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2015-08-17于晓艳潘萍莉栾桂玲
于晓艳 潘萍莉 栾桂玲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对其实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对其最终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采用小骨窗开颅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创伤面较小,整体的疗效良好,对于治疗设备的要求也较低。结论 应用小骨窗开颅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基础医院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且具有极高的病死及致残率,我国的整体发病率为21%~48%。为了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文章选取了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对其展开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62.21±1.32)岁。手术时间范围为1~8 h,平均3.2 h。在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曾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2例无高血压病史,13例高血压相关病史不详。
1.2 方法
所选取的60例患者均在其处于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手术切口为颞顶部直切口。乳突牵开器撑开头皮暴露颅骨,颅骨钻孔后开1个直径<3 cm的骨窗,电凝后十字状切开硬脑膜,自脑表面无血管区行脑穿针穿刺,抽放部分液态血肿,使脑压稍降后切开皮层1.5 cm[1]。在应用脑压板牵拉深入至血肿部位后,将其中的血肿进行完全清除,并尽快找寻到相关的出血点,以至达到规范止血范围内为止。在止血完成后,在患者的血肿腔内放置外引流管,在其手术后实行常规性的脱水及止血措施,以及对相关的并发症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2 结 果
60例患者在预后均采用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进行评级,其具体结果为:预后状况良好的为25例(41.67%),中度16例(26.67%),重度残疾患者11例(18.33%),死亡人数为8人(13.33%)。患者的死亡主要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余4例为放弃治疗后的死亡病例。
3 讨 论
小骨窗开颅治疗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术后的创伤面较小,且出血量较少。因此可实行直视下止血,在术后也能够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尽快恢复。但在术中极易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且减压效果不够整体全面。因此,对于出血量多、位置偏深以及脑疝患者较不适宜。因此在小骨窗开颅手术的病例选取上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量,出血量为30~70 mL,GCS评分范围为6~11分的患者最为恰当。
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中的血肿进行科学的清除,并降低其颅内压力,从而对患者脑部的血液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对于一些脑部缺氧、水肿的状况进行有效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挽回。目前基础研究表明,脑出血一般在30 min形成血肿,6~7 h血肿周围脑组织由于血液凝固产生的凝血酶、血清蛋白的毒性作用等出现水肿[2]。患者在患病期间,其脑部组织会出现坏死,且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在7 h内实行早期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脑水肿、脑疝等状况进行有效预防,并减轻其血肿的压迫状况,对于脑部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也能够有效避免。对手术的实行时间进行延期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应对手术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地进行早期手术。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实行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创伤,且出血量存在较多,对于患者颅内的环境干扰也较为明显,因此通常会用于出血量大以及有相关去骨瓣减压需求的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相关的手术设备要求偏低,且存在的创伤面较小,在出血量的控制方面也较为科学可靠,术后的恢复效果较好深部的水肿部位需运用冷光源照明进行辅助治疗。因此,最终的整体疗效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基础医院中推广应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小骨窗开颅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治疗效果,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玉麟,郑 超,杨 勇,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2636.
[2] 王卫军,张榜来,吴祥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10(29):6354-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