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转换教学观念 激活课堂教学

2015-08-15林宝莲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林宝莲

(福建省泉州市东海中学泉州市 362000)

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发掘教材知识的兴趣点来吸引学生

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起码的职业要求。如果连教师都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长此以往,会减少直至消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期待,课还没上学生就先验性地认定这堂课肯定没有意思。因此,在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个“死规定”,就是每节课都要做到最起码有一个环节能吸引全班学生,抓回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这节课时,要求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或他人的秘密被别人偷看知晓的情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或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和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情况,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的放矢去思维,去探索,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展开以“校园内的废纸该不该捡?你会不会捡?为什么?”的讨论活动。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言,有同学说“该捡,但我不会捡,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有同学认为:“不该捡,因为不是我扔的。”也有同学说:“不该捡,因为那不是我的义务。”还有的同学说:“不该捡,我不能用我的勤劳培养他人的懒惰。”更有同学认为:“该捡,但我不会捡,因为我捡他扔,捡不完的。”以上同学的种种思想在讨论中碰撞,如何在碰撞中提高呢?无做了这样的引导:该捡而且必须捡,也许有人会继续扔,但我却用行动告诉他,你的行为错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兴趣有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关注现实,解释社会现象也是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最大的要求,因此,能关注现实的思想品德课肯定会很受学生欢迎。鉴于此,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就要努力做一个关注现实的社会观察家,并且还要会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评判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也学会观察和判断。这样能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然而,要把这种教学方法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最重要的是注重时事教学,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下课聊天,一提到奥巴马,叙利亚问题,利比亚战争,就不会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思想品德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思想品德,才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观我们用时事事例来结合教材参与到教学中去又要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做到“时事评论”,而“时事评论”主要是学生从报纸、网络上选取一些新闻,结合书本所学进行评论,涉及面也非常广,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涉及公民与法,公民与道德的社会热点新闻评论。学生为了评论时理据充足,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学会了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学以致用,为思想品德课一开放性考核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以调动主体积极性

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与参与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思想品德果必须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现在的学生社会接触面很大,视野很开阔,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力强,具有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方法。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不顾学生实际,依旧照本宣科,则必然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学生会在这种闷课中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切合学生特点,在深入理解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我根据七年级教材每一课每一框的内容特点,特别注意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该谈的谈、该讲的讲、该讨论的讨论。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十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课,可采用启发式和讲授法的内容简单易懂、条理清楚的内容;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采用阅读法和自学法。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涉及学生已有一定认识的内容,如:《挫折面前也从容》一框,可采用讨论法。读、议、讲穿插进行,通过恰当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等,这种变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也让教师可以很轻松的变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在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的同时,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不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又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记忆的知识就会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堂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展现知识、发展个性的平台。教师应转换教学观念,激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展示各种信息,主动参与互动与合作,从而推动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健康成长。

[1]路明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扮演好“心理治疗家”的角色[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01).

[2]谢小兰.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指导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09(08).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