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初中思品新教材

2015-08-15许添泉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10期
关键词:警句名言新教材

许添泉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美仁中学泉州市 362000)

新教材已经使用四年了,很多老师认为,“新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很多,设置的问题繁杂多,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按照新教材提供的内容和设置的活动去上课,常常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作为思品教师,我们应如何灵活使用新教材才能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呢?现我以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六课为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活用新教材中的五点做法。

一、活用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替代新教材中的陈旧案例,让教材“与时俱进”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来关注社会生活,从而赋予新教材以新的气息和活力。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也就是说,既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例如,在教学“情绪与生活”这一内容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学生生活中很朴实的案例。这个案例是:两名学生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乒乓球比赛,一个学生以积极情绪对待比赛,结果他获胜了。另一个学生以消极情绪对待比赛,导致比赛失利。我觉得这个案例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是非常平淡,有点陈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所以我打算更换这一事例。正好这段时间电视正在热播钓鱼岛事件,学生对此十分关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钓鱼岛事件的新闻片段。学生一看到与钓鱼岛有关的新闻,他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议论起来,畅所欲言。由于教师选取的话题学生比较关注,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逐渐在参与中明白了“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道理。

二、灵活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全方位地使用教材,让新教材绽放异彩

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多种多样,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较强。如果课堂教学呈现出单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在教学情绪的类型时,我请一位擅长表演的男生上台表演四种不同类型的面部表情,学生观察后捧腹大笑,在观赏中懂得了喜怒哀惧四种情绪;在教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时,我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知识,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成长;在教学情绪对人的影响时,我组织学生开展采访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交往的能力;在教学调节情绪的方法时,笔者组织学生做一个自我情绪小测验活动,他们积极参与,在测验中不知不觉地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灵活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才给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新教材变得多姿多彩,异常生动有趣。

三、巧妙调整教学内容,让新教材更趋合理

新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整体性,那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大胆地进行增减,或更换、调整、重组,形成新的教学主题,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使教材亲近学生,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时,我发现第六课的第一框和第二框都有涉及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也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教学内容零乱、前后不一致的错觉,在教学时我灵活将第二框中与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关的内容调整到第一框进行教学,这就优化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思辩,理清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善于将新教材中的图片、故事等“静态情境”变为“动态情境”,让新教材充满“动感”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提供“场所”,努力使新教材中提供的“静态情境”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动态情境”。

例如:在教学情绪的特点时,我把教材中的四张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被精美的课件迷住,在欣赏课件的过程中感悟到情绪的多样性。又如,在教学情绪的作用时,我让学生把新教材中法拉第的故事改编成小品,让几个大胆的同学上讲台表演。结果他们精彩的表演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也让同学们懂得了情绪影响健康的道理。表演完后,同学们还乐此不疲,嚷着要老师给题材,让他们再演一个。

五、巧用名言警句,放大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亮点”

增加大量的名言警句,这是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这些句子穿插在课文中间或末尾,读起来琅琅上口,简约而有力量。新课标指出:“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运用新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它们,则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知识,又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又能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又发挥了名言警句的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行为导向的功能。但是由于它的小巧、不显眼,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这是非常可惜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言警句的作用和功能,在巩固“做情绪的主人”这部分内容时,本人三次利用课本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名言。在引导学生巩固情绪的类型时,我提问同学们:这句名言中的“笑”和“愁”分别属于哪种情绪。此问题一抛出,许多同学争着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句名言。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情绪的影响时,我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句名言的意思,然后再请其他的同学说一说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很多同学能从这句名言中感悟到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是我第二次使用这句名言。在布置作业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名言制作一条格言条幅,并挂在自己家里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自己“笑口常开,远离愤怒”。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名言警句的行为导向功能。这是我第三次使用这句名言。

总而言之,活用教材要以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特点、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为基础,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要以提高教学实效为根本目的。当教材成为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思想品德教学就会焕发异彩!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

[2]张颖.浅论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整合.新课程学习(上),2013,9.

猜你喜欢

警句名言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也说诗词警句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名言警句要记住
书法欣赏
名言
名言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