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探析
2015-08-18樊日国
樊日国
【摘 要】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的当下,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个人素质教育的重要陣地,可以全面地发展和增强学生自我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自我的身心健康水平,乃至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受用一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了有效地实施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文章从体育教育教学环境的创造、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利用体育教育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三个方面对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 体育教育 教学模式
随着职业技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家、社会、学校等方面都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开始重视起来,以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性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的弊端,这已经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职业教育本应发挥出来的良好效果。在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要求变革教学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当前我国各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之中,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较多。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的当下,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各个行业部门所贯彻,具有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被社会所看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切活动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广大的学生都严重缺失自我体育锻炼运动乃至锻炼意识的情况下,中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就显得更尤为重要。因此可以这样说,在中等职业院校开展的诸多课程之中,体育课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无疑成为一个亟须探究的问题。
一、体育教育教学环境的创造
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目前亟须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何谓教学环境呢?教学环境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国家对体育课程的总体性规划、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各个职业院校中体育教育硬件、软件设施的配备等等。另外,各个院校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程度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创造和加强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育的教学环境是创造和加强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素质教育的大前提和关键性基础。
当下,现代性的教育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育教育借助其教学场所的开放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等一些鲜明的课程特点,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在体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上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变革,借助于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积极拓展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之外的相关兴趣和促进潜能的良性开发,培育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我素质的高低在某个方面又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享受到活动的快乐,而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那么,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又该如何提高自我的素质,以跟得上时代的节奏与步伐呢?
体育教师提高自我素质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摒弃传统的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积极思考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中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体育教师也应该重视自我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能够做到动作的准确示范和合理讲解,以便学生更为快速地领悟动作要领,这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第三,体育教师也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课堂,便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三、利用体育教育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应有的快乐。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授课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相反,任课教师必须比先前更为动脑花费心思地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通常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如何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提高学生运动的个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把体育和德育两门学科结合起来一并进行。任课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体育课程的情景活动,将需要讲授的体育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利用这样的情景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拥有一颗爱心和耐心,让学生有亲近感,同时对学生多加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陈海波.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研究案例[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黄文忠.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
[3]王燕妮,左勇.加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