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介策略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思考

2015-08-18杨昆

教育界·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研究生

杨昆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危机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为保障所培养出的研究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及时关注并对具有心理危机状况的学生实施一定的危机干预策略。转介策略由于其保密性、及时性、快捷性、有效性的特点,成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策略之一。转介策略的实施过程要求针对研究生特定的心理特点,需要各个部门角色的共同协作才能够有效完成,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尽早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

【关键词】心理危机    转介策略     研究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研究生队伍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众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危机不断出现,因此,针对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危机问题采取了多种预防和干预措施,比如对研究生进行心理素质普查并定期排查有心理危机的人员,培养信息员队伍等,以便“早发现、早干预”,但研究生的心理危機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比如自杀、自残甚至伤害他人等过激行为。转介策略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更快速有效地实现危机干预,针对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一、转介策略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意义

转介(referral),是指一旦在校师生发现了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育者和心理咨询人员自身在评价并判断学生当事人的心理危机问题程度后,发现自身无法胜任或者不适宜接待,在征得了当事人的许可后,稳妥地推荐到其他与当事人心理危机相匹配的专业人员机构,或推荐给精神专科医师对当事人的心理危机或精神疾病做进一步地诊断和治疗,以免贻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适时适当的心理转介无疑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意义重大。

1.转介策略是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G·Caplan 认为,当一个人以从前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惯常的社会支持系统不能够有效地应对此时面对的困境时,可能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较短暂的心理失衡状态被称作为心理危机。然而,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其心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且会相对复杂,而一旦出现心理危机问题,需更加及时高效地实施干预措施,以免造成无法逆转的不良后果。整个过程中,有效的转介策略保障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快捷、有效实施。

2.转介策略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高校内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工作内容繁多、工作量大,专业性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该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和角色也很多。在预防、事后和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般性事务一般由高校咨询师和辅导员完成,但是也离不开其他角色或部门,比如研究生导师、家长、同学、校医、精神科医生、安保等人员,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要与校外的专业机构和精神科医师建立联系,校内外资源的协整利用可以保障各资源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功能和专业技术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教育、咨询和治疗达到最优化效果。

3.转介策略体现了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转介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涉及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转介服务意识,体现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体现了他们忠于工作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因为每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都是有限的,若来访者的问题不是该心理咨询师的专长所在,或者恰好是其力所不逮的问题,这时候一味去实施心理指导工作只会贻误最佳干预时机,而一旦无法有效干预,就要明智且恰当地为来访者进行转介。

二、转介策略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干扰因素

1.研究生在转介中的心理排斥

研究生一般年龄在23岁以上,生理和心理都已经发育到了成熟阶段,而且研究生往往具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会随便透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被转介给其他人员或者机构的时候,当事人会因为自身隐私性、自我尊严的保护、对他人的不信赖等因素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导致对于转介措施从内心里排斥并且无法继续参与干预和治疗。

2.教育者对转介时机的把握不当

一些教育者在发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心理危机的学生之后,一般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转介,在这个环节往往会造成当事人内心的恐慌而无法继续参与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或者由于教育者与当事人还未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就无法实现良好的转介过程;还有一种情况便是转介过迟,因为有些学生的征兆不明显,而被误认为是当事人的思想问题不予重视,结果错过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3.心理咨询师由于职业尊严和过度职业意识而造成转介中断

心理咨询师普遍存在职业尊严时常遭受冲击的尴尬,害怕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效果失望。据此而论,心理咨询师不将转介作为处理心理咨询个案时的正常选项,是因为他们认为转介意味着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挑战,这实质上是脆弱的自尊心引发的非理性心理行为。过度职业意识是一种具备极强自我意识和责任心的状态,往往会有“什么人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什么问题心理咨询都可以解决”的观念,从而也不利于正确认识自身的个人理念、理论知识和技术、临床经验的局限,阻碍了转介的实施。

4.校外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专科医院参与转介通道受阻

如果校内转介实施效果不佳,进一步转介就要涉及校外资源的利用,这个中间的通道是保障顺利转介的关键。而校外机构或专科医院介入条件的复杂性,相关人员的配合度无法高效配比,以及费用责任的分配现在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并且由于高校研究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可控性以及有关信息的保密性, 致使校外精神专科医院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受到很大程度地限制。

5.家庭未能有效参与干预甚至阻碍转介策略实施

很多情况下,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受到学校、社会的影响,更大程度是由于家庭未能构成有效的支持系统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学校和教育者在发现了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后告知家长,也会引起家长一定的心理恐慌,家长急切参与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也会影响转介过程的顺利实施。或者由于学生家长本身的知识所限,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承担治疗费用;或者家庭氛围和社会支持度不利于当事人的治疗,致使治疗时断时续。

三、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转介绿色通道的构建

1.普及心理危机转介知识,提升各部门的转介意识

研究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了其自身和社会培养价值的实现。在心理危机出现情况下,校内外各部门都应该高效及时地努力进行适宜的干预。但是各部门在转介过程中的配合度和相互支撑体系直接与参与人员的转介认知和转接意识息息相关,因此,针对心理转介的知识,要在学生、教育者、心理咨询师和精神专科医师之间普及并定期评测,保障整体转介意识的提升,保障转介策略能够更为顺畅地实现。

2.注重转介技术,把握转介时机

过早转介,往往会造成研究生当事人的心理恐慌,加重心理压力;而过晚转介又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而延误干预和治疗。转介技术,涉及转介前中后的三个时期。转介前,要婉转地表达转介意图,并稳妥地实现转介,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话的方式方法,一般要保障学生信息的保密性和对学生的尊重,一定要在学生接受的前提下实施转介,排除当事人的排斥心理,保障下一步工作的实施;转介中,要找到能够匹配的心理咨询人员或者精神科医师,并将自身评估的结果客观陈述,并告知注意要点,完成转介任务;在转介后,要建立好学生的转介档案,并及时与转介后的人员机构沟通,以保障转介后校内能够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危机干预进度和更好地配合干预实施。

3.进一步保障转介流程的通畅性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院系、校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等校内各单位通力合作, 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理顺转介渠道,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管理功能和专业优势,提高应对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同时,建立从校内的心理咨询部门到校外心理咨询机构和精神专科医院的快速危机干预“绿色”通道, 家庭在此过程中要全力配合并给予适当的支持,这样才可以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参见: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流程图)

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流程图

综上所述, 转介策略的实施是新形勢下探索和化解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转介机制,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医院乃至社会的共同协作配合。我们既要关注心理转介的流程规范,还要强调心理转介的标准科学以及心理转介后的持续支持,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专业优势,最终“转危为机”。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及时准确识别危机个案,并实现科学有效的转介等,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力争将研究生心理危机可能引发的后果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傅安球.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14.

[2]李先锋,张新萍,王求是.心理咨询师对会商与转介的心理观念误区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246.

[3]赵瑞君, 马喜亭.大学生心理辅导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273.

[4]Kurt Pawlik, Mark R. Rosenzweig. The In 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 Page Publications of London, 2000: 605-614.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