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山丘陵地区巩固退耕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8-17孙宏廷李秀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孙宏廷++李秀菊

摘要 辽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大规模退耕还林,但是由于近年来粮食直补政策的变化等诸多原因,导致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出现渐退之势,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问题;对策;低山丘陵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87-01

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项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更迭,退耕还林项目也出现了消减的势头,弃林还耕的情况也少有发生。因此,正视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调研,目前影响辽西北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主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找出症结,提出相应的的对策,对于稳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直补比较优势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参与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现行的支援农业补助,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近年来,国家取消农业税,并不断加大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力度。据调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朝阳市平均粮食直补水平达到975元/hm2,有的地区农业综合补助已突破1 500元/hm2。此外,辽宁省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从2000年的1.30元/kg左右上升至2014年的2.3元/kg,谷子、马铃薯、蔬菜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也直线攀升[1-2]。然而,与林业相关的木材价格却一直持续回落,如杨树原木价格从2008年初的900元/m3降至目前的550元/m3,且一直处于低迷的势头,部分退耕户的实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1.2 后期抚育管护水平低

2005年以来,当地发展大枣、大扁杏、南果梨等兼用树种造林逾6.67万hm2,需要进行整形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才能实现早产丰产,但部分退耕农户根本没有实施标准化管理技术。在调查中得知,2005—2010年于退耕地中种植的3 333.33 hm2山杏中,有近1 333.33 hm2由于退耕农户没有及时嫁接改造大扁杏或仁用杏,2010年的实际收入仅为1 800元/hm2,与改接大扁杏、仁用杏的山杏园比较,平均收入低9 750元/hm2左右。与此同时,退耕还林的用材林抚育间伐技术推广相对滞后,建设的约4.67万hm2速生杨中,75%的用材林由于抚育间伐时机没有把握好,造成株行距密度过密,径生长速度及早减慢,降低了用材林应有的经济效益。

1.3 低水平产业化运行对退耕还林提质增效拉动效应差

一是部分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缺乏统一发展规划,林下产业发展规模小。据调查,辽宁省南部地区20万hm2速生丰产林基地中,推广林下种养模式的仅占7%,大量土地资源闲置,影响了退耕农民的收益和成果巩固。二是后续加工企业发展滞后,退耕还林形成的林草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产业化发展[1-2]。

2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退耕还林后期投入力度

对退耕还林中已经转型的生态林部分,要积极扩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由国家财政长期进行标准化的补助与扶持[1-2]。将相关政策扶持资金,如西辽河开发资金、果树标准园建设资金、经济林主要病虫害防治资金、荒山绿化补助资金以及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与项目进行统一协调与整合,不仅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优化,也解决了工程后期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实际问题,为退耕还林注入了新的生机。

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抚育经营水平

利用林业部门专业化特点强的优势,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退耕果园、林地,进行果树品种改造方面的高接换头、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系列化服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经济林技术承包。先在退耕重点村培养果树、林木管理方面技术骨干,再由技术骨干对退耕农户进行示范指导,积极推进承包技术服务,解决退耕农户管有不会管,不管舍不得的实际问题。最后,林业经营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林木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项目工程,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的健康快速发展[3-4]。

2.3 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步伐

应密切结合辽西北低山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县、乡、村3级统一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推进[1-2],形成大枣、梨树、大扁杏等适宜本地的产业基地。此外,还要强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质量、有效益的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优质高效的果树、经济林新品种,林下、林间种养高效模式,引导退耕农民积极参与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推进与发展。

3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河北林业,2011(4):16-17.

[2] 李薇,孙庆来.浅谈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巩固:以山西省退耕还林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2012(2):8-12.

[3] 彭柯珊.我国西部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3):22.

[4] 王治海.退耕还林政策变迁探析[J].生态经济,2006(3):38-41.endprint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