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以广东省洪阳古镇为例

2015-08-15吴文刚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普宁古镇旅游

吴文刚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515200)

1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目标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古镇旅游悄然兴起。 2003 年和2005 年全国公布了两批共44个历史文化名镇,引起古镇旅游热,在这股古镇旅游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古镇旅游。[1]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个亮点,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方向。 属于农村性质的广东省洪阳古镇正是在新型城镇化和古镇旅游热潮相结合背景下,进行城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如何结合城镇化对洪阳古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目前理论界尚无相关研究,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 洪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洪阳古镇简介

洪阳镇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北部,面积66.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 万亩,山地面积3 .2 万亩,辖3 2个村委会和2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4 万人,是著名的果乡、侨乡,有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 万多人。 现有镇区建成面积约8 平方公里,人口约3 .5 万人。 自明万历三年(1575)普宁县城设于洪阳,旧县治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共374 年。至今有430 多年历史,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古镇,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历史上积淀了普宁学宫、 城隍庙、文昌阁、培风塔等公共建筑以及德安里大型府第式古代民居群,其中德安里、培风塔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文昌阁、普宁学宫等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风民俗“十五夜行头桥”、“正月摆社”、英歌舞、城隍庙会闻名遐迩。 省级非物质遗产普宁广东汉乐是中州音乐和潮汕民间音乐经过长期的结合的产物,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洪阳古镇开辟了“洪阳一日游”旅游专线,旅游开发已取得了一定效益, 但是由于古镇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保护经费不足,加之开发中的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古镇旅游开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2.2.1 古建筑破坏严重,古色古香韵味日渐淡薄

古镇旅游资源包括特色文化、古建筑和自然环境,古镇的强烈韵味就在于“古”字,“山水古、民风古、建筑古,它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 感到自然谐趣和静谧淳朴的风情”,[2]而在洪阳古镇,有些地方不注意保护古镇传统的建筑风格,拆了旧民居,修建钢筋结构楼房;有的在古旧建筑上帖瓷砖、水泥之类的现代建筑材料等;国家AAA 级景区德安里中的泥塑、 木雕、石刻、瓷瓦就存在脱落、变色、腐朽等现象,就连普宁老县衙也已被改建,作为他用;普宁学宫、考试院房屋塌漏,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古镇内商业化气氛浓厚、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合理的修缮和维护等问题也很突出, 总之, 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古建筑破坏严重,古镇韵味日渐淡薄。

2.2.2 古镇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洪阳古镇旅游接待设施不足, 一些居民开设的小餐馆、小旅馆卫生条件较差,更没有公共卫生设施;电力供应、停车场、照明等城镇基础设不堪重负;废水、废气、废物增多、火灾隐患增加,而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消防设施未能到位,赃、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古镇生态环境的恶化令人关注;对古镇的文物古迹必要的文字说明并不完善,难以增加游客对古镇内涵的了解。

2.2.3 体验性不强,宣传营销不到位

洪阳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大部分资源以静态为主,游客在古镇的旅游活动以漫步古街、 游览古民居、 欣赏景物、参观博物馆为主,旅游活动单调,体验性与休闲性项目缺乏深层次开发或开发不到位,没有深刻挖掘古镇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潜力。 洪阳古镇在旅游宣传和营销方面力度仍然不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推广与营销渠道、 宣传推广不到位而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影响了洪阳古镇旅游资源知名度的扩大和提高。[3]

2.2.4 旅游经济效益较低

由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全,旅游内容单调,吸引力不足,不能强势吸引并留住旅客,拉动消费,是造成旅游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尽管开辟了普宁已开展“洪阳一日游”旅游专线,游客主要是观光、购物、品尝美食,没有多少可参与的旅游项目,游览时间短,国家AAA 级景区德安里在非节日里也是门可罗雀。旅游活动仅为当地带来少量的间歇性现金收入,未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 洪阳古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设想

古镇旅游资源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基础, 有了古镇旅游资源才会有古镇旅游,所以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古镇旅游资源是人们用千百年的历史累建起来的财富,一旦受破坏了将难以复原。 然而,从实际来看,随着古镇旅游的火热发展,不少旅游开发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存在急功近利行为,只盯住开发利用获得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其对古镇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开发程度越高,破坏程度越重”的不良局面。 古镇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持久性存在, 是古镇旅游存在和旅游发展的基础,然而古镇旅游资源是比较脆弱的,旅游开发可能对古镇环境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破坏。 因此, 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对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4]《威尼斯宪章》第5 条提到,“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古镇保护就没有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不进行旅游开发,古镇的价值就难以充分体现,据此结合城镇化进程,提出几个保护性开发利用设想:

3.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古建筑保护相结合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以古建筑保护为前提, 古建筑的保护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古街古建筑的保护, 还包括对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5]基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应采取整体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应对整个镇区进行分区建设:

3.1.1 核心保护区: 保护范围为古建筑级别较高,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的区域,包括德安里大型府第式民居古建筑群、中山路老街区、考试院、林则徐旧居文昌阁、城隍庙、普宁学宫,要求对古建筑、街区、生产生活设施保持原汁原味传统特色,达到“护旧如旧”效果。

3.1.2 边缘缓冲区: 核心区外围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经整治可以传承景观、功能过渡的区域,包括洪阳古镇中心区域的南村、新安村、昆岗村的古村落街巷,要求严格保护传统街巷及建筑群体空间格局,整治场地的环境,保留原有空间风貌、建筑色彩及材料,在维护加固、修复重建中必须按原有风貌特色进行,[6]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须与核心区风格相协调。

3.1.3 景观协调区: 边缘缓冲区以外广阔的背景区域,包括整个古镇的建成区,如洪阳商贸城、洪棉公路两侧,要求保存质量较好并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建筑,其余按照统一的空间机理进行扩建或改建, 使之适应古镇居民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并适应未来发展,为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便利和物质保障。

3.2 城镇化进程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 年41 号文件) 将旅游业明确定位为 “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既为产业,那么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已确立无误,旅游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国民经济增长作贡献。 古镇以其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光、质朴的民风,构成了古镇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价值,古镇旅游开发利用要将游、行、食、住、购、娱要素配备齐全,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水准,这是古镇招徕游客、留住客源、产生效益的关键。[7]在核心保护区,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通过集中商业街区、定点示范商户提供必要的购物、餐饮、休闲、住宿设施;在边缘缓冲区,通过改建、新建、扩建提供食、住、行、游、购、娱游憩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如古玩交易、博物展、文艺演出、美食品尝、小旅馆等,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在景观协调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景观廊道建设体现古镇在风格上的连续性,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需要,可以加快食品工业、购物中心、园林绿化、休闲酒店、餐饮服务、物流运输、教育卫生等产业建设,促进产业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3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宣传相结合

3.3.1 把“盘底明珠,古韵清风”定位洪阳古镇(由于三面环山,四水归汇,素有“盘底珠”之称。 )的旅游形象,既体现其地理位置,显示独特风格个性,又突现出古镇上的古街区、古建筑以及纯朴的人文环境,带给游客特别是都市游客以宁静、回归自然以及淡泊的心理感受,对古镇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应突出其最鲜明的特色——古韵清风,充分利用古镇已有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强化参与性。

3.3.2 强化洪阳古镇的“瑰宝”——国家AAA 级景区德安里的旅游核心地位, 推出多样化的古镇旅游产品,如古民居建筑、文物古迹、寺庙宗祠会馆、民俗庙会、饮食特产等这些物化形态的实在物,利用德安里已有博物馆、古玩城,邀请省市级名人举办各种展览,如国画展、版画展、油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古今钱币展、剪纸展、雕刻展、世界各国钱币展、纪念章展、刺绣展等展览,举办灯谜、诗词、书画、“三棋”比赛活动,提高洪阳知名度。

3.3.3 举办洪阳花卉节。 洪阳古镇处在农业地区,把周边果园、农庄、竹蔗种植区、禽畜养殖场、鱼塘、林场与占地4000 亩的花木苗场——万花园结合起来,举办花卉节,组织游客进行农家采摘、品尝鲜果、野营烧烤、垂钓赏花、选购苗木花卉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加游客的体验值。

3.3.4 举办洪阳美食节。著名小食“洪阳粿汁”远近驰名,尚有粘米圆、无米粿、洪阳肠粉、洪阳粿卷、城顶干面、海石花、猪肠胀糯米、炸春卷、马南山面线、蚝烙、糖葱薄饼、洪阳洪阳炸豆干、甜汤、洪阳鱼头粥等,足以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况且以鲜美清淡、细腻精致和注重调料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8]

3.3.5 举办普宁广东汉乐旅游音乐节。 省级非物质遗产普宁广东汉乐源于“中州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可自娱自乐,可集体演出,形式多样。 1912年成立的普宁钧天乐社,时至今日代代相传,是大潮汕地区唯一乐社, 是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宝库的优秀遗产,为广东汉乐传承和宣传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钧天乐社做得更多的是群众性的节日游艺和自娱性的表演,应在钧天乐社成立纪念日举办旅游音乐节,以商业演出形式吸引游客,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更好宣传洪阳的古韵清风。

3.3.6 旅游宣传方面,主动地走进市场,要加大在附近各大中城市如揭阳、汕头、潮州、梅州等的宣传力度、营造气氛,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出游率最高、消费能力最强的旅游客源市场,[9]更是应重点宣传的地区,把“盘底明珠,古韵清风”作为响亮的旅游宣传口号,树立洪阳古镇旅游主体形象。 利用各种民俗节日,诸如正月“十五夜行头桥”、“正月摆社”、“城隍庙会”等节庆、庙会等,以此为基础加大宣传力度。 把普宁钧天乐社的演出制作成视频资料,在电视、互联网播出,甚至直接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去演出。 把洪阳古镇重点景点图片、宣传口号在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海报、横幅宣传,或者在景点宣传的手册、折页、门票和旅游图上进行展示、宣传。

4 结语

古镇是先人留给今人的不可复制、不容损坏、要千古珍惜的宝贵财富,应以清醒、理性、科学、严谨态度保护好、开发好、建设好,跳出古镇旅游开发谋划古镇的规划建设,走旅游开发与城镇化规划相结合道路,通过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来解决城乡统筹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把古镇建设成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全面发展,能促进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

[1]孙莹.李振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古镇的保护与复兴[J].旅游与发展研究2012(10):211

[2]熊明均.西部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75-78

[3]吴文刚.倪晓信.古镇旅游资源评与SWOT 研究——以普宁市洪阳古镇为例[j].文教资料.2013(4)

[4]程静.浅析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保护问题[ J ].出国与就业.2011(3):85

[5]李苏宁.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 J ].小城镇建设.2007.(3) :73-76

[6]李益彬等.南部县古镇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性开发对策[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3 卷第12 期.65

[7]王大悟.郑世卿.论古镇旅游开发的五种关系[ J ].旅游科学.2010(8).61

[8]於贤德.论潮汕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汕头大学学报.2000 .16 (2):77-83

[9]蔡华锋.周人果.梅县:众人向往的客都明珠[N].南方日报:2009-12-01。

猜你喜欢

普宁古镇旅游
普宁讲述方方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旅游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
千年古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