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区域发展水平比较
2015-08-18耿香平
摘 要:本文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划分标准,把我国31省市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三个经济发展梯队,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为第一梯队,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会在正文中具体介绍。另外,对31省市选取了2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发展梯队;指标;聚类分析
一、工业化阶段划分理论综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人均GDP指标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将整个经济增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共包括六个时期,如下所示:
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781-1562(美元)
2.工业化初级阶段1562—3125(美元),中期阶段是3125—6250(美元),高级阶段是6250—11718(美元)
3.后工业化阶段是11718—18749(美元),现代化阶段是18749—28123(美元)
二、实证分析(1)
1.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把我国31省市进行了划分,结论所示:上海在1993—1995、1996—2002、2003—2007、2008,北京在1994-1997、1998-2003、2004-2009、2010,天津在1995-2000、2001-2005、2006-2009、2010年分别进入工业化初期、中期、高级、发达经济阶段。
上述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国31省市中最早进入工业化初期、中期、高级、发达经济阶段最早的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
2.下述是2013年为止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省份:浙江、广东、江苏在2007年之前进入工业化中期、2008年之后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辽宁、福建、山东、内蒙古在2009年之前计入工业化中期、2010年之后进入高级阶段;河北、湖北、陕西、宁夏在2011年之前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2年之后进入高级阶段。
上述这11省市在2013年为止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我们称之为属于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3.下面是在2013年之前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黑龙江、吉林、新疆在2002-2007年和2008-2013年,山西、湖南、河南、海南、重庆在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江西、安徽在2005-2009年和2010-2013年,广西、四川在2006-2009年和2010-2013年,甘肃、青海、云南、西藏、贵州在2007、2009、2011年以后进入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
把上述的17个省在2013年为止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省份,称之为经济发展的第三梯队。
三、实证分析(2)——系统聚类分析
下面选取23个指标用SPSS19.0软件分析中国31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1.选取指标
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能代表中国31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23个指标,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农村人民的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货币工资、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本专科在校人、专利受理数、专利授权数经费支出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技术市场成交额、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
2.聚类分析
从这个树状图可以看出,类数从3到8可以把北京、上海、天津归为一类,属于经济最为发达三个地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归为第二类,稍微落后于北京、上海、天津。剩下的可以归为第三类。所以,聚类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进入工业化越早的地区,经济实力当然就比较强,但是,也有例外的省份,例如:河北,河北属于中部地区,步入工业化时间也相对比较早,但是河北的人均GDP是很少的。这可能和之前的学者的观点会有很大的不同。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数据库.
[2]牛文涛.中国工业化阶段演进分析—基于PGDP指标.中国商界,2008(9).
作者简介:耿香平(1989.09- ),女,山东菏泽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