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

2015-08-18王晓晴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金融稳定金融创新

摘 要:众所周知,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斐然,金融增长显著提高,然而在当前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低迷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金融稳定性,显然我国的金融行业存在着风险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稳定性进行研究,对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额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金融稳定性的优化措施,以期促进和保障我国金融事业的绿色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稳定;经济一体化;风险;优化措施

自从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被质疑,这一方面显示出虚拟的金融产品的“泡沫”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性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金融产品的两面性,金融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经济增长效应。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类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推出,金融创新活动的繁荣将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然而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在金融市场领域存在着金融产品单一且金融管理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间存在制约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中,如何在金融创新背景下保障金融稳定性需要深入研究。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的内涵与意义

1.金融创新的内涵。金融创新,其可以简述为作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企业机构的盈利而创造出来的新的金融交易方式、新的金融产品等。毫无疑问的是,金融创新的发展主体为金融机构,其核心目的为机构的生存发展而开展的提高机构盈利水平与业务效率的活动。金融创新的本质为资本管理下的收益、风险与流动性的变相组合,通过对新的金融交易技术、方式、产品以及制度的创新而达到固有目的。

2.金融稳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当前国内外对于金融稳定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由于当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金融创新活跃,大量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对金融体系以及金融结构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本文认为金融稳定需要在内部方面能够自我诊断与修复,在外部环境下能够相互协调与沟通,在金融方式上能够起到规避风险、信息共享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最终实现在面对金融冲击时保持稳定发展。金融稳定的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反馈性、介稳性、非线性以及效率性的特点。

二、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经济稳定。金融创新的繁荣具备两面性,一方面其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提升我国落后的工业产能,改善工业产能布局,提高了金融资源的流动性与高效性,然而另一方面其在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了金融产品的构成,导致了金融资产在国际间流动的脆弱性。就全球经济一体化而言,其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创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对跨国间的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显著的提升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金供求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交易渠道,另外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格局的改革,金融创新改变了处于封闭环境下的经济体的资金筹集在数量与空间上的限制,加快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效流动,最后金融创新促进了世界跨国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来说,国际资本投机性以及流动性的增加直接导致本国政策在金融控制力方面的削弱,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程度加深,变相的扩大了国际金融市场间的金融风险以及不稳定程度,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

2.经济结构与金融稳定。毫无疑问的是经济一体化放大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主要有国际贸易溢出渠道、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以及净发展渠道。而就经济结构而言,其与金融稳定性间的影响关系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全球化进程下的结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规模协调性关系。

3.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众所周知,货币政策其基本的功能中除了维持货币稳定之外,还有保障金融稳定的责任。货币政策其一方面能够保障和维护金融稳定,然而在金融稳定失控时,货币政策的偏差将起到推波助澜的反作用。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两部门的货币供求函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作用到金融稳定性方面。

三、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稳定性的优化措施

1.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征信制度。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基于金融系统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就内部来说,金融创新不足以及金融自身脆弱性的特点导致金融结构性崩溃的风险,其次基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周期性的冲击。为此本文认为需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征信制度,在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下加强金融创新的深入程度。深化金融改革,首先是基于我国的金融体系范围内,符合我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需要丰富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加快金融制度创新。

2.健全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显然金融稳定的内涵中可以看出,金融稳定需要金融系统内部的自我修复与诊断功能,为此金融创新下的金融稳定需要建立健全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要保证其责任以及职能分工明确,其主要任务有完善金融主体监管结构、加强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强化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创新宏观审慎监管手段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控制机制等,在此基础上需要强化中央银行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高顷钰.中美金融结构差异、金融系统风险与压力测试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4.

[2]李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04:6-13,33.

[3]董中印.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晓晴(1992.11- ),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学生,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经济一体化金融稳定金融创新
亚投行建立的意义
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综述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实现途径
经济开放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Strengthening SME’s Participation,Contributing Powerful Development in APEC Economies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基于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