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菜与时代的背影
2015-08-17张慧玲
张慧玲
这天早上,我陪同邻居梁吴贤治女士到山外买菜。吴女士一家的故事是大时代下金门人的缩影。1941年出生的她,童年在金门官澳旁的西园渡过。官澳早期是金门与大陆之间的渡口。吴女士的祖父母,本是福建惠安人,清末民初年间,因贫穷难以为继,于是带着吴女士的父亲、伯公、叔公,搬迁到金门西园。吴女士三岁时,原本经营抬轿(当时金门没有汽车,轿子是交通工具)以及小店生意的父亲,因金门沙美发生布庄抢案,当时占据金门的日军,循线查到西园有五名盗匪涉案,但盗匪行抢后旋即僱渔船避往大陆,日军将受僱的二名船长以及西园的壮丁们都逮捕,在这场意外中,吴女士的父亲不幸遇难,名字刻在西园纪念碑上。对她,以及金门的历史,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记。
菜市场里的金门记忆
对一般岛民来说,山外是仅次于金城的第二大城镇;但对吴女士来说,除了平常采买外,这里有着她年轻时代的回忆。她十三岁时,祖母不慎跌伤,没钱医治骨伤,无法行走,在家中拖了两年,最后躺到长个大褥疮。历经贫穷、迁徙、丧子、病痛,祖母一生的苦,浓缩于遗言,她告诫子孙:“要搬家。这里不是我们的家。金门不是我们的家。”后来他们搬到山外,一个因军队消费需要而崛起、繁华的新市镇,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外来者。
吴女士这一代的金门人,对岛屿拥有鲜明的回忆,如电影般,一幕接一幕,序曲童年大多是贫穷,接下来的青年时期是战争。讽刺的是,战争虽令生命受到威胁,却让多数岛民脱贫,因为金门涌入大批军队,军需消费暴增。从卖菜、餐饮、杂货店、撞球室,到为军人洗烫军服,勤奋女性攒钱的能力更胜一般公教人员。吴女士的大哥当老师一个月薪水四百(台币);而她卖菜一个月赚六七千。十七岁起,每天早上三点即起床,在西园、官澳批了菜,跟姊姊两人,双肩挑着八十斤、百斤的菜,步行约3公里,摸黑等待清晨五点或五点半宵禁结束,军人移除路障放行,菜贩们抢着到沙美市场摆摊卖菜,动作太慢没抢到好位置,菜的销售会欠佳。吴女士指着如今萧条的旧山外市场一角说:“1963年,我在这里卖菜。”若非透过她的描述,很难想象如今免税店、星级饭店进驻的山外,当时只有一条复兴路,连菜市场都是一片荒地,泥土路上面以水泥简单标示左右两道线,线中间就是每个摊贩的摆摊处。
至今74岁的吴女士仍保持着下海的习惯,她回忆道:“我5岁就会去海里取蚵(海蛎),每天取一小盆。小时候家里穷,我跟姊姊会到海里挖蚵、抓鲎;逢年过节,我们更需要取蚵、剖蚵,以换取一些菜、肉。那时穷,不像现在一口气可买这么多,只能买一点肉,小贩拿秤秤好,捆上草,再拿给顾客。”长兄如父,吴女士的大哥毕业后,分配到山后教书,跟担任家长会长的梁家互动良好,由他作媒将妹妹嫁给梁家独子。生于斯、嫁于斯、繁衍后代,吴女士成了梁太太,当然已是不折不扣的金门人。原本手脚就非常利落,又习得娘家、婆家一手好菜,1993年起有3年时间,她曾在山后民俗文化村贩售海蛎面线,深受好评,是邻里聚落公认的厨艺高手。
餐桌上的金门
吴女士一家住在传统的百年闽南古厝,隔局是“三盖廊”。侧门的门扉上写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而后厅的门上,上头的木雕图案是寓意富贵的牡丹,门联以红底描黄边的矿物彩写成,经过百年岁月而不褪,传递着祖先的美意。最特别的是前院搭盖的厨房,再加上与主屋相连的原有厨房,两处可供她挥洒的大空间。包括年节炊粿(蒸年糕)、冬至制作拭饼(春卷)、祭祀或平常制作“菜头圆”、“菜粿”、“土(豆)仁粿”,以及总铺师(闽南语外烩主厨)般快速又多样的菜色料理等。如此专业的厨房,让她曾创下提供30位亲友同时用餐的纪录。
吴女士跟80岁的梁老先生,育有2女2男,再加上子孙,过年围炉共有16人,艳红的大厅摆上一大桌菜,大大小小围拢一桌,好不热闹。过年煮的是传统金门菜色,以及她的拿手菜。梁老先生指着今天一桌子的菜,点了以下几道说:“这些是过年一定会准备的菜色。”
五花肉米血糕炒青蒜这道菜,深植在吴女士的记忆里,“我从小到大,过年家里一定有这道菜”。那时猪肉是过年的奢侈品,珍贵得很,只能买三斤。如今养鸡、养猪虽没那么普遍,但鸡、鸭、猪、牛、羊仍是金门主要的家禽家畜,金门酒厂将酿酒后的酒糟,免费提供给民众取用,可拿来饲养禽畜或当作农田肥料。吃了酒糟的鸡、鸭、牛,据说肉质特别好。五花肉炒青蒜是金门家家户户常见的传统菜色,这应该跟逢年过节的拜拜(祭祀)有关,因为闽南人拜拜常需准备五花肉、鱼、禽类等组成的“牲礼”,拜过的五花肉在主妇的巧手下,再制作成一道道佳肴。
在金门的饮食习俗里,菜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闽南语的“菜头”即萝卜之意,菜头圆配鸡汤这道菜用的是白萝卜。金门俗谚“食菜头好彩头,食菜豆食到老”,吃萝卜被视为吉利象征。金门传统聚落,常见居民在住家旁开辟一片菜圃,秋天是一年播种高峰期,因为夏天虫害多且日照烈,蔬菜照顾不易且每天多需灌溉两次;冬天虫害少,气候温差大,适合种植大白菜、高丽菜、萝卜等蔬菜,当令特别鲜、甜、脆。吴女士母亲传承她这道菜。菜头圆蒸熟后晶莹剔透,上头摆着虾仁,隐约可见红、青绿、褐色等缤纷食材,令人食指大动。吴女士的女儿梁云卿说:“这道菜是金门东半岛特有的,西半岛没见过。”梁老先生甚至以“有钱吃不到”形容,并强调:“每年小年夜(农历12月29日),我们家一定会吃这道菜头圆配鸡汤。”
主食是炒面线,关于面线,梁老先生还有故事娓娓道来。金门俗谚:“有官作,乞丐吃”。梁老先生在宴席上聊到:“家母是金门琼林人,琼林每年农历二月七日、十月六日有二次祭祖仪式(俗称吃头),拜完后,会准备面线让客人带回去。明朝时,琼林聚落在朝廷当官者众,吃的食物却不因此而豪奢,因此被戏称‘有官作,乞丐吃。从小家母炒面线都会先蒸过、晒干,再炒,这样会更有弹性。”如果认为炒面线是一道简单的菜肴,那么便是大错特错。“Q弹”是梁家对于炒面线的口感要求;且面线要能拉得越长越好,这样才有“长寿(面)”的寓意。制作炒面线的前一天,吴女士先将买来的面线蒸过,再晒干、风干,她说如此一来,面线才会Q弹有劲。蒸过后,再晒干的面线,以滚水氽烫后,备用。金门人强调刀工,主妇们“比拼”的重点,就是将菜切得越细越好,越能显现高明。面线起锅之后,我以筷子夹起这道什锦炒面线时,面线拉得又高又长,吃在口里非常有嚼劲。吴女士问我吃得怎么样?我答:“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炒面线!”它完全改变了我对面线的制式印象!俗语说“慢工出细活”,制作好吃的食物,正需要这样的精神。
餐桌上也少不了当地特色的甜点。“炸枣”是闽南语,一种传统甜点,普通话称为“芝麻球”。早期金门老百姓经济能力不好,但家中往往食指浩繁,4个小孩算少、6个小孩一般般,9个小孩不稀奇……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变化出不一样的菜色,考验着家庭主妇的智慧。吴女士说,基于健康理由,现代人越来越不爱吃甜;再加上儿孙辈长大出外后,制作甜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为了今天的宴席以及两位小朋友客人,特别制作这道闽南传统点心。走过贫穷、战乱到今日,炸枣从家庭到喜庆宴会,一直扮演着予人幸福、喜悦的角色。这就是传统甜点的魅力!
在红色基调、子婿灯高挂的古厝大厅里,摆上大圆桌,一桌丰盛佳肴,宾客入座,屋子里充满了团聚的氛围。大伙就座后,一家之“煮”的吴女士还在忙进忙出,朝汤碗里添加热汤、端来热腾腾的菜头圆。一家之“主”的她老伴,则拿出两瓶金门高粱酒。金门筵席里少不了它,冷冽的冬季,佳酿入喉,全身暖和起来。大伙跟主人相互敬酒,杯盏交错,天南地北话家常,这是金门的餐桌文化与礼仪。今日是亲友聚会,不似喜庆宴会时会出现的金门传统“鸡头鱼尾”饮酒习俗,因此随意、干杯,各随君意。小酒杯盛装着酒精浓度58度的金门高粱酒,吴女士制作满桌丰盛美食的心意则无法丈量!佳肴美酒,一室欢乐,说明了亲友团聚时,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