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铁施工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

2015-08-15黄婧奕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

江西建材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业外业监测点

■卢 斌,黄婧奕 ■.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

地铁,又称地下铁道,是人类大规模城市化的产物,其主体结构位于城市的地面以下。地铁在节约大量城市地表空间的同时,又能够大规模搭载客流,它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今天,各地的地铁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地铁成了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与之息息相关的地铁施工监测工作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笔者于2014 年6 月底前往重庆地铁五号线施工监测现场,与监测人员同食同宿,深入施工监测的各个环节,前后历时半年有余。六个多月的工地经历极大的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期间也有不少的感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其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如下。

1 简述地铁施工监测

地铁从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地铁的施工理论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地铁的施工技术突飞猛进,不断推陈出新。伴随着地铁的发展,地铁施工监测技术也从无到有,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家对工程安全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地铁紧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在全国各大城市被不断立项、开工。与之相随,地铁施工监测对地铁施工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最终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自此,地铁施工监测由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了地铁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独立方。

地铁施工监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地铁施工可能和必然造成影响的地域范围内设置监测点,然后定期对这些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比较、分析监测点数据的变化,作为分析判断地铁施工对周围土体、岩体、建筑物、管线等影响程度的依据,以此来指导地铁施工,避免出现隧道坍塌,周边建筑物、管线受损等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为地铁施工保驾护航,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地铁施工监测被形象的称为“地铁施工的眼睛”。

其工作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内业。

包括监测方案的编制,监测点的布设以及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日常报表、阶段性报表、总结性文字报告的制作等;

二是外业。

主要有监测点的埋设,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现场会议,工作协调等方面。

总的来说,内业要求细致;外业要求精确。

2 地铁施工监测作业时常见的问题及建议

2.1 安全问题

地铁施工监测的工作场地或者是在深挖基坑的周边(如明挖车站);或者是在光线晦暗的区间隧道、施工通道里面。而且,工作场地内往往多个工种同时作业,人员、车辆、机械同处一个狭小作业空间,本身就有众多危险源。加上机械噪声,各种回声,混杂在一起,嘈杂不堪,震耳欲聋,长此以往,让人听觉反应十分迟钝。

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不论是机械操作手,车辆司机,还是其他作业人员,都很容易滋生狂躁的情绪,这些都为引发安全事故留下了隐患。

尽管地铁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在每一个作业班组中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地铁建设工期长(一般都在两年以上),久而久之,太平无事的话,作业人员都会心生懈怠。加上隧道内又有空气混浊、粉尘大,光线暗等不利因素,故而,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作为一名地铁施工监测人员,首先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了解工作场地的环境,熟悉场地内其他作业工种的工序流程。这样,在安排工作时才能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到“趋利避害”,把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降减到最低。

例如,在基坑周边作业时,一定要戴好安全帽,系挂好保险绳,同时,密切关注周边过往车辆,做好安全防卫工作,尽量避免在工作塔吊的作业半径内作业,防止空中落物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进入隧道之前,须先找隧道口值班人员问清隧道内情况;尽量在立拱时进入隧道内作业,避免在钻孔(噪声大,地表积水多,须留意触电),尤其是清孔装药(时间紧迫)、出渣(噪声大,车辆、机械往来频繁)、喷浆(粉尘大,能见度差,噪声大)时进入隧道内进行作业;

进入隧道内作业时,要穿反光服或者反光背心,携带聚焦手电,发现车辆、装载机、挖机等机械向自己迫近时,应用手电光向驾驶员照射提示,让对方注意到自己;在台车上补点时要留心脚下,防止踏空或者被台车顶部凹凸不平的钢筋格栅绊倒摔落;

发现台车不是靠放在掌子面,或者掌子面没有灯光,没有其他作业人员时,要远离掌子面,不要轻易靠近,因为,此时极有可能炮眼装药完毕,等待触发放爆。

总之,在工作中一定要细致、细心,牢记安全第一、安全出效益的原则。监测作业班组的带班人员一定不能让轻急冒进、马虎粗心的人担任,而应当选心思精细,性格沉稳,反应力快,观察力强、责任心重的人担任。

2.2 数据失真

地铁施工监测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种,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提供的数据对于地铁施工具有导向参考作用。因此,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及时、有效。如一旦其提供的数据失真,那么,地铁施工监测也就失去了它应固有的意义。所以,在开展施工监测工作时,必须坚决杜绝监测数据失真这种情况的出现。

根据几个月来的现场经验,导致监测数据失真这一情况的出现,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仪器原因。如仪器老旧,仪器精密度达不到测量要求,或者仪器受到损伤,没有及时进行校准,从而影响其测量精度;二是现场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失误。如读数读错,记录记错,或者操作仪器时不够细致,以致出现人为误差;

三是现场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失职。现场数据采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为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从而敷衍塞责,以假乱真,自己编造数据上报,也就是常说的数据造假。

前两种因素可以通过定期校准仪器或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而避免,唯有第三种因素,其在现今的许多施工监测单位中存在极为普遍,出现的概率极大,出现的频率极高,危害匪浅且屡禁不止。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做到提前预防,坚决制止。

针对施工监测作业人员数据造假这一情况,通过比较、分析,有三种方法可以采用用来预防:

一是内业、外业分开,外业人员只管数据采集,而数据处理则转由内业人员来完成。这样,外业人员不知道每天数据处理后的结果,断然不敢在原始数据上虚编乱造,即使有胆大妄为者敢铤而走险,须臾间,也将原形毕露。

这种方法对于预防施工监测现场作业人员数据造假最为有效,如若采用,应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内业剥离后,相当于减少了施工监测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量,与其想通过数据造假来实现减少工作量的初衷可谓殊途同归——此举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之策。

但凡事有利有弊,它的弊端是:①须另外专门聘请内业人员,加大了施工监测单位人员资金的投入;②内业外业分开,所司人员各司一项,不利于人员综合技能的全面提高。

二是监测管理人员不定期前往监测现场,动手操作仪器,抽测监测点。

它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要有更为全面的综合技能,其次,因为是抽测,所以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不能以点代面,容易进入管中窥豹,一叶落妄断天下秋的误区——抽测出来的数据不具有全面的代表性。因为施工监测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数据造假时并不是将所有数据都造假,他们一般是造其中的一部分,常见的造假方法是私自消减监测频率。例如,每天的工作内容为A、B、C,即按照要求,A、B、C 每天必须测一次,造假人员将实际的的监测频率改为三天测一次,也就是每天只测A、B、C 中的一项,其余两项的上报数据是按照历史数据稍作改动进行编造得来的。所以,抽测到的监测点能否抽中数据造假点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尽管如此,这一方法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传播正能量,敲山震虎,对造假人员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使之在进行数据造假之前不得不先作一番掂量。

三是让不同的数据采集班组不定期的进行监测点换测。

这一方法的短板是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当施工监测标段的工作量较少时,往往只配备一个外业数据采集班组,当此之时,此方法就不能适用。

总之,地铁施工监测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收集信息,总结经验,适时调整策略,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才能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内业外业监测点
公路施工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内业资料管理思考
基于市政管线外业采集命名规则和辅助软件开发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