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徽因诗歌的意象与情感特点
2015-08-15李苗
李 苗
(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222061)
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家,文学方面的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 她虽然只有六十几首诗歌作品,但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重要女诗人,她在诗歌中流露出别致的情绪体验,她的诗美丽清新又具有现代色彩,本文主要从意象与情感的角度分析林徽因诗歌的特点。
林徽因的诗歌创作以抗战为界限,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风格浪漫,表达对爱、美、自然的歌颂,后期侧重倾诉人生的无常与生命意识,兼有现代主义诗风。 她笔下的诗歌意象有的十分唯美,以女性特有的敏捷善感表现真挚的感情,有的意象具有现代性,以象征、意象叠加、比喻和朦胧意象等,含蓄地传达情思,对色彩、形状和建筑的喜好,又使她以“建筑家”和“美术家”的眼光描绘世态万象。 她的诗包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性思考,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
一、 多样的意象
1、 唯美性
“意象”是个体把对生命、时间的理解赋予现实生活和自然存在的物象中,借物象来传情达意,这是意象建立的依据。 作为在文化转型期成长起来的“新月”诗人林徽因,古今文学思潮都影响过她的创作。 朱寿桐先生说:“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 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①林徽因参照古典诗歌传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新意象,如同徐志摩的“康桥”、闻一多的“死水”、朱湘的“石门”,林徽因常选择青草地、阳光、嫩芽、白莲、桃花等吟咏自然美景和表达爱情,体现她的唯美意识。
林徽因的诗歌,以天真烂漫的格调,选用古典韵味的意象,创造出富有诗味的诗歌来。 如:“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雨后天》全诗共七行,语言简洁清新,没有多余的粉黛修饰,极像一副淡远隽永的水墨画,“风吹”、“像烟”的重复,不但没有增添复赘感,反而轻盈、活泼,表达了诗人内心像“雨后天”一般无忧无虑与自由。 诗歌上三行、下三行之间由“风吹”二字断开,引发读者思绪的遐想,形式上有种古词小令的律动。 林徽因的诗歌受中国古典诗词借景抒情艺术手法的影响,以“无生物的生命化”手法给诗歌带来新鲜感和艺术魅力。 譬如在诗歌《去春》中,诗人通过营造“去年的春天”、“花香”、“小曲径”、“苍白的下午”、“小山”、“一片松风”、“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 等古朴、清幽雅致的意境,一幅春天午后登山风光图呈现出来,如“丁香诗人”戴望舒一般,这首诗有着寂寞的情愁与无名的烦忧, 也映现出对自然景致的迷醉和返璞归真的诗情画意。王尔德说,自然的终点,就是艺术的起点,林徽因始终在自然这条路上探索,诗歌意象呈现出自然的唯美性。
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②林徽因用自己“艺术家的眼睛”,用“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里去”,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角”③里,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在微细的事物中发现唯美瞬间。 在《一首桃花》中,嫣红(视觉)、匀的吐息(听觉)、生姿的顾盼(神态),构成一个柔媚与欢喜的轻盈世界,桃花这种司空见惯的花,在她的笔下宛如多情娇美的少女般美好,“玲珑的”、“柔的匀的”、“淡淡的”,有种婉约细致的唯美情怀。“花”这种唯美意象在林徽因诗集中出现于15 首诗中,可见诗人对它的偏爱。
“爱”是林徽因诗歌中另一个闪光的字眼,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诗集·导言》(1935)中曾写道:“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 ”林徽因用意象收敛感情,抑制感情的奔腾宣泄,以淡淡的笔触描画纯粹的美、崇高的爱。“紫色山头抱住红叶,将自己影射在山前,/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地追一点子想念。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年青人情话, 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山中》)整首诗先后出现紫山、红叶、白云、深蓝天、黄叶、青影、黄月等五彩斑斓却不夸张的唯美意象,表达对爱情的疑虑与迷茫、憧憬与追求、沉寂与无奈。
林徽因以唯美的意象,呈现出奇特的审美感知,她曾说:“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 诗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人性的感触反又变成外界的体象,虽简明浅显隐奥繁复各有不同的。”④这增添了她的诗歌的多层次阅读性。
2、 现代性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的深入影响, 林徽因接受了象征诗派和意象诗歌运动启发,她通过意象的朦胧性、象征性、比喻性和意象叠加与组合,追求意象的多重蕴含。
林徽因认为写诗的过程是这样的,“写诗, 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愁,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⑤她的诗作《昼梦》里,“昼梦、纱、乳白色的茎、银光、盘盘丝路、花、天上一颗星”等意象,构成了一种模糊与朦胧的意境。诗人从“入梦前”写起,在“垂着纱”的迷离环境中,开始追寻“情绪”,在找来找去的境界中,渐入梦的佳境,思想如“盘盘丝路”“腾飞”,但却又触摸不到,最后在“全是无名”中一闪而过,结束昼梦。 林徽因喜欢描写感觉和情绪,在《记忆》中,诗人再次展开“情绪的花”,寻找“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夜的神秘,记忆的凌乱,颇具朦胧之美。
“象征主义本质上属于西方文化超越此岸人生的性格,同时也就是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⑥象征性意象就是思想突破直觉层面后向更深意识的沉潜, 林徽因通过扩大意象的象征内涵,将个人情绪“非个人化”,呈现出表层经验之外的深层意旨。 《前后》是具有象征主义特色的一首诗,第一节用“船”、“足迹”和“路”展示河码头上繁忙的景象,第二节“不能问谁/想望的终点——/没有终点/这前面。背后/历史是片累赘!”“终点”、“前面”等意象,是对生命的沉思与探寻,意象的表层之上,有对时间、生命、历史的哲理沉思,使这首诗具有多义性和暗示性,表现出多维内涵。《风筝》、《小诗(二)》、《过杨柳》等,也是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诗歌。
林徽因的诗比淡而无味的白话诗要有味的多, 其核心就是比喻美,“比喻的性质也发生变化, 成为一种情感语言。 喻指从客观世界向主观世界转移, 也就是更多情况下不是为了揭示某物的特征而用比喻,而是用比喻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 ”⑦如“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许我循着林岸究究你的泉源”(《仍然》),抓住此刻人的悠闲与自在,强调主体的感受性。 “信仰只是一细柱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地隔着梧桐树吹! ”(《秋天,这秋天》)。 再如“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 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深笑》)。 这两首诗都是本喻体之间非绝对线性对应关系,而是飘忽、新奇、游离不定,表现了一种“感觉的错综”,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在现代诗歌艺术上, 形式美的又一特征是意象组合美,通过多种意象的叠加并置,象征性地表现诗情。如《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点缀在你生命中,/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 ”这首诗的意象仿佛散漫的珠子,“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一张落叶”三个视觉意象并置,被已逝的生命与时光这根链子串起,暗示生命易逝的失落与哀愁,这种组合后的意象的整体价值, 超过各部分的简单相加。 林徽因很多时候以意象叠加的方式抑制过热的情绪,“但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又不拘囿于这泓完全交融合一的境地,她更重视主题自我向世界的开放性存在,也即将自我以客体的方式投入观察的事物中,把生命存在也作为一种客体的体验对象,展现出诗人更深层的生命体验。”⑧《一串疯话》中将这“一传话”绕过叶子,经历“风露日夜”,在春里开花,“全说在你面前”, 这是意象的跳跃性或幻想性组合,将情绪的波动不断扩展,形成一种多样情态的意象流动美。
3、 建筑性
林徽因诗歌的建筑美,不仅仅体现在“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诗行排列,而是将古建筑作为一种意象形态融入诗歌, 建筑与文学在她那里是水乳交融的。 像 “百层塔”、“琉璃的檐边”、“古城墙”、“万字栏杆”、“矮墙” 等建筑性意象,以比喻、背景、象征暗示的形式出现,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情感熔铸在古建筑意象中,做到了建筑艺术与纯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二、 复杂的情感
过去与回忆。 林徽因早年间受到良好的中西文化的熏陶,使她对现实人生有较强的敏感性,对时间的思索更加强了诗人体验的凝重。林徽因的很多诗涉及时间概念,直接以时间命名的诗有《那一晚》、《中夜钟声》、《秋天,这秋天》、《十月独行》、《年关》、《六点钟在下午》、《一天》、《八月的忧愁》等,包含钟点、天、月、四季等,在这时间系列里,诗人品味过去与回忆的美。 如“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题剔空菩提叶》),“美”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带走,最美的则是回忆,诗人以忧伤体验着人生易逝的感叹。
人生无常。时间是位残酷的现实主义者,它将希翼与幻想碾得粉碎,生活的变幻无常使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父亲和知己的突然去世,经过与死亡的对视,林徽因把人生的意义看得更加澄澈。“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你是河流/我是一条船,一片小白帆……//现在我死了,/你,—/我把你再交给他人负担! ”(《人生》)对必然存在的死亡,表现出恐慌、凝惧是没有意义的。 死亡对于诗人是一种象征物,它是一种生命的完成,也是实现理想必要的代价, 死亡的意义在于寻梦的过程,也是追求的过程, 反映了林徽因对死亡的知性思索。 只有理性而积极地活着,承担各自在世的责任,珍惜生命的意义,才是通达生命意识的另一种体现。诗人要像“莲灯”一样,虽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也要亮出“一片辉煌”。“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莲灯》)这是诗人对个人终极命运形而上的思索,对死亡的领悟与直面是林徽因把握人生存在的本质,其内在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显示了诗人广泛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日常普通人的生活与爱国。现代都市发展的产物,不仅有文明的成果,也有与自然对抗的异己之物,林徽因关注周围环境和人的生活状态的变化, 诗人用现代意识洞察丑陋现实, 关心日常民众的普通生活。 《古城春景》中“偏又流成愤怨,聚一堆黑色的浓烟/喷出烟囱,那矗立的新观念,在古城楼对面! ”是对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的愤怒与惋惜。《茶铺》是市民百生图,辛苦劳作的人们在这一刻偷得安闲,还有《年关》里“孤零的影子斜映着,/一年,又是一年辛苦。 ”算珠里盘算的是人们生计的艰难,这是诗人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后写出的富有现实主题的诗歌。面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诗人又以满腔的爱国热情表达自己的民族忧患意识,《除夕看花》“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哭三弟恒》呼喊的是“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诗人的诗已突破个人情绪的藩篱,贴近时代,体现知识分子的质朴爱国热情。
林徽因是用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的, 始终以充沛的情感关注现实人生,她的诗歌艺术表现出追求至真唯美的倾向,把多样的意象与复杂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诗美世界。
注释:
①朱寿桐:《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 年第4 期.
②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第143页.
③朱自清.新诗杂话[M].上海:三联书店,1984 第16 页.
④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8 月版,第112 页.
⑤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8 月版,第110 页.
⑥李怡:《中国现代新诗的进程》,《文学评论》1990 年第1 期.
⑦朱栋霖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8 月版,第83 页.
⑧(《论林徽因诗歌的意境美》熊延柳《名作欣赏》2011 年第05 期7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