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2015-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设置院校

张 舸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时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将可能发生重大变革,涵盖产业范围或将更大。作为直接为区域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快速应对,同步跟进,紧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步调,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对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实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专业与产业的内涵

(一)“专业”的概念界定

从词典解释来看,“专业”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学业门类。《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对“专业”的解释为“在教育上,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二是指专门性职业。周川在《专业散论》中提出,广义的“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1]专门性职业又包含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专门的学问、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以及产业部门的各业务部分等四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的释义既涵盖学校教育层面,又包括社会与产业分工层面。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专业”是指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2]

(二)“产业”的概念界定

《辞海》对“产业”的解释,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尽管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其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都是围绕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最早对产业作了比较系统的划分,即把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分为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后来,许多国家在划分产业时都参照国际劳工局的分类方法。我国的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3]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共4个层次,即:流通部门、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三)专业与产业的关联

由于社会分工形成各种产业活动,必然有为该产业服务的专业人员。而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培养则需要根据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来实现。高职教育因直接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其发展的关键就是设置的专业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以及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可见,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和前提,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影响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间、产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而变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状况以及变动趋势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努力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始终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二、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以四川省为例

(一)产业结构状况

近年来,四川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发展稳定的态势。2014年四川省统计公报显示,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分别为3.8%、9.3%、8.8%,三次产业结构为12.4∶50.9∶36.7,与2013年12.8∶51.3∶35.9的产业结构相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4]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

为了解四川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笔者对四川省2014年独立招生的5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四川省高职院校共设置18个专业大类、66个二级类、1014种专业,分别占2004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1081种专业”的94.7%、84.6%和93.8%,专业布点数1214个。全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面广,其中以理工类居多。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类型状况

据了解,四川省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在一、二、三产业的布点数分别为28个、343个和843个,专业布点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例分别为2.3%、28.3%、69.4%,可见,专业布点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大,与四川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三、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从四川省产业类型与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情况来看,一、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四川省正在大力推进的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要求。特别是与四川省政府确定的“七大优势产业”相关的高职专业,部分尚存在缺陷,如钒钛加工、软饮料、果蔬加工等专业还存在空白,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也仅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总的来说,四川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有限,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

(一)宏观指导调控不力

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力度不够,缺少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的高职专业结构布局总体规划;对生源充足的专业突击扩招,而对生源不足、人气不旺的新兴专业则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政策倾斜;同时,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专业建设短期行为明显,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职业与岗位脱节。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虽然近来年,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强化了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政策引导,但新增专业尚未形成与产业发展融合的专业群“聚集效应”。

(二)专业规划前瞻性不够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根据各自院校的专业与教学优势制定与产业(行业)对接的学科建设规划,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前瞻性不强;对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缺乏充分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缺乏广泛的调查和严密的科学论证,专业设置缺乏理性,过多考虑投入与产出,追求“短、平、快”专业,急功近利现象明显。

(三)专业设置同源共流突出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通用性较强、低投入的专业比重较大。《上大学网中国高职院校最爱的专业排行榜》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其中,全国共有107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占高职院校总数量的84.52%。[5]而四川省高职院校开设工商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重复率也超过了50%。专业设置同源共流,导致市场需求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例随之调整并不断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滞后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专业数偏少,第三产业专业数偏多,特别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与相关优势产业专业数比例不尽合理,专业布点少,个别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设置尚处于空白状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五)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多数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专业教学难以摆脱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加之高职院校投入不足,实训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实训需要;“双师型”教师也难以从“质”和“量”上满足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和形式化现象。致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产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不适应,就业难日渐突出。

四、高职专业设置动态对接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随着四川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工业已成为支撑四川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四川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开发、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七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变化,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四川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延伸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调控,强化专业建设指导

要改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实现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对接,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上的宏观调控、引导、信息服务以及建立预警系统和评价机制的作用。为此,国家应尽快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外专业设置标准,强化专业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新增专业数量等权限与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评估挂钩;将专业设置由前置性审批变为后置性评估,由单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申报逐渐转向对专业建设的阶段性评估,实施专业建设“跟踪调查”,考察专业的发展前景;加强高职院校新设置专业、多点专业的质量评估,实施专业建设必要的限期整改或退出机制。地方政府要切实担当起校企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为校企之间搭建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程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开发专业目录以及本地区人才需求与专业信息,科学指导高职院校规划专业设置,最大限度避免重复设置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以及趋同专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建立政府主导、高职引领、中职主动、行业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统筹规划区域内高职、中专、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中高职衔接,避免各类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重复。

(二)准确定位,合理规划专业布局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准确定位,合理规划专业布局,确保自身角色定位、市场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相适应。加大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对传统专业的改造与整合力度,努力实现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对接。一方面,合理制定专业规划。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的不同,自然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与定位不同,高职院校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才能准确规划专业设置,突出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全省高职教育的佼佼者,其发展定位不仅局限为四川的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相对战略优势的专业集群,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9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应侧重为四川的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专业结构,服务四川经济建设。另一方面,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一是围绕四川省七大优势产业发展,开设工学类新兴专业,如针对四川丰富的钒钛资源,积极开设钒钛磁铁矿类所覆盖的采矿、矿物加工、勘查技术等工程类专业;二是扩大与新兴特色农业相关联的农学类专业,如食品饮料类、现代中药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三是开拓与四川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如能源开发、油气化工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专业;四是严格管控需求饱和、布点过多的专业,如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三)结构调整,科学构建专业体系

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为社会、行业(企业)需求“量体育人”,就要科学构建专业体系。根据企业、行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保持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合度。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业”的专业设置要求,增设有旺盛市场需求,特别是围绕四川省七大优势产业开发新型特色专业,以及一些新兴、交叉、边缘的,并与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最前沿、最有生机和活力专业;对专业发展相对较早,社会需求不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一些通用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同时,立足优势专业构建专业群。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的调整趋势,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大体相同的若干专业组群通过不断调整群内核心专业的专业方向、渐进衍生开发周边专业来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发展。要通过对接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一批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逐步建立起与省、市(州)经济发展相适应,对接企业(行业)人才需求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

(四)工学结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要保持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对接,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这需要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各地政府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制订完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施办法》,提高依法办学水平。二是明确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凡规模以上企业要无条件为高职院校教师、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技术性实训岗位和条件,每年接受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实训人数应不少于企业技术岗位在岗人数的10%,[6]并与高职院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实训工作。对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企业,应将企业的办学经费投入作为税前列支,企业上缴教育附加费应部分还返高职院校,作为必要的办学经费补充,对承担顶岗实习或接纳教师和学生实训的企业应适当予以税收减免或补贴。三是引导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办学、对接育人、对接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等校企合作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与企业对接育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对接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与车间对接基地,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能工巧匠对接教师,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用人单位对接评价,完善评价制度;与工种对接培训,强化企业职工培训;与经理对接校长,协调沟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等,实现校企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以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始终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适时对接,紧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1]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79-83.

[2]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2.

[3]王顺林,陈一芳.突破“产业思维”局限,探究宁波临港物流业发展[J].物流科技,2013,(5):21.

[4]余桂南,曾俊林.四川经济结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0L].四川日报网.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13-03/14/.

[5]黄小路.全国超八成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0L].信息日报网.http://www.jxnews.com.cn/2013/10/28/.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对接产业 工学结合 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C].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2010.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设置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