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构建思路

2015-08-1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工作

王 锋

(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一、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性

(一)学生干部是教育管理工作的纽带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干部与同学们一起共同生活,朝夕相处,对周围同学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及时地将同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反映给老师和学校,以便于学校和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学生干部是从学生当中选拔的,他们与周围的同学都具有相似的年龄和生活学习环境, 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学生干部可以更好地在学生当中宣传和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学生干部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榜样

一个班集体的学风对于班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学校校风的建设也有直接的影响。 而一个班集体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则又与班干部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其中坚力量并不是班主任而是学生干部,只有学生干部在平时能够团结一致,以身作则,才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干部不仅要做老师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助手,同时还要为学生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一)选拔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选拔学生干部的方式都是采用笔试、面试,这种选拔方式只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没有对学生的胜任力进行考虑, 虽然最终选拔的人员符合选拔的要求, 但是却不一定能够胜任辅助教师完成学生工作的任务。 同时选拔所用的笔试试题以及面试的过程都是需要人为参与的过程, 这就难以避免在选拔过程中掺杂个人主观因素, 这就使得选拔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所以单纯地使用这一种选拔方式难以选拔出能够出色完成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

(二)选拔周期较短

为了能够尽快地选拔出学生干部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只会历时一个较短的周期。 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察, 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的时候,更是需要许多的时间来进行了解,这就造成了在选拔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过和流失部分优秀的人才。

(三)选拔方法欠妥

1、主观随意性较强。 在对学生干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负责选拔的人员往往都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完全摒弃了原来的选拔规章制度和标准, 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拔。 比如如果有的人员具有比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那么他就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喜欢夸夸其谈的学生,而有的人员性格比较内向,那么他就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埋头苦干的学生。 这种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好恶进行选拔的方法, 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良莠不齐,难以胜任学生工作。

2、人情化现象严重。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学生干部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比、保研等方面挂钩,对一些学生干部实行优惠制度, 而且在毕业应聘的过程中,许多单位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 所以为了能够争到这些名额, 一些家长在子女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 就开始到子女所在的大学找熟人、托关系,只为了辅导员在之后的学生干部的选拔中能够对自己的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照。 而且许多的辅导员碍于情面, 都会给这些家长的子女一个学生干部的职位。 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很大一部分都缺乏胜任学生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选拔方式已经严重违反了学生干部选拔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仅破坏了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四)工作学习关系割裂

在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 辅导员和负责选拔的人员往往都分为两种: 一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而且学生干部必须要刻苦努力的学习,如果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使工作做得再好,能力再强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另一种则认为工作能力的强弱与学习好坏完全没有关系,学生干部的工作就是辅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好学生工作,只要具有很好的组织和开展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好坏都无所谓。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他们都人为地将工作和学习割裂开来,但是工作和学习是辩证统一的,他们都是一名合格的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具备的素养。

三、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的构建

(一)坚持党对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领导

高等学校每年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肩负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所以可以说高等学校是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为了高等学校能够一如既往地继续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中, 必须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领导,要保证各团学组织和部门能够严格遵守学生干部选拔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努力选拔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优秀学生干部。

(二)坚持科学的选拔原则

1、公平竞争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借助选拔学生干部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以便于能够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在在选拔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出真正符合选拔条件的学生,给每一位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2、人职匹配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的一方面,在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和职位的分配过程中,要坚持“人职匹配”的原则,扬长避短,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性格特定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出色完成工作。

3、动态调节原则。 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干部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学生干部想要辞职必须要经过教师的批准。 同时,学生干部还要定期举行换届工作, 对学生干部队伍做出合理的调整,为队伍补充新的力量去替换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胜任工作的学生干部。

(三)建立规范的选拔程序

1、自荐。 首先由负责学生干部选拔的人员将各个部门的职位介绍通知给所有的同学, 然后有意愿的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推荐。

2、审核人员名单。 负责选拔工作的人员根据学生提交的自我推荐书进行认真的审核, 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并将入围第二轮选拔的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3、笔试。入围第二轮选拔的学生要参加笔试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为:竞选者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对所竞选的职位的了解、 学校的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以及对竞选者组织能力的考察等,按照竞选者成绩的高低和职位的人数选出优胜者。

4、竞职演讲。通过笔试的学生还要进行竞职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为自我介绍、 对所竞选职位的认识以及在任期内主要的工作和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竞选者还可以借助幻灯片或者Flash 动画来增加演讲的感染力。 负责选拔的教师在学生演讲之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 仪态仪表以及对问题的应变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最终入围的学生名单进行确定。

5、试用考核。将入围的学生任命为临时的负责人,并为他们分配具体的工作,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整体的评价。

6、任命。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对于合格的学生则进行正式的任命,并开始着手进行培养。

(四)探索全新的选拔方法

在传统的选拔方法的基础上, 还可以探索一些其他新的方式方法。 比如可以效仿公务员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特殊情况应对能力的考察还是比较有效的。 另外, 还可以借鉴一些心理测验,像卡特尔16 中个性因素问卷调查等, 这些方法在一些国外的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中已经比较普遍。

[1]刘喆.高校学生干部群众现状和选拔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2]沈才顺.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1,13(1).

[3]吕鹏.中国高校学生干部群众及学生干部工作[J].当代青年研究,2011(9).

[4]刘丽.试论高校学生干部的目标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12(8).

[5]彭梅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J].广西高教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不工作,爽飞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