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
2015-08-18赵鹏程
赵鹏程
【摘 要】声乐基础教学即在正规声乐训练初期对声乐初学者的启蒙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大致了解和初步掌握正确的声乐基础知识与简单的发声方法,并培养学生基本的演讲、呼吸、发声及歌唱能力。对此,本文就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做出简单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中专 声乐整体基础教学 概念 策略
一、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的概念特征
(一)教学方法
1.嗓音类别与声部的划分
一般来说,人的嗓音是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的,不论音色、音调,都各有不同,因而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中专声乐学生一般都处在青春期、变声期刚过的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不应该草率地为其鉴定声部及声种,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树立正确的气息支持、正确的发声概念,在中声区进行合适的起音和气息支撑之下的连音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然呈现出来的,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声部划分才是学生真正的声部划分,这时才能对他们的声音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根据学生的声音将其界定为女声高、中、低音,男高、中、低音声部。在后期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声音识别的正确性,才能确保声乐教学在中专阶段的基础性,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风格、特征与规律加以总结。
2.歌唱姿势与发声练习
在歌唱状态上,哼唱是一种良好的声音基础训练方法。哼唱训练,能够帮助初学者迅速进入到正确的带气息支持的歌唱状态之中,哼唱对于美妙声音的塑造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歌唱技能的培养,哼唱仅仅是一种基础方法,而培养正确的歌唱技能则必须从多种声乐教学方法着手。声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首先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声乐教学的整体观念与整体意识,然后严格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中声区入手,培养初学者中声区的声带和呼吸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为后期学生声区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在声乐学习活动开展之初,要注意兼顾声乐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协调二者的正确和协调发展,然后再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加以培养和引导。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声音审美能力、听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然后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作力,最后再指导学生不断地发声、练唱,切实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浓厚兴趣及对歌曲作品的分析能力与歌唱能力。
(二)教学语言
1.声乐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仅仅要利用专业知识概念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教学信息,同时还必须兼顾科学性与有效性。即教师展开教学时不仅要确保知识传达的准确无误,同时还要达到一针见血、通俗易懂的效果,在声乐教学语言的使用上不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确保教学语言的精准性与逻辑性。由于中专声乐初学者通常为艺术中专学校的学生,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年龄上并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必须要将语言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声乐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除上述声乐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外,声乐教学语言还应该具备规范性。声乐学科是一门较为严谨的文化学课,它有着自身特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要求。正因如此,在声乐教学当中切忌出现因滥用语言而造成语言准确性破坏的现象。其次,规范性作为声乐教学的标志所在,教师必须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来开展教学工作。
(三)课堂氛围
歌唱的整个过程受心理影响异常巨大,因此,在一个充满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营造出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结合教学目标任务展开的教学必然能够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充分感染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着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二、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准确传达基本理念
通常,对于声乐初学者而言,他们并不熟知专业的声乐知识,如声带作用、歌唱气息、共鸣原理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对初学者加以重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后期教学。第一步教师应先向学生准确地传达出声乐的基本理念,通过基本知识原理的教授来帮助学生奠定声乐基础,然后再通过后期的训练来帮助学生找到声音与气息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一些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必然会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尤其唱歌时的感觉很多都是难以复制的,因此只有展开准确的理论教学并加以正确示范,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当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较为生动的比喻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声乐特点,如婴儿嘹亮的哭声是胸腔共鸣、对墙体发声会产生气息的对抗特点等等。通过上述比喻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基本的声乐理念,很容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声乐的演唱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培养唱歌心理
众所周知,初学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声乐的关键所在。声乐是一门讲究方法与技巧的学科,技巧运用是否得当、方法掌握是否熟练,决定了个人对声音的掌控能力。如果初学者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将会处于一个不断进步的状态,在后期的声乐学习当中也会有更强的信心。对此,教师在平日的训练过程当中不仅仅要重视声乐教学,对于学生演唱心理的锻炼也要格外重视,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在声乐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杜绝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严格细致的锻炼计划,切实有效、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展开声乐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演唱過程当中的质量。
(三)重视规范示范的作用
一般来说,声乐的基础性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声乐的技巧性,但声乐的技巧性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做到正确示范。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提出要求,并在师生相互配合的条件下加以示范,达到启发学生的良好效果。如采用打哈欠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打哈欠这一过程中的呼吸感觉,并配上声乐样本予以示范,然后再通过课堂上的模仿、锻炼来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呼气、吸气的关键点所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专业能力,采用规范的教学方法对声乐初学者展开科学、正确的启蒙教育,同时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切实达到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的良好成效。这对于推动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秋蓉.利用情感因素组织声乐教学[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2]陈晓.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音乐生活,2006(02).
[3]唐光菊.对影响声乐教学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