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2015-08-15李华芳
李华芳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1101)
一、引言
语料库(Corpus), 是一个由大量的语言实际使用的信息组成的,专供语言研究、分析和描述的语言资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 它能够揭示最典型的语言特征,发现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规律,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
20 世 纪90 年 代, 语 料 库 被Mona Baker、Gideon Toury、Kristen Malmkjaer 等翻译理论家运用于翻译研究,对翻译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描述, 揭示翻译的策略和规范, 并逐渐验证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普遍性所做的假设。
二、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起步比较晚。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的语言学派持简单化的语言学翻译理论,过分强调语言的形式而忽略语言发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传统的语料库语言学家认为用于翻译的语言,即使是母语翻译,也与“标准语言”有区别,认为翻译是对规范语言的“偏离”(deviant), 是“扭曲了的”(distorted)语言。因此,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排除在语料库研究之外。[1]到了20 世纪90 年代,翻译研究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第一,从注重翻译本身的研究扩展到注重译员及其决定的研究上;第二,从规定性(prescriptive)的方法转向描述性(descriptive)的方法;第三,从哲学的概念分析转向验证式(empirical)的研究。[2]由此,翻译研究进入到了一个验证式的描述研究阶段。
1. 翻译语料库
Mona Baker 认为与翻译相关的语料库有三类: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收集某种语言的原始文本和相应的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文本。 平行语料库的使用可以很直观清晰的分析两种语言在文本长度、 词汇对应程度、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可以归纳出等值关系,研究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以及不地道的译文出现的原因和特点,它适用于双语教学、机器翻译、词典编纂以及译员培训。 多语语料库(multilingual corpus)由两个或多个类似设计的不同语言的单语语料原文文本组成, 不包含翻译文本。 多语语料库给不同语言的原文文本对比提供了条件,适用于词典编纂。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收集某种语言的原文文本并同时收集从其他语言翻译成该语言的文本。通过对两种文本的对比,可以分析研究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翻译规范,探索翻译规律,即翻译的普遍性(translational universals)。
2. 语料库与翻译的普遍性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最突出的成果是对翻译的普遍性的研究。 翻译的普遍性(translational universals)是译文文本特有的语言特征,是翻译本身所固有的特征。简略化、明朗化、规范化是翻译研究者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的翻译的普遍性。 这三个特点还在被翻译研究者借助翻译语料库不断论证。
Baker 认为,简略化(simplification)是“译者无意识地简化语言或信息,或两者兼而有之”。 它主要表现在译文文本的词汇句法与修辞三个方面。 例如, 词汇空缺或找不到恰当的等值关系时用近义词、 上义词或下义词代替; 遇到不可译时会采用转换说法的方式改写原文;对于晦涩的术语则用迂回的说法代替;用若干个简单句代替冗长的复杂句;缩减词汇以精简复杂句等。Blum-Kulka认为,明晰化(explication)指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一些策略提高译文的明朗程度,增补法和具体化法是两种有效地增加明晰化的方法。 增补法是增添原文中没有的语法功能词和实词,具体化法是对原文的语法功能词进行扩展和替代。 此外, 为了避免歧义会补充背景知识或插入解释。 规范化(conventionalization)指译文具有向目标读者容易接受的文本习惯靠近的倾向,即消除原文的独特性使译文更规范。 例如: 利用翻译中的归化法将专有名词和文化色彩很浓的词语或句子归化;减少外来词的使用频率等。 这样可以使译文结构清晰、用词连贯、可读性强。
3. 语料库与翻译规范
Baker 认为翻译规范(norms of translation)或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下, 翻译会出现一些带规律性的特征。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的结合, 使借助计算机和语料库强大的功能发现、分析并总结翻译规范成为可能。 Baker 在借助语料库分析当代非文学英语作品时还发现,翻译行为中的规范会因社会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如在阿拉伯语、法语和日语文本的翻译中,日语文本对翻译中外来词的容忍程度高于另外两种语言。这一结论与Toury 提出的观点非常吻合,即若翻译的原文是来自某种主要或“有名的”(prestigious)语言或文化,处于次要或弱小地位的译语语言或文化对原文的容忍程度就越高。[3]
4.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翻译语料库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数据驱动(data-driven learning)颠覆了参考译文的绝对优越,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索引以某个搜索词为中心对左右相邻的词和词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结该词的语篇和语法功能;或对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译者的风格和优劣, 以及文化因素和认知差异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还可以教学生利用语料库进行选词,了解不同搭配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特点等。 在翻译练习时, 利用语料库提供的语言应用实例来分析译文用词是否准确、行文是否地道等。 借助语料库的强大统计功能, 可对长篇的译作进行译文风格特征、用词特点做量化研究。
其次, 双语平行语料库提供的原文和对应译文便于学生和译员进行观摩翻译、对比分析、提高双语的转换能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语料库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触并学习到课本中没有涉及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双语平行语料库还可以帮助获取专业术语及特殊用途语言文本的翻译规范, 为不同的翻译任务提供保障。 此外,自行建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小型语料库,有助开展多维度、 多层面的翻译研究工作。
5. 语料库与翻译实践,
在翻译实践中 从一个语料库中检索词汇结(node),检索上下文或临近若干个词而组成的并置结构(collocates),并将出现这些结或并置结构的句子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隐藏的或用常规方法很难发现的语义特点。[4]
语料库为同一作者的不同译著间的比较提供了便利。 通过检索和对比分析, 可以总结出该译者的个人语义韵律,即译者特有的语言使用习惯、语言行业偏好、特殊的句法结构、 连贯形式或标点使用特点等。 再将该译者的个人语义韵律与标准语义进行比较,总结差异和共性, 在翻译时译者就会顺利解决翻译的难题。 当翻译遇到难题时,Malmkjaer 认为 “要尽可能保留原文语言重复的模式”,表面上“顺从社会惯例”,深层次“坚持真实价值”。[5]语料库提供的超语言信息可以客观分析社会、文化、观念、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
三、结语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为以定性研究为主的翻译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数据和量化支持, 扩展了翻译研究范围、开阔了研究思路。 当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也具有局限性, 比如, 容易受到语料库本身功能和语料的限制,忽视文本所处的环境,忽视质的比较和描述,忽视翻译的创新性等。 总之, 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推进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优点,尽量避免或克服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局限因素。
[1]Baker, M.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Target Vol.7:2.1995.
[2]Malmkjaer, K. Stylistic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J]. 1994.
[3]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4]廖七一.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5).
[5]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6]顾曰国. 语料库与语言研究[J]. 当代语言学. 1998(1).
[7]肖维青. 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 外语研究.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