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山西转型发展的思路

2015-08-15王翠芳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常态山西煤炭

王翠芳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那么,在这种全新变化的格局中,对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山西,新常态意味着什么,我们该以怎样的状态适应“新常态?又该如何主动求变,在转型发展道路上取得突破?笔者试图对此作出浅要分析。

一、山西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相对于全国和其他省市,山西经济新常态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其一,经济增速换挡明显。去年以来,煤价的持续下跌使长期依赖煤炭行业生存的山西经济一落千丈。在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排名中,山西排名靠后,仅为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山西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特别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今年山西省政府宣告下调GDP目标,预计增长6%。即使如此,要达到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其二,经济结构阵痛加剧。“山西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结构问题,山西‘一煤独大’,这就好比一个人,一条腿走路,既走不快也走不稳。有的时候可能跳跃一下,跳了个高,但是也难以持久。”省委书记王儒林这样形容经济结构不合理带给山西的影响。所以,继2014年之后,山西连续两年将“一煤独大”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到今年,整个山西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煤炭为主,仅煤炭一项就撑起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如果再算上与煤炭密切相关的焦炭、冶金、电力,这四大传统产业在全省工业总值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

其三,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技术创新的拉动力不足,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年全省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张,投资总量再次超越万亿,全省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54.5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依然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有的人说,在山西稳增长就是稳投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关键是看稳什么样的投资,传统的增长动力已经减弱了,经济发展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二、经济新常态下山西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新常态下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可把握的机遇

1.经济新常态将为山西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动力和空间

长期以来,山西一直受困于“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往往出现“煤炭价格高时不想调、煤炭价格低时调不动”的市场悖论和现实矛盾。新常态下煤炭需求下降,对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强大的市场倒逼压力,倒逼我们形成加快结构调整的共识和合力;同时,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山西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新常态下不以GDP论英雄了,GDP排名靠后也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扭住结构调整不放松。

2.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将为山西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区域发展的两大战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区域合作将日益深化。山西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连接的重要纽带,承东启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现在关键是怎样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按照海关总署的部署,今年5月1日起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山西与山东、河南等9省(区)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板块。此举将打通山西企业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带动山西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对外开放,促进与沿线其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3.消费需求特征的变化将为山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条件和可能

新常态下,区别于过去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特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养老健康等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渐成主流。山西是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同时,又是闻名中外的“杂粮王国”,更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依托这些优势,山西只要把握住新一轮的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势,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完全有可能把文化旅游、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增长潜力变为现实动力。

4.全面深化改革将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山西是“国字号”、全省域的“综改试验区”,目前“综改试验区”改革正处于实质性的推进阶段。新常态下,随着改革优惠政策的落地、消化和吸收,山西将进入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期,包括十八大以来实施的简政放权、资源税改革、能源价格体制改革以及山西启动的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这些改革举措将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新常态下山西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严峻挑战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挑战

山西省上半年经济数据统计显示:GDP同比增长2.7%,比全国7%的经济增速低了4.3个百分点。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山西短期内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工业增加值自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10个月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都呈现大幅下滑态势。这警示我们,要实现山西经济企稳回升,必须抓好工业经济,尽快扭转工业经济下滑势头。

2.支柱产业单一引发的经济发展困扰的挑战

山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重型的单一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太弱,第二产业太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如,去年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而我们山西第三产业仍低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山西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推动转型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在不断加大,始终难以摆脱“市场好时转型没动力,市场不好转型没能力”的发展怪圈。

3.创新能力不足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长期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院士人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研发经费投入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省里来讲,在战略上都已经十分明确,但在实践中却相差甚远。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显示,山西创新能力排全国第22位(中部地区安徽第9位、湖北第10位、湖南第12位、河南第17位、江西第20位),明显落后。

4.能源中心基地地位动摇的挑战

主要是能源需求的增速下降和能源供给的多样化,将对山西能源产业带来直接的冲击。从煤炭市场看,我国煤炭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制约了产业扩张空间;从能源消费看,扩大新能源、再生能源消费,煤炭的需求空间将继续萎缩;从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布局看,国家能源开发重心西移已成必然趋势,煤炭能源开发“多中心”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5.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挑战

近年来,山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煤炭资源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持续发展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全省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中科院2014年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山西可持续发展总能力在全国排第24位,环境支持系统排第27位,生存支持系统排第29位,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三、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

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是山西发展的必然选择。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六大发展”,其中转型发展是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关系着廉政、创新、绿色、安全、统筹等发展的顺利推进。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思想转型为先导,以企业转型为基础,以产业转型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总体转型。

(一)思想转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先导

比产业转型更重要的是思想转型,思想不转型,企业转型、产业转型都难以实现。当前,转变思想观念,就是要自觉地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摒弃过去简单采煤、卖煤的发展思维定势,以开阔的视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山西转型发展问题。特别是要有问题意识和过程思维,问题意识就是强调问题导向,过程思维就是要有定力、要有韧性。

(二)企业转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转型的主体。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将发生全新变化,企业要深入分析市场、技术、资源、政治等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当前,特别要加大煤炭企业的转型力度,走产业多元、升级之路;同时,积极引导大批中小企业从采矿业、制造业等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三)产业转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山西省的转型发展,要做好两篇大文章。第一是必须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坚持“革命兴煤”,推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第二是必须做好非煤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全力破解“一煤独大”的困局。

1.大力推动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移植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天前房炎性反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多经过一周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术后发生低眼压,前方出血,晶体浑浊的百分比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移植组无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羊膜排斥反应。

煤炭是山西经济的核心问题,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王儒林书记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深入分析我省煤炭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革命兴煤”的要求和促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的思路。

第一,推动“煤炭革命”。一是推动煤炭消费革命。坚持总量控制、节约优先,形成集约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提高省内清洁煤炭消费比例。二是推动煤炭供给革命。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重点推动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晋北等煤化工基地。三是推动煤炭科技革命。以“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为方向,加大煤炭科技创新力度。四是推动煤炭管理革命。落实好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促进煤炭“六型”转变。一是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煤炭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机制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向“清洁低碳型”转变,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三是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矿井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四是向“延伸循环型”转变,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方向,实现煤基产业多元发展。五是向“生态环保型”转变,着力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实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六是向“安全保障型”转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煤炭产业安全发展。

2.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

如果不能把非煤产业发展起来,那么经济结构调整就没有实质内容,单靠煤炭产业既难强省也难富民。经过精心谋划,省委、省政府将着力点选定在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支柱产业上。

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当前我省文化旅游产业,从产业规模看,2014年全年实现产值27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5%,文化旅游产业有望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带动力看,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可以带动交通餐饮演艺等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产业链长、吸纳就业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高,更符合“新常态”的要求。我们要发掘三晋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将山西打造成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强省。

二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已连续3年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的第三大产业。下一步,要按照集群化、园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轨道交通、铁路、煤机等装备制造基地;按照标准化、智能化、高端化和集成化的要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煤层气探采储用装备等新兴产业;以“数字化、精密化、成套化”为导向,提升改造重型机械、电力装备、煤化工装备、液压件、纺机等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

三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山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山西新材料产业三年推进计划》,下一步,山西将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四大领域为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五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山西是资源大省,理应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大省。目前,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存在整体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集聚程度不高、服务环境不优等四大问题。按照计划,三年内,将重点培育壮大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三大产业,培育十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山西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

六要大力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山西具有生产健康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较为扎实的医药产业基础。要做大做强酒类、食醋、乳品三大传统食品产业,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加工、特色食用油、功能食品等五大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饮料、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等三大现代食品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塑造山西特色食品品牌。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特色医药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晋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要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一定要抓住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扶持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农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四)科技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动力及源泉

无论是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还是非煤这篇大文章,都需要科技创新。

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城高地效应,引领全省产业创新发展。将山西科技创新城打造成为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创新型省份建设引领区、煤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智慧城市建设样板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科技创新城核心区。

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太钢、太重、富士康等重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培育,尽快使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三是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在全国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中,山西民营企业多数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创新能力也弱,加上经营分散,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针对这些问题,山西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同时要大力实施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1]王儒林在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山西日报,2014-12-09.

[2]李劲民,焦斌龙,梁正华.新常态下山西的机遇与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15-04-15.

[3]李小鹏.2015年山西政府工作报告 [EB/OL].人民网,2015-02-04.

[4]韩 芸,柏 婷.新常态下山西转型发展的新路径[J].前进,2015,(2).

猜你喜欢

常态山西煤炭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山西叹五更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