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2015-08-16巩晓岩延边第二中学吉林延吉133000
巩晓岩(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巩晓岩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数学相比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的变化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主要措施。
初中教学;高中数学;衔接措施
新课程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研究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索适应高中生的教与学的方法。
一、初高中教材内容上的断层
初中对中考有些不重点考查考的内容只作为了解的,却在高一学习中要求熟练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立方和(差)公式
这是学完有理数指数幂运算后出现的一个问题。
2.韦达定理
3.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关系
若不含参数可用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确定解集,但出现参数可构造一元二次函数来解决,使恒在x轴下方。
4.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用十字相乘法分解方程对应的二次三项式非常方便,有同学却用非常复杂的求根公式去求根解不等式和方程。
二、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变化
1.自主学习的时间多
高中所学知识不在像初中老师那样细致,反而留给学生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学生有个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会学习。
2.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初高中的教材中都出现了函数的概念,初中要求:研究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变量也随之变化,对第一变量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确定值,第二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高中要求: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并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能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其形式由具体到抽象,对y=f(x)能表示任意函数。
在初高中的教材中都有三视图的问题,初中着重强调“简单几何体”,而高中则侧重“几何体的组合”,高中要求明显高于初中。
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度—180度”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度和“负300度”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
3.学习要求的变化
对于初中的习题比较简单,都以满分作为自己的要求,而到高中后知识点增多,很难达到每道必会,每道必对,应该学会舍弃,抓住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通过不断的练习研究,才能达到理解与掌握重难的要求。
4.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初中阶段,更多的依靠不停的补课,跑班,这样的学生注重对题的记忆,模仿,而在高中更多的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归纳、总结;需要上课提高效率,达到对内容85%—90%的掌握,其余课下做到巩固复习。
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不懂得问题,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点的增多,个别同学出现为难情绪,就懒的问了,慢慢的学习成绩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三、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主要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是搞好衔接的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的班会、家长会加强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重视程度,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2. 加强学法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
把学法指导渗透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向同学介绍些有关学习方法的书刊,例如《中学生学习方法》等。
3. 坚持反思,学会归纳总结
鼓励学生在听讲中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在解题过程中,不仅只是完成任务的解题,而且要反思解题经验,归纳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
4. 重视培养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升入高中后,往往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时同学们应该多动脑,勤动手,认真及时把老师留的运算作业完成。。
5.活用多媒体,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让数学真正“动”起来,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可以唤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反思,自然而然地得到结论。
总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
衔接,也是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衔接,教师要加强教法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学生,加深师生情感,教学上勇于创新,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1]周小山等.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世美,吴旭鸯.谈在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08(5).
G633.6
A
1673-4564(2015)04-0121-02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