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如何开展探究学习
2015-08-16俞作昱
俞作昱
中图分类号:G63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7-0072-01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由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中学思想品德探究活动课有以下几个特征:(1)自主性;(2)互动性;(3)实践性;(4)开放性;(5)创新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开展探究教学活动的: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求知欲望的源泉,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探究性教学过程一般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教学的驱动力,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因此教学中必须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创设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多:
1.无疑设疑。当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所学知识,其实属于似懂非懂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应及时设疑,把疑点抓出来,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并为学生质疑问难指点门径,这样做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更好的掌握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当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和提高其运用能力,这时教师可出变招,以变求变,在变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种方法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3.矛盾激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以激起学生疑问。由于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往往不尽一致,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通过争论,辩清是非,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种以矛盾激疑的方法定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实践证明,通过制造矛盾,利用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创造性。
二、合作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学探究后,一般问题可自行解决,对疑难问题不能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面对学生的疑问要采取合作探究方式让他们交流讨论,而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通过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合作探究有三种形式:一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网络协作探究。合作探究拓宽了学生看问题的视角,拓展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加深了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形成了创造力。
三、总结实践探究成果,增强创造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因而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也不能脱离生活。当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时,思想品德教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更多的生活积累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探究更多的生活知识,使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联系社会,联系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课堂。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有限时间与空间扩展到课堂外,引导学生到社区、企业、现实生活中去探究,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探索,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创造力。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也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培养创造力。
通过创设质疑情境、合作讨论探究、总结实践探究的三步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获取了知识,树立了信心,体验了乐趣,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责任编辑 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