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定位与策略
2015-08-15薛燕
薛 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 陕西西安 710061)
我国目前开展的由政府主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大体可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区县级等级别。各级培训的任务、目标、职责各不相同。但是,在教师培训的实际工作中,各级各类培训在内容和形式上却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各自较为鲜明的特点,不能突出各级各类培训的特色和独有的职能。本文结合参与的培训经验,分析在国培计划引领教师培训的形势下省级培训的定位、价值与提升策略。
一、省级培训在培训体系中的定位
定位原意是指确定事物的名位或指出事物所处的一定的规矩或范围。明确省级培训的定位就是要明确省级培训在整个培训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级别培训的关系。省级教师培训的对象是由全省各地市选派的骨干教师,承办机构一般为所在省的师范院校或其他具有省级教师培训资质的研修机构。在当前的教师培训体系中,省级培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有力地支持“国培计划”的实行。2010年,我国启动“国培计划”,旨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以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国培计划”包括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师远程培训等类别。“国培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全国各地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多年持续的省级培训在探索培训课程设置、优化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国培所需要的经验。一些实力强、经验丰富的省级培训机构被遴选为具有“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资质的机构,还有更多的省级培训机构成为“国培计划”地方项目比如中西部置换培训和薄弱学科培训等项目的执行者。一些省级培训机构的专家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一批省级培训机构的师资成为“国培计划”的骨干力量。由此可见,省级培训成为实施“国培计划”的强有力后盾。
(二)为地市、区县、学校三级培养培训师资。在省级培训任务中,有骨干教师和培训团队等类型的培训。这些培训将为基层培训和校本研修提供师资力量保证。培训团队的培训以“培训什么,怎么培训”为主线,就培训的理念、内容、方式、组织和管理等内容展开研讨。骨干教师的培训就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修。参与培训的学习者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地市级培训、区县级培训和校本研修的主力军。
(三)为地市、区县、学校三级培训提供培训样式和模式借鉴。省级培训机构具备相应的培训资质,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具有培训研究的优势。其培训教师的样式和模式一般相对比较成熟,这将为市县校开展培训活动提供模式借鉴。市县校三级培训机构的培训组织者往往都亲自参与、体验过省级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在组织培训活动时可以将经历和体验到的培训方式借鉴过来。
(四)为地市、区县、学校三级培训提供培训资源。省级培训机构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必须对本省教育现状与教师发展状况有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了解,积累有相对丰富的培训资源,比如各科优质课的录像等影像资料;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参考资料。这些都可以成为其他各级培训共享的资源。
二、省级培训的价值
培训的价值就是培训活动对参与学习的一线教师以及一个地区教育的意义。教育部2011年出台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骨干教师培训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指导和培训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1]我们据此来探讨省级培训工作的价值,也就是探讨省级培训可以给本省教师及本省教育带来的价值。
(一)省内骨干教师“训练营”与“加油站”。省级培训的对象是那些富有经验、能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或一个学科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省级培训致力于对一线教师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专业引领,以开拓其视野,提升其能力。真正引领当地、所在学校、所在学科及其他教师实现进步和发展。
(二)省内教育问题探讨的“沙龙会”与“研讨班”。省级培训聚集了全省各地的教师,大家可以在一致的教育政策、评价方式等背景下就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升教育实效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在培训专家的引领下,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背景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进而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寻找更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
(三)本省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展示台”与“升华区”。省级培训的对象是各地推选出来,在教学、教研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骨干力量,授课者是对本省教育教学颇有研究的专家。省级培训将可以总结、提炼本省优秀的教学经验、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具体方式可以是邀请省内名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者提交研修成果、展示教学经验、切磋教学艺术等。通过培训将这些经验梳理、提炼和升华,再推广、普及,以引领更多教师的发展。
(四)全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动器”与“驱动力”。省级骨干教师是教师中的带头人,培训的终极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理论修养,拓展和延伸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学员离开工作岗位参与培训,有了充分自我反思的机会,可以对自身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省级培训专家一般由高校教师、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构成,往往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家面对面,成为“专家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的好机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学科教师聚集在一起,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起到同伴互助的作用。骨干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可以通过榜样示范、专业引领、校本研修等方式帮助更多老师成长。
三、提升省级培训实效的策略
策略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优质的培训资源同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教师需要之间的矛盾。能获取高级别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非常不易。端正态度、改进策略、提升实效,为教师们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就成为省级培训机构努力的方向。
(一)学习和参照“国培计划”,规范管理省级培训。我国启动“国培计划”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培训的文件和标准,比如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实施项目招投标、建立专家库和资源库、实施项目信息化管理、开展学员网络匿名评估等。省级培训应该学习和参照这些标准和制度,还可以学习国培的经验和策略,吸纳“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以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更有实效。
(二)以发展性培训理念,引领省级培训。理念是行动的向导。科学的培训理念是取得培训实效的保证。在承担多年省级培训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凝练了发展性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追求学习者专业发展、培训者和培训机构培训素养提升、培训资源积累和拓展的多个方面得到发展的实效。以这样的理念指导培训工作中的方案设计、课程安排、教学组织等工作,中小学教师培训就不再仅仅是培训机构的硬性任务,更不是培训机构的负担,而是促进培训者、培训机构与学习者等多个方面的良性互动的契机。
(三)聚焦省内问题,开发优质培训课程。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提炼了课程建设的原则: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是基础;满足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是目标;从培训到教学的迁移,从骨干到全员的辐射是最终价值体现。[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焦省内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开发设计出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引导教师反思,能帮助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课程体系。基于案例和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开发实践性课程,完善课程实施形式,探索学习者自主选课制度,尝试学习者自主建构课程,为提升培训实效提供课程保证。
(四)组建稳定而动态更新的专家团队。2013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对教师培训中专兼培训者的要求、省内外专家比例以及一线教师比例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3]。我们认为,省级培训也应以此为标准组建稳定而能够动态更新的专家团队。培养本土化的专家,成为培训的固定师资,深入中小学开展研究,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组成学术共同体,共同研讨省内教育问题,总结、提升本省教育改革的经验。选聘教育先进地区的省外专家介绍外省经验,使学员开阔视野。吸纳本省优秀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进入培训团队,使培训过程成为同行之间交流心得、体会,切磋技艺的平等对话过程。稳定的培训团队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适当更新外聘培训专家又可以为培训增加新鲜血液。
(五)以学习者为本,加强科学管理。不少培训因为疏于管理,纪律涣散,难以形成健康的学习氛围。因此,需要建立与成人学习特点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培训的管理应以学习者为本,既发挥培训机构管理者的作用,又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实现“他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建立管理者引导下的自治制度。既对学习者考勤、考核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制度约束,又能即时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建立博客等长期联络和交流的平台,坚持对教师进行跟踪服务。通过跟踪观察与服务延伸培训过程,追求培训效果最大化。
(六)建设省级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资源是培训工作可持续推进的坚实基础,也是学习者带动市县校各级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资源基础。培训资源包括文本资源、信息化资源和实践基地资源等方面。省级培训机构应以培训任务为契机加强培训资源的积累和开发,并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同地市、区县、学校等各级教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让优秀的课例、专家讲座视频等优质的培训资源实现共享,以提升各级教师培训的质量,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1]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2011-01-04.
[2]薛燕.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3]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