数。所以在他们面前我说话都得小心,否则他就要激动啊,特别是涉及债务什么的,弄几件假货在手里,跳楼都有可能。我这里与收藏爱好者面对面,旁边就架一台摄像机,全程录像,万一他激动了,跳起来碰坏了东西就不好说了。
《检察风云》:通过为收藏爱好者做鉴定,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马未都:大部分持宝人都能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不回避个人的想法,喜怒形之于色。想发财就是想发财,想弄明白就是想弄明白,完全是病人进医院的心态,任凭医生处置。但也有少数人不谙此道,以为编造一段谎言就可以弄假成真。这在我看来有些可笑,尤其对病入膏肓者,我的客气只是不愿意当面揭穿,回避难堪。经常碰到一些持宝人信誓旦旦说他的宝贝来源明确,必真无疑。那么我只能跟他打个比喻:你身边碰不见一两个癌症患者,可我这是肿瘤医院,来就诊的十有八九都难逃厄运。所以鉴定这件事虽然很累,我又愿意去做,其实就是一个宣传教育,我希望将自己的收藏理念和鉴定经验告诉给大家。
《检察风云》:你自己如何评价自己这个博物馆的社会意义?
马未都:从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放以来,我们这个博物馆已经走过了不轻松的11年:没有政府拨款,没有大企业赞助;举办了十余个展览,接待了数万名国内外参观者,其中有国内外政要、外交官和艺术家,连古斯塔夫·艾克的夫人也来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西雅图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海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同行专程前来交流切磋。这个博物馆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对扩大古典家具的文化影响也起到了作用。现在我们在浙江杭州、山西榆次、福建厦门都有分馆,接下来就是在即将竣工的上海中心辟建一个分馆。
我觉得博物馆的教化是对全民族的,会有一种长期的作用。
《检察风云》:您现在拥有多少件收藏品?您想过没有它们将来的归宿?
马未都:瓷器和家具大概各有一千多件吧。至于归宿,我的想法很简单,将来把博物馆完整有效地转交给社会。如果我们不忽视生命,重视生命中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定会得到回报。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是卡耐基,他有一句话对我震动很大: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检察风云》:你认为国内艺术品有99%处于“在途”的状况,为什么这样说?
马未都:是的,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中,高端收藏过早地到来,这不成熟,和西方不能比。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端收藏和普通艺术品的收藏都是以文化消费为主流。我原来提出过的概念就是“在途”和“在库”的区别。所谓“在库”至少是一代人不卖,这叫“在库”,仓库的意思,西方人的“在库”概念占90%,“在途”的只有10%,是经纪人在做这个生意,艺术品一直在流转途中的意思。我们是99%的人都“在途”,几乎没人“在库”,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出现“蛤蟆效应”,就是有人跳水的时候,大家跟着一起跳下去。
《检察风云》:对于艺术投资,你认为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马未都:中国不像西方国家,它有委托理财,你可以托专家帮你理财,实现保值增值。我们呢,更希望把东西拿在自己手里,然后守着,天天看它升值。其实我们自个儿作主,学习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投资要找那些寓意好的东西,文化要素丰富的,而且不存在任何争议的东西,这个容易升值。
陶瓷不容易鉴别,收藏陶瓷需要相当的知识积累,但古典家具要好一点,它能够看出上面的使用痕迹。一般情况下,收藏是一种模糊的状态,即便获利也不明确,即便明确获利也不知道获利多少,可能超过你的预估也可能低于你的预估,很难说有什么诀窍让你能在收藏中获利。如果说有诀窍,那就是要扎实地、虚心地去学习,如此,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
《检察风云》:从目前的情况看,书画、陶瓷、玉器收藏几乎已经到了全民动员的地步,而另一方面,古玩市场上假东西又太多,刚刚入门的收藏爱好者怎么办?
马未都:对初入门的人来说,最好是请人掌眼。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讲信誉的拍卖行里,好东西其实还是不少的,关键是买家的心态。我认为,第一,真东西还是容易买到的,关键是你肯出钱。你想用二等的钱买一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三等的钱买二等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今天你是外行人,你拿一等的钱买二等的东西,二等的钱买三等的东西,往下买是正常的。我不能设想你是一个外行人,突然进来,什么好处都是你得,不花费一分力气,凭什么啊?
我再强调一点,收藏的目的不是聚财,而是教育。收藏一定要从少数人的文化演变成多数人的文化,从投资收藏转为文化消费,要紧扣“感知文明,怡养情致”的主题。
《检察风云》:在上海中心的观复博物馆正式开馆后,将有多少展厅面积?又将以什么藏品为主题呢?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在37楼,一个楼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但使用面积可能才一半吧。我们会开辟四个专馆和两个临馆。主题馆包括金器馆、东西方器物馆,凡是能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设计思想的器物,比如服装、家具、建筑、日用器具等都有陈列。
比如有一件硕大的瓷碗,外面画的是中国人打虎,里面画的是欧洲人猎狐,这就一下子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强调出来了。还有15把黄花梨椅子,英式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定制的,结果中国工匠用了最好的黄花梨给他做。两三百年来,这套椅子的主人死了,它们就散落在世界各国。我一把一把地去寻找回来,只买回15把,还有3把在外国。也不是古董商想卖个高价,而是人家对这椅子有感情,不想卖。还有一个陶瓷馆和一个宗教馆。
《检察风云》:上海已经有不少民间博物馆,收藏爱好者队伍也有数十万之众,观复博物馆入驻上海陆家嘴金融区,必将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你对上海观复博物馆的作用与影响有何评估或期待?
马未都:上海中心大厦将于明年正式竣工,总高632米,由地上118层、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凭借其世界上最优化的设计和最先进的建造技术,上海中心将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国家级地标。
上海中心若想拥有其独特的属性与定位,文化驱动势在必行。因此,观复博物馆的入驻,将作为上海中心建设文化社区的开始,使上海中心不仅具有华丽的外观、前沿的科技,更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上海中心乃至整个上海,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文化觉醒,以凝聚城市精神来创造这个城市的梦想,齐心协力地打造属于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
希望大家到那时来上海中心参观观复博物馆,在那里的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采写:沈嘉禄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