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探讨
2015-08-17龙俊芳
龙俊芳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的术后有效护理措施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给予精心护理,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死亡患者为2例,致残患者为4例,术后基本治愈患者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术后好转患者为24例,治愈率为76.90%,死亡率为1.50%,致残率为3.00%。结论 对于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开展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身心损伤,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措施;意识障碍
【中图分类号】R616.2 【文献标识码】B
为了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生存几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了微创穿刺引流术并在术后配合应用了精心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男性患者为82例,女性患者为48例,平均年龄为(54.63±4.12)岁。按照出血部位进行分类:丘脑出血患者为40例,小脑出血患者为25例,基底节出血患者为5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6例,皮层下出血患者为9例。出血量为30~100 mL。入院时深度昏迷患者为20例,重度昏迷患者为32例,浅昏迷患者为60例,嗜睡患者为10例,神志清醒患者为8例。
1.2 护理方法[1-2]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患者在术后取以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应当偏向引流管对策,禁止面向穿刺侧卧;(2)当患者神智清醒后,护理人员可将穿透抬高30℃左右以保证静脉回流,从而缓解脑水肿;(3)护理人员需将引流管及尿管安置妥当,在对患者进行翻身,动作应尽量缓慢轻柔,避免头部转动;(4)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内充分保持安静,且需良好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5)术后患者常规吸氧,护理人员给予低流量(2 L/min)氧气吸入;(6)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与意识状态变化,如若发现任何异常,需及时汇报医师进行救治;(7)护理人员要嘱咐家属对患者进行加强营养,主要以易消化、低糖、低热量饮食为主,针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可以在术后72 h给予鼻饲管饮食,在用餐后需要对其做好口腔护理措施。
2 结 果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死亡患者为2例,致残患者为4例,术后基本治愈患者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术后好转患者为24例,治愈率为76.90%,死亡率为1.50%,致残率为3.00%。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是由大脑循环血压过高而引起颅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自发破裂所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的脑血管系统疾病。该疾病具有起病危急、变化迅猛、预后差异大、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积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几率。经实验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开颅术,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与此同时,在术后对患者开展精心护理措施,也是减少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案[3-4]。
经本次试验研究可知,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死亡患者为2例,致残患者为4例,术后基本治愈患者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术后好转患者为24例,治愈率为76.90%,死亡率为1.50%,致残率为3.00%。由此可见,对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积极开展细心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开展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身心损伤,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 慧.护理干预对于脑出血预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11):33-34.
[2] 杨红伟,李 坚,农 奔,等.微创及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2):1674-1676.
[3] 谢命莲,丁 柳.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02):306-307.
[4] 宋素芳.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07):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