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考核方式下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几点思考
2015-08-15冯少华
冯少华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荆州采油厂,湖北 荆州 434020)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在油田实施了很多年,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多年以来,油田对各二级单位的考核主要形式是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书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以经济责任书形式下达,经济责任责任书的内容结合各单位的生产性质而有所不一样,有量化指标、非量化指标,有综合效益指标、投资效益指标、管理指标、约束性指标,和财务有关的指标在油气生产单位主要是单位完全成本、利润指标。
1 经济责任制概述
1.1 经济责任制的定义
经济责任制是中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公司生产经营计划总指标加以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到职能部门、到基层单位、到班组、甚至职工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
1.2 经济责任制的目的
它的目的是通过经济责任制指标关系,反映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中人和人之间经济关系,处理好责、权、利三者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出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效益情况,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
1.3 经济责任制的原则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体现企业创造的效益。2014年荆州采油厂的经济责任书中明确规定:效益指标50分,考核权重占总分值一半,充分说明效益指标在经济责任制中的重要性原则。
2)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原则,体现按劳分配,把企业的劳动成果和企业的效益、职工效益相挂钩。历年的经济责任书中明确规定单位效益工资与单位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考核。
3)以严格考核、严格兑现为原则,体现经营者业绩。
2 传统的经济责任制财务指标和目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区别
在集团公司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对油田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财务考核指标改变也是适应集团公司更高要求的举措,本人认为责任制财务指标由单位完全成本转变为效益是适应目前发展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能力。
传统的责任制考核财务指标,简称为成本指标,目前责任制考核财务指标简称为效益指标。两种指标的区别在于以下三种区别:
1)考核的方式不同。成本考核以单位完全成本为考核指标。以荆州采油厂为例,2014年以前的经济责任制书财务指标主要是下达完全成本指标,折旧折耗以及人工超过下达数据,责任制指标认可,实际财务责任制指标是以可操作的成本为考核指标,这是执行了较多年的一种生产单位的考核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责任制考核方式 。
利润指标以单位上交的利润额为考核对象。如2014年的经济责任书中财务考核指标为利润指标,下达利润金额,超利润指标按照超过利润10%兑现效益工资。
2)考核的角度不同。成本考核角度实际在企业可操作成本支出上,比如材料费、作业费、电费以及非生产性支出中,对于折旧折耗、人工等占比重比较大的支出因责任制认可,不是企业实际控制的重点。
效益考核的角度在企业的效益,影响企业效益的一切因素都是工作点,包括占企业成本比重近70%的折旧折耗、税金、财务费用、勘探费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3)考核的兑现方式不同。成本考核方式下,无具体量化的兑现指标,完成指标兑现效益工资,即单位完全成本控制在分公司下达指标内,兑现效益工资。2011年责任书规定“完成考核指标,兑现单位人均效益工资”,2012年责任书规定:“主要效益指标完成进度考核指标,兑现人均月度效益工资”。
效益考核方式下,明确兑现的量化指标,按照完成效益金额兑现,超过利润10% 兑现效益工资,欠利等额扣减。2014年责任制书中规定“超利10% 兑现效益工资,欠利等额扣减效益工资”。
3 对加强效益指标考核的思考
分公司对二级单位考核时,考虑到原油结算价格以及和原油结算价格有关的税金,不是二级单位可以决定,本着人本原则,人工成本不予考核,确实立足二级单位的生产经营,充分理解基层单位的现状,和原油价格有关的收入、税金、矿产资源补偿税等是预算外调整因素,产量是硬性指标,存量和增量利润分开考核。
但是从企业运营以及市场观念看,笔者认为,围绕效益考核,一切影响效益的因素都可以纳入考核,最大角度拓展企业思路,既然是利润指标考核,从还原企业利润角度来说,不存在预算外因素,一切因素都是企业的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润考核。
3.1 不设原油产量硬性指标任务
油气生产单位是原油开发为主的资源行业,在历年考核中,原油产量硬性指标必须完成。产量硬性指标的下达,企业为完成产量任务可能不计成本、不计效益、不计发展而采取求产的一切可能措施和办法,破坏资源开采的规律以及持续发展规律,加速企业的萎缩。
效益考核之后,收入成为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产量的多少直接体现效益,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经营情况,围绕效益,根据效益完成情况安排生产安排计划,自主生产。在油价高的时候提高产量,油价低迷的时候,控制产量,调整生产结构,围绕效益部署生产。在以效益为原则的情况下,产量高不一定是效益高,产量低也不一定是效益低。
3.2 不分预算外调整因素,实现完全的利润考核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利润的计算方法是原油销售收入减去原油销售成本减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石油特别收益金、资源税、其他税金及附加)减去管理费用减去销售费用减去勘探费用减去财务费用减去其他业务净收支减去营业外收支净额。
分公司考核时对原油价格和税金人工成本是预算外因素,预算外因素调整包括:
1)原油销售收入。原油销售收入按实际原油销售数量和分公司预算委员会给定原油销售价格计算,实际结算价格超过或者低于预算委员会给定的价格差额予以调整。
2)资源税、石油特别收益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原油价格有关的税金税费。原油销售税金按照实际原油销售数量和分公司预算委员会给定原油销售价格计算的收入计算,实际结算价格超过或者低于预算委员会给定的价格计算的税费差额予以调整。
3)人工成本。月度、年度效益工资以及各项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人工支出超出年度责任制预算,分公司考核委员会给予认可,是预算外调整因素。
预算外因素的存在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化考核,油气单位的原油结算价格是按照每月国际原油结算价格,虽然不是企业所掌握,但是企业是存在于市场中,根据每月的结算价格计算原油销售收入是企业的真正的销售收入,考核的收入是根据年初的预算价格和实际的销售量计算得到,不是企业实际真实的销售收入。
月度、年度效益工资以及各项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人工支出也是企业的成本支出,2014年荆州采油厂人工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15.11%,比重很大,人工管理到位也是企业效益点。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用工结构、人工性质、工作制度等各种措施降低人工支出,设为预算外因素,一般而言,企业可能会忽视对人工的效益点,可能不重视对人员、用工、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等人工的管控。
在以效益论英雄的经济中,人工成本不作为预算外因素考虑,可能会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挖掘一切可以的人工效益,做足人工措施办法,考虑一切可以降低费用、增加效益的人工途径。
3.3 不分增量存量利润,实现投资成本一体化利润的绝对考核
根据分公司的管理制度,投资口径的增量(也就是新井)根据每年度项目可研批复预测效益,考核增量效益。
存量效益以2012年12月31日企业占用固定资产为存量资产预测的效益作为存量考核效益。2014年荆州采油厂经济责任书中明确下达存量利润指标。
对二级单位而言,分开考核有利于细化责权利,体现投资效益,克服惯性的投资拉动,突出增量资产效益。
但是在二级单位实际操作中由于核算没有分开,无法实际分出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成本、费用、收入明细账,对增量效益、存量效益没有准确的数据,也无法准确比对出增量预算效益和实际增量效益的差异,查找出增量效益出现的问题;对存量效益也无法分析出实际和预算效益的差异,查找出现的问题,解决存量管理问题,改进措施,推动效益。最终如果增量效益差由存量买单,如果增量效益好,减少存量效益压力,两者还是相互买单,没有起到真正的责、权、利作用,起到增资增效的作用。
如果不分增量存量考核,投资主体单位从统筹考虑,从效益出发,综合考虑效益因素,统筹安排,避免为增量做增量工作量、存量做存量工作量的各自为政的割据局面,避免生产片面性,堵塞效益漏点。
4 结束语
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度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成就企业的发展,效益至上是主流,考核方式是形式,不断修订和完善考核制度,保持其长期的有效性,为企业创效和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洪云福,刘长春.推行新版内控实施细则 完善坪北内控制度建设[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25(03):101-103.
[2]熊怡.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26(03):102-104.
[3]杨建新.浅谈中石化《内部控制手册》贯彻执行及建议[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27(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