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5-08-17胡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胡黎明

摘要 介绍了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当地蔬菜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蔬菜生产;问题;措施;安徽黄山;仙源镇

中图分类号 F30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21-01

黄山区仙源镇位于城郊,距城区3.5 km,交通便利,是一个以城郊型农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蔬菜产业是仙源镇的主导优势产业,仙源镇是黄山区最大的蔬菜产区。为了进一步探索如何做大做强仙源镇蔬菜产业,近期对仙源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1 发展现状及特点

从2008年开始实施市区级“菜篮子”民生工程以来,仙源镇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来,在黄山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仙源镇相继投入2 000余万元在越山、龙山建成70 hm2大棚蔬菜基地,基地内水、电、路及生产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齐全。组建了仙源瓜蔬菜协会、麻村益民瓜蔬专业合作社、越山富民瓜蔬专业合作社、弦歌呈春瓜蔬专业合作社等蔬菜产业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和培育种植大户承包大棚开展蔬菜生产,全镇有蔬菜专业大户逾150户,蔬菜年播种面积达166.7 hm2,产量达到3 500 t以上,占本地产蔬菜市场供应量的70%以上,为保障城区蔬菜的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地2012年通过了安徽省无公害瓜菜产地认证,番茄、西瓜、黄瓜3个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注册有“越山”“龙山村”2个瓜菜商标。龙山、越山设施蔬菜基地先后争创为省级蔬菜标准园。从总体上看,仙源镇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1.1 种植种类齐全,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黄山区种植的蔬菜种类基本都能够在仙源镇进行栽培。该镇栽培的蔬菜品种达到7大类、30余个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茄果类、瓜类和绿叶菜类为主的春夏蔬菜体系;以莴笋、芹菜和绿叶菜为主的秋冬蔬菜体系,并形成了明显的生产优势,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多而全的生产特点也是农户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

1.2 生产水平日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2014年大棚蔬菜年产量70 650 kg/hm2,毛收入平均为157 620元/hm2,生产成本35 310元/hm2,净收入为122 310元/hm2,是种粮效益的8~10倍。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益,注重新品种推广,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保持合理的定植密度,推广配方施肥和膜下滴灌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2]。

1.3 无公害基地建设已经起步,蔬菜的内在品质逐渐提高

当前,市场对绿色蔬菜越来越青睐。仙源县在蔬菜生产中,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要求,在基地选择、生产管理、采收贮藏等环节中采用适当技术,生产安全放心的绿色环保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1.4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仙源镇已成为黄山区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2015年将再建6.67 hm2钢管大棚蔬菜基地。香芋、山药、马铃薯等薯芋类蔬菜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播种面积33.3 hm2,薯芋类蔬菜发展已成为仙源镇蔬菜的一大特色。

1.5 蔬菜销售渠道呈多元化发展

蔬菜销售以自产自销为主,在区农委、仙源镇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在龙井市场建有销售专区,有销售摊位30余个;与大润发、苏果超市建立了长期的销售关系,每年向2个超市提供蔬菜约800 t。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因块分散制约了农户大规模连片发展蔬菜

许多菜农因土块原因,种植地块不集中,不利于生产,影响农户的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2.2 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社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当前农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能够有效组织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农产品质量管理、现代农业推进上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对市场信息把握还不准确,很难组织有效的营销活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3 菜农年龄结构较大

从事专业蔬菜生产的农户基本在4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5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50%。

2.4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步伐缓慢

当地种植的蔬菜多为传统品种或在外地已经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工作主要由当地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进行,一些蔬菜种子个体及民营企业及农户也自行引进了一部分。但是,由于风险较大,引进的种子大都已经在外地大面积种植,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引进后农民的种植效益不高。

2.5 质量检测体系尚未建立,标准化生产步伐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重视,进行标准化生产及建立质量检测体系是今后蔬菜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仙源镇的蔬菜基地已经达到了无公害瓜菜产地的要求。但是,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生产技术无法推广,蔬菜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对产出的蔬菜无法进行残留物检测,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制约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进程。

2.6 大棚设施损坏严重

钢管大棚的使用年限只有6~8年,大棚蔬菜基地一期工程是2006年始建,以后每年扩建,现许多大棚钢管已损坏,亟需维修或更换[3]。

3 发展蔬菜生产的建议

3.1 加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技协)的建设,充分发挥合作社引领作用

进一步推动瓜蔬产业发展,以培育新主体为切入点,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培育一批蔬菜销售经纪人队伍,着力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技协),切实提高他们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合作社(农技协)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销售农产品和品牌建设上来,帮助农户从产前的茬口安排、农资的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及产后的销售全程服务。

3.2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促使产业跨越式发展

要寻找菜农与实用技术的结合点,加大技术和经费的投入,合作社要培养或聘请1~2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建立3~5个示范棚,适当给予资金补助,积极鼓励菜农试种名、优、新、特产品,最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科技交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种植大户赴先进地区观摩考察,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及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种植大户培养成职业农民[4]。

3.3 加强品牌建设

打好无公害蔬菜品牌,按照蔬菜生产“五化六统一”的要求,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建立蔬菜产品可追溯制度和质量监管制度,加大产地检测力度,确保上市蔬菜无公害,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无公害蔬菜为主体的蔬菜品牌化新格局,实现向数量型、优质型、品牌型的转变。

3.4 抓好“一村一品”“一组一品”建设,提升蔬菜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将充分发挥各村组传统种植习惯,从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各村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蔬菜品种,如弦歌村的山药、潘家村民组的香芋草莓、石桥村民组的菜苔特色玉米、叶家磅村民组的毛豆、越山的生姜等。

3.5 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园艺设施

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针对用水困难的基地新建抗旱井;引进和县二代棚,提高基地的设施水平;对损坏的钢管大棚进行更换或维修;新建蔬菜育苗工厂。

4 参考文献

[1] 梁称福,陈正法.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00(11):1-4.

[2] 张志斌.关于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1):15-17.

[3] 何江华,柳勇,王少毅,等.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研究:以广州蔬菜生产基地为例[J].重庆环境科学,2003(12):4-6.

[4] 张海秀,蒋新,王芳,等.南京市城郊蔬菜生产基地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76-8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