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助力会计人才培养

2015-08-18刘鑫王利艳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刘鑫 王利艳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会计行业发展,解决行业发展人才不足的问题,目前盛行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让企业与高校一同参与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行业认知感的培养,实现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障碍?校企双方如何去面对实施难点?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会计专业方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践的必要性。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更能满足行业需求,缓解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行业所需人才的矛盾。设想,企业参与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来,学校为主导、企业全程参与,实现校企合作全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前三年让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堂学习,并参与校内的模拟实践活动等,培养该方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一年的实际会计工作,进行实战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对行业认知和认同能力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培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用人需求,切实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一体化。而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真正接触会计实务、切身感受会计环境,培养对会计行业的认同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在搜集的文献研究资料中发现,由于国外高校教育中只是按大类设置会计专业, 并不单独设置会计专业方向,所以国外研究中看到的是会计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成果,尚未发现专门针对会计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在国内,自开设会计专业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会计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但多数研究都是局限在某一方面,没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研究,且研究多从学校对本专业学科建设的角度,缺乏对行业需求的分析,忽视行业环境的影响,相关研究建议都是对已有政策制度等的修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很难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有必要研究和讨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而会计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也非常有必要借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的相关培养经验并汲取其过往的培养教训,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引入会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上来,以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

二、校企合作可能面临的问题

1.合作观念瓶颈。高校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如,通过合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在合作中提高办学质量;力争通过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就业等,很少能注意到学校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的观点。因此,我们会发现校企合作显现出“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2.企业方面动力不足。从企业的角度讲,同样为企业性质,更加关注较高的经济利益。他们会认为培养和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他们只需在毕业生中挑选合适的人选进入行业工作。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不一致,学生或者进入行业后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培训,或者因缺乏实践经历和行业认同感而在毕业后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谈到校企合作,他们并不陌生,因为企业也与许多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企业认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干出一些成绩,并没有真正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慮或者是企业碍于社会关系及情面很难拒绝签署合作协议,如果让学生进入实际工作不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还会耽误正常工作,而且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等。

三、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

1.扭转校企合作观念。高校应首先从互惠共赢的角度出发,多为合作企业长远发展着想,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要设法满足合作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双方应在合作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政策制度等相关合作管理中共同商定决议,协作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对全程合作培养会计行业后备人才达成共识。同时,高校必须纠正只从合作企业索取的思想,要学会利用自身资源,与合作企业优势互补。将与实习基地签订的合作协议切实落到实处,实现实实在在的校企深度合作,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基地中获益,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不再高分低能,也不再对行业毫无认知感。

2.挖掘企业的合作动力。企业作为经营单位,其核心利益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若要与其实现深度有效合作,就必须从其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调动合作单位的积极性,挖掘其合作动力。高校教师中有许多人都具有会计资格,这是一部分很有潜力的优势资源,企业可以聘请这部分优秀教师作为兼职经理,让其参与到会计实务当中,结合其系统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升华理论,并可以结合实务经历做些相关研究分析,解决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问题。这另外,高校具有高质量的培训资源,企业可利用这种天然优势,将合作高校作为单位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基地,既解决了学习环境及场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师资问题,而且高校基地具有长久稳定特性,可以有效保证培训及后续教育质量,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能更贴近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会计专业毕业生对行业的认同感。行业也需要作出许多努力来吸引行业后备人才的加入,如改善会计的薪金福利和休假政策、改进行业人才管理机制等。只有企业、高校、会计行业管理单位共同携手努力,才能有力推动会计行业的壮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霞,刘红军.校企合作一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价值工程,2011(2).

[2]李爱华等.如何培养适应职业能力要求的会计学专业人才[J].中国集体经济,2014(1).

作者简介:刘鑫(1982- ),男,北京市,中级职称,会计学专业;王利艳(1977- ),女,北京市,初级职称,会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