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5-08-15刘素云
刘素云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泰州分局,江苏泰州 225300)
我国水文系统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极度分散”的特点,水文基层单位文化(以下简称单位文化)建设是内化于心、润华于人、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人为本、加强领导、健全机制,齐抓共推。工会作为职工的群众组织,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号召力,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将有力推进单位文化建设。
1 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环境现状
水文文化是以水文水资源业务为基础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环境状况已经得到了不断优化。
1.1 单位物质环境显著改善,但发展尚不平衡
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近几年来,水文行业树立“大水文”发展理念,大力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文监测能力建设,全国水文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机动灵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水文信息采集体系,畅通快捷、技术先进的水文信息传输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文运行管理体系,部分已达到现代化水准。在基层水文站,站容站貌、设施设备、办公环境明显改观,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基础;现代化的遥测系统取代了搪瓷水尺,功能齐全的职工活动室逐步取代田间河畔的休息棚,职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地处偏僻且常年驻测的部分基本水文站,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文化设施相对滞后。
1.2 文化建设的行为框架逐步形成,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正在发挥
制度文化包括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性、人际交流方式和各项管理制度等,它规范制约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011年,水利部颁发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水文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水文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水文系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氛围。在水文工会系统,连续多年创建“职工之家”、“职工小家”活动,其内容涵盖了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推动了单位文化的开展。在我省,《江苏水文系统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施行,有力促进了我省水文文化的建设,技能培训比武常年不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职工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业务素质,培养了健康情趣。
1.3 职工的需求层次和品味越来越高,精神文化层次不断提升
2013年,我国水文系统在职技术人员共1.6 万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近1 万人,分别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1%和37.4%;在我省水文系统,上述两个比例则分别高达71%和51%,职工构成的技能型、高学历化,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不断创新的要求。以我省水文系统为例:每年有80%的职工自觉参加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职工的在职学历教育在不少基层单位的覆盖面均达到40%以上。
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包括道德价值观、理想、行为准则等,它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保证。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有力地提升了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各级水文单位大力弘扬“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不断培育和展示水文职工优秀精神风貌,基层水文队伍的凝聚力、职工的幸福自豪感普遍增强。我省水文系统通过开展江苏水文精神大讨论,凝炼出“勤学思、勇创行、争一流”的江苏水文局训,提出创建“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的目标和以“赢得尊重”为主要内容的水文核心价值理念,涌现了一批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知识型学习标兵”、“五一巾帼标兵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和集体,推动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
2 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水文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虽开展得比较普遍,但部分单位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规范和创新上尚属起步阶段。
2.1 思想认识简单化,缺乏以人为本理念;活动形式一般化,体现不出单位特色
水文基层单位所处的地域环境各不相同,发展的历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各有特色,文化建设要突出个性。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仍以口号式的理论宣传和打球、唱歌等传统活动模式为主,缺乏开拓与创新。在价值观的引导上,缺少身边的典型示范;在精神生活上,未把握职工的心理脉搏和合理需求。随着水文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水文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基层职工更多地青睐于科学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追求,对口号式的教育不感兴趣,对只讲大话、空话的讲座不屑一顾,但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现代化信息量大的培训却十分欢迎,对具有时代精神的英模人物敬佩有加,这要求我们应结合单位实际,强化特色文化建设。
2.2 文化建设表象化,重形式轻内涵;制度缺乏创新,执行力不强
水文站大多设在江河两岸、乡村偏僻之地,交通不便,文化设施较为缺乏。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往往偏重于改善水文工作环境及外部形象设计,在制度建设、氛围设计上照搬外单位的现成模式,形式大于内容,有目标无手段,有号召无平台,有口号无细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单位没有建立职工发展的平台,没有职工素质培训的长效计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过分重视外部形象投入而忽视内在素质提高,形象力往往不能持久。
2.3 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长期性,文化宣传缺乏载体,宣传力度不平衡
一些单位没有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频繁转换单位文化理念,文化宣传主题紊乱,为文化而走过场,重形式、轻过程,重短期业绩,轻长远发展;少数人热情高,多数人冷淡;未形成有效的宣传载体,社会影响力不高。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切忌生搬硬套,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如果没有职工的参与、公众的认可,那么再完美的单位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
3 对完善单位文化建设的思考
3.1 内化于心,提升文化理念;润化于人,铸就人才队伍
要增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将弘扬水文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和丰富单位自身特色作为保持单位文化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优秀的单位文化,是融有管理者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广大职工认同、符合时代潮流、促进单位健康发展的文化。在水文基层单位,职工在从事具体的水文测验、信息监测、技术服务等活动中,相互协调沟通,大都会产生自己特有的工作方式以及许多不成文的习惯,我们要结合单位的发展,“勤学思、勇创行”,将这些方式和习惯不断优化、倡导、强化,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以及沟通结构,构成单位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只有落实在职工层面上,把职工个人目标融入到单位整体目标,才能凸现单位文化的整体效应。水文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专业技能型人才,要通过在职培训、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以及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方式,铸就职工人才队伍。根据层次需要理论分析,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成就感”,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搭建平台,帮助职工实现自我成就感。
多年来,基层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优质服务、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就是职工实现自我成就的平台之一;单位还可以利用开发新项目,增加新任务,为职工设定富有挑战性且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目标。我省水文系统就通过“课题带、岗位练、加压力、挑担子”等方式赋予职工更多责任来提供职工发展机会。对一些思维活跃的职工适时地调整工作岗位,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从而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当单位对职工抱有期望,越信任,越支持,职工的积极性往往越高,工作得越好,可达到职工价值体现与单位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3.2 固化于制,规范运行管理;统筹兼顾,理顺约束机制
单位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让单位的核心价值观变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从文化理念到自觉行动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制度约束阶段。一般在倡导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之初,有时其约束功能显得很苍白,这时候,制度的刚性弥足珍贵。目前,水文基层单位一般都有较完整的制度,但一些单位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制度本身原因在于:其内容是否适合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根据单位的发展适时做出调整,制度执行是否有明确的度量标准,制度设计的奖罚力度是否到位,制度执行的成本是否合适等。借鉴我省水文基层大多数单位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都是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将单位文化建设中形成的精神、理念、意识用制度加以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单位文化建设中要协调好各类因素。一是要把文化建设列入单位总体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二是要处理好基层水文事业与文化活动的关系,坚持把推进事业发展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服务水文现代化贯穿于单位文化建设全过程,注重用先进的文化指导水文实践,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文化活动。三是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单位文化建设必须以广大职工为主体,基层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坚持从自身做起,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如果没有单位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将步履艰难;反之,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缺乏参与的热情,缺少主体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四是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将职工群众组织起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激发职工的热情,增强凝聚力。五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单位文化建设考核和评价办法,将文化建设纳入基层单位内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3.3 外化于形,抓好宣传示范,营造氛围,发挥载体功能
文化的魅力在于内铸精神,外树形象。单位形象是单位文化的外化,是单位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文化宣传,能使单位职工、社会公众从媒介的传播中感受到单位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良好的载体、优化的机制和精干的策划,让单位文化理念转化为动力、行为和形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进而推动事业发展。
文化宣传包括:推广标识文化,塑造展示单位形象;打造品牌文化,优质高效服务社会;运用传播媒介,宣传单位文化理念,报道单位的成果与活动。需要宣传的单位文化理念主要应有: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奉献、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终身学习等。我们要发挥单位网站、宣传栏、内部刊物、培训班、交流会以及新闻媒体的作用,强化宣传沟通。要通过选树典型,颂扬先进,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加强交流,最终形成具有内在性、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群体意识。
4 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4.1 切实保障职工文化权益,发挥工会关爱、维权作用,营造和谐环境
工会应通过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月”、职工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学习文化的氛围;通过加强职代会建设、事务公开等工作,营造民主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歌咏比赛、棋牌赛、球赛等活动,营造团队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要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素质提升、民主权利、单位的传统特点等,并促进基层职工普遍参与。例如:我省水文职工自己创作的歌曲《水文之恋》,颂扬了水文职工的精神风貌,诠释了江苏水文精神,在全系统传唱,并将节目搬上社区舞台,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2 发挥工会小组作用,活跃班组文化生活
针对基层职工分散的特点,工会应注意在基层班组建立职工活动的各类兴趣小组,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优秀职工”活动;结合水情测报、水质监测、水文分析计算等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开展赛时效、赛精准、赛创新的劳动竞赛;加强“六型”(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节约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建设,推动班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4.3 加强沟通,实现职工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关爱职工,既满足这种需求,也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化理念的共识,关键在于职工心灵的沟通,我们应通过工会的组织网络,及时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烦”,掌握职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努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对职工家庭的“生、老、病、死、难”,加强人文关怀,满足职工归属期待,塑造亲情文化。
4.4 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职工文化活动阵地
工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辟职工园地专栏,建立适合不同特点的职工QQ 群,设立“互动式数字图书馆”,为职工网上快捷学习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大力推进基层单位职工活动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添置活动器材,配备流动书柜,定期轮换书刊资料;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所在地或系统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职工才能展示平台,激发职工文化活力。
4.5 开展主题活动,促进职工素质提升
充分发挥工会宣教优势,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活动形式,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以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工人先锋号”为契机,树立榜样,典型引导,激发职工热情;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知识竞赛、岗位竞赛、技能竞赛,不断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例如:以全国、全省每次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为引导,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大比武,有效地推动了职工技能的提升。此外,我们还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加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建设,培养职工文体活动积极分子,为推动文化发展打好基础。
5 结语
单位文化总是随着单位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单位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单位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大体系的建设,形成单位文化建设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