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在课堂中徜徉

2015-08-16贾春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豆粒豆子语言文字

贾春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97-02

课文的语言文字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目标,这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何“批文入情”,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意境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呢?今年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曹晓红老师执教的《一颗豆粒》。她充满激情的导人,声情并茂的范读,情感带动下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无不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在场学生,无不被深深地感动。

一、导入——叩启情感

课伊始,曹老师便用母亲般的温柔带着大家直接进入了课文,并出了一个问题:“从这一颗豆粒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但大家都停留在对这颗豆粒形状、生长等问题上。这时曹老师用极为深情的语言告诉了大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问题:“今天这颗豆粒是一粒非同寻常的豆粒,有一位母亲把它视为生存的意义。”并出示了“我认识一位把一颗豆粒视为生存意义的母亲。”

感想:曹老师用深情的语言,母亲般的温柔.在课始就给课堂打下了一种深沉的基调,为学生进入情境埋下伏笔。其次,在课始就出示文中震撼人心的中心句,更是叩启了学生的情感之门,使所有的学生都陷入沉思:“这是一颗怎样的豆粒?为什么这位母亲会视它为生存的意义?”曹老师的课。通过这感人的导语,先声夺人,在课的开头就吸引了学生,为自己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朗读——激发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曹老师这堂课教学的一大特点。为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学生熟悉教材前,曹老师先作了声情并茂的配乐范读。她那低沉的语调,带着忧伤的神情,读出了对这位母亲和孩子的同情,也读出了母子俩性格的坚强,使听课老师和在场学生无不为之感动,有的还落下了眼泪。趋势打铁,曹老师又追问学生:“告诉我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如果是,就请你带着这种真挚的情感读读这篇课文。”“文l+l有使你最感动,最想流泪的地方吗?划下来,并仔细读读,体会为什么使你感动了。”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曹老师也总是对学生说:“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份感动表现出来吗?”在课接近尾声时,曹老师又让全班学生配乐朗读这位母亲的儿子写给母亲的信,再一次使学生的激情荡漾于课堂中。

感想:读能明理,读更能悟情。曹老师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让学生去揣摩,去品味,进而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获得情感体验。使文章的内在情感与自身的情感相得益彰。

三、探究——体验情感

片段:

生:母亲流着泪品尝儿子烧的成豆子这一情景很让我感动。

师:仔细地品味品味,这处地方有什么可研究的。

师:这位母亲在品尝什么?

生:她在品尝成豆子。

师:仅仅是在品尝成豆子吗?

生:(沉默)我有个问题,这位母亲的眼泪为什么是“夺眶而出”?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儿子当时写给他母亲的这段话。

生齐读

师:看了儿子写的信,哪个母亲会不激动,我是母亲,我的内心就会无比的激动!所以当时他母亲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了。

师:此刻的母亲,你说她在品尝成豆子的同时,还品尝到什么了呢?

生1:我认为这位母亲还品出了儿子的懂事。

生2:这位母亲应该还品出了儿子的孝顺。

生3:我觉得她还品出了儿子的坚强。

师:是呀,所以“一种必须活下去的信念在母亲心里升起……”

感想: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段都是诗,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读读、议议、品品,让学生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个片段中,曹老师就是抓住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的关键词“夺眶而出”,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位母亲之所以眼泪会“夺眶而出”,是因为她不仅仅是品尝了成豆子,更重要的是品出了儿子的懂事、孝顺、坚强。这样就把字词的训练与语感培养及课文的情境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母亲心灵深处的东西,使学生的情感与母亲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

四、拓写——升华情感

在学生体会到了这位母亲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成豆子,更多是儿子的懂事、孝顺……时,曹老师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同学们。在这位母亲品尝咸豆子,到“一种必须活下去的信念在母亲心里升起”之间,她肯定是想了很多,也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我们就把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写下来,好吗?”

生1:连儿子都没有放弃生命,我怎么能放弃呢?

生2:孩子这么懂事,我能撇下他们不管吗?

感想:曹老师通过这样一个写话训练,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更是再一次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激情,让这位母亲以及她的儿子的坚强再一次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课尾掀起了又一个高潮,让学生在读与写的结合和在情与理的交融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情感。《一颗豆粒》是一篇课外阅读文章,曹老师说:“之所以我今天选择这篇课文来教学,是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充满人性关爱的文章,让孩子们的一生都充满真挚的情感。”是的,曹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情感的感悟,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我认为这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探究和实践。

(责任编辑 文思)

猜你喜欢

豆粒豆子语言文字
捡拾豆粒的少年
夹豆子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豆包里的新年愿望
我和小豆子
语言文字
豆粒放耳中长出豆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