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课程改革的高职生软实力培养路径探讨
2015-08-15王飞
王 飞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较而言,其文化软实力的特质是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相对应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文化力量。显而易见,高职学生如果能够将文化元素与一线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共同进步和有机融合,对于加快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种素质的合流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与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主动寻求双向协同创新实现。本文着眼于向专业课程要文化软实力,立足于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索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新路径。
一、构建融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有识之士在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已经深刻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过程中的作用,自觉地将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与专业课程一并进行设置和建设。这种设计,反映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工作岗位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要求,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关注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情怀、思想品德和实践操守,对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和人文素质高的学生青睐有加。正因如此,在高职教育中克服功利主义和对公共基础课的偏见,切实促进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融合,有利于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软实力。
综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四大类课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三门必修课。二是通识类课程,开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必修课,以及艺术教育等限定性选修课。三是身心健康类课程,开设体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四是就业创业类课程,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必修课。此外,根据各校实际,增开若干具有校本特色的必修课和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这些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满足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人文知识的需要,有助于增进高职学生的文化软实力。
然而,不同专业对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表现在人文知识方面也是如此,例如,经营管理岗位与工程管理岗位之间、纺织服装技术岗位与机电电子技术岗位之间等不同工作岗位对人才的人文知识的要求差异较大。现有的公共基础课程反映的只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人文素质的一般要求,不能完整地反映各专业人才培养对人文素质的特殊要求,针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课程缺失。因此,各专业教学团队在建设专业课程的同时,应当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开列人文知识和素质培养的清单,并且提出相应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要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尽可能多地提供个性化强的课程,推动课程的精细化建设,增强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匹配度,使之适应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推动专业课程与基础公共课程的协同改革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注重人才与一线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精”“管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贯彻高职教育的创新理念,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问题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存在一骑绝行的现象,它们在深入推进改革时,没有与公共基础课一起进行顶层设计,协同创新,使专业课程改革与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步调不一致,这样不利于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1]这是因为:第一,教学改革不同步不利于形成科学的教学方式。如果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不统一,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理念和方法上的冲突,不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也影响专业课改革的成效。如果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协同创新,同时开展教学改革,就能够最大程度地营造改革氛围,促进科学的课堂文化建设和教学方式的形成。第二,教学改革不同步不利于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专业课程的改革调动了大量的实验、实训和企业资源,创设了诸多实验和实训环境,这些资源为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教学条件,同样也可以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和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如果专业课程不与公共基础课协同改革,公共基础课就不能充分进入专业课程建设系统,专业教学的这些优良资源就白白丧失,得不到有效利用。第三,教学改革不同步不利于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胜任工作岗位的任务,不仅需要专业素质和技能,而且需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完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培养统一起来。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如果不携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协同改革,即使其能够取得丰硕的改革成果,其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也得不到全面提升,进而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加强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同步改革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助推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效率。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在遵循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应当主动与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在确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以及课堂文化和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充分吸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借助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开展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教学改革,创新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载体,拓展教学渠道。
三、促进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
从知识分类看,一般将知识分成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两大类,人文知识主要属于社会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属于自然科学知识,两大知识分属不同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泾渭分明。但是,从知识的形成看,知识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既能够形成人文认知,又能够形成专业认知,有时候还存在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同时产生、相互包含的情况。从知识发展的历史看,早期的知识不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当初,社会科学知识是综合在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内的。近现代科学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大量社会科学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中产生和创新发展而来的。可见,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两者是在同一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分割的知识系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共同作用于实践过程。技术的进步、应用、创新需要人文知识,专业成功发展需要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不仅是服务于精神和道德领域,也服务于管理、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
有鉴于此,教学团队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除关注专业知识、技术和产品演进外,应当注重开发由专业知识、技术创新、产品生产经营所产生的人文知识素材,把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全面发展。
专业教学团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发人文知识素材:一是由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所引发的新的人文知识。二是由专业技术创新所引发的思维决策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三是由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所累积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四是由专业技术应用所创造的财富引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是由专业知识和技术产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人故事引发的励志素材。六是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国家民族振兴引发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七是企业和人物奋斗历史所引发的典型案例和实践范式,等等。将这些人文知识素材开发并且应用于专业教学,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教育性,又可以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知识和素质的提高。
[1]张小军,魏大璋,颉丽娜,郭三龙.高职教育技术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