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优化研究

2015-08-15殷甫祥刁益韶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院院系教学质量

殷甫祥,刁益韶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基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对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迫切需求,是对现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要求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推陈出新,积极主动地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通过系统、规范、实时动态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实现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研究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寻求构建院系两级健全、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明确分院(部)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地位,全面提高监控执行力,分院(部)由以往的被动执行教学监控制度转变为主动实施教学监控,实现了教学全过程动态管理,促进了院系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为实现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特色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一、推行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院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至分院(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心、主体、职责等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重新明确学院教务处、质控中心、分院(部)等相关主体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责任关系,构建更加自主、灵活、高效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极为必要:(1)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监控体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行以分院(部)为主体的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就是要使监控最终都能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主体,凝聚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力量,发挥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的最大作用,共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监控体系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监控重心下移和权力下放,有利于调动分院(部)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分院(部)的责任意识。科学的教学管理是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保障,必将促进分院(部)进行自我加压,做到边实施边完善;同时也将促进职能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做好指导和服务等工作。(3)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监控体系有利于改革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分院(部)为主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对现有质量监控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创新。分院(部)可根据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科学调整质量监控模式,及时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标准,优化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建立健全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借鉴ISO质量管理理念完善院系两级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合理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围绕“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代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实现高职院校质量监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高效运行。然而ISO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标准,并不能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一对应,高职院校在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时往往要革故鼎新,但切不可机械套用。在学习其他兄弟院校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坚持教学质量为中心、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四个基本原则的过程中,应做好院级层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顶层设计,侧重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指导,明确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权责,同时充分考虑自身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人文环境、现行管理体制等因素,找好切入点,合理借鉴,自然融入本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建立既规范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达到了升华本校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的目的,又增强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强化了质量意识,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学院与分院(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关系定位

建立行之有效的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要厘清一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区别,重新构建和明确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等职能部门与分院(部)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关系。教务处是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负责全院教学质量管理和制度的制定,在充分开展教学质量调研的基础上,协调配置全院教学资源,重点实施对各分院(部)教学组织和运行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指导。质量监控中心对教学运行、建设、管理、保障状况与教学质量工程完成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分析研究、反馈跟踪、评价评估,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全程监控与评估,并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分院(部)作为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实施者,主要侧重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宏观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实施,研究教务处、质量监控中心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给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结合本部门教学实际研究监控信息,重新审定相关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制度,不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建立绩效考核档案,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

(三)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学校层面完成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顶层设计,质量监控中心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制定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实施办法,使各个教学环节有章可循。学校层面的一级监控体系主要由《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分院(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实践教学管理办法》、《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构成。

分院(部)层面成立二级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小组,设组织、副组长、组员、联络员等,研究、细化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分院部将监控情况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纳入到教师年终绩效考核。质控中心定期督查,对各分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到对分院(部)的年终考核中。

(四)明确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工作职责

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分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职责:(1)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学院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教学相关规章制度、规划,对教学质量实施全面监控。(2)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监测常规教学运行、保障状况,制定并实施常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状态、学生学习状态、常态质量评价与考核、学生评教等工作;做好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两级教学质量保障的协调工作;收集学院内外,特别是行业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建议;受理教学质量问题投诉,及时反馈,跟踪整改;定期发布质量监控简报。(3)分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分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承担本单位质控制度的执行和完善,并及时处置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中心反馈的教学信息。(4)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关注教师教学、学习环境和教学秩序、学生学习动态及其他相关教学保障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在质量监控中心信息反馈平台进行反馈,再由质量监控中心形成反馈意见摘要,报校领导批阅后按所涉部门分别抄送反馈意见处理单。(5)专业指导委员会。分院(部)通过校企共建模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6)教师。教师是课程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要确立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7)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是课堂参与者、监督者,要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

各职能部门、各分院(部)、参与主体要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充分发挥宏观监控和微观协调作用,努力淡化监控与被监控的界限,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个人都能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全员参与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理念,最终实现自觉的自我监控。

(五)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监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校园,充分利用大数据探索创新型教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已是大势所趋。教学质量监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是职业院校重构教育环境、共享教学资源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将智慧型校园建设成果融入教学,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全过程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本校在新校区规划之初就已经明确要根据办公、课堂教学、考试、实验实训、生活等各个场所的不同需求,建成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高度智能化的校园数字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利用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加强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质量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堂同步录像

课堂教学同步录像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监控手段,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情况等。学校通过调阅录像资料能及时掌握整体教学状况,分院(部)能实时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遴选优质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亮点、特色和不足,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同步录像工作由学校统筹安排,可由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各二级分院(部)根据教学检查情况、督导听评课反馈意见、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各级各类重大教研活动等确定被拍摄的课程,为体现教师教学情况的真实性,原则上事先不予通知;录像资料应按要求由质量监控部门统一存档和管理,未经教师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人不得擅自查看、拷贝,更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公开传播、发布教师教学录像视频。课堂教学同步录像工作要逐步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权益。

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提高质量监控时效性

高职院校要建立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高、保密性强、操作便捷、规范灵活、信息来源广泛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归口管理,规范执行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高效、动态的信息反馈。引导全院教职员工、各分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学生教学信息员及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建言献策。

4.发挥学校数据采集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指导作用

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数据采集平台是教育部对每个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数据采集平台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力度与使用频率,充分发挥其管理监控功能,完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切实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水平,深化内涵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数据采集模式由以往一年一次的集中式采集,改为分批次采集、及时更新的模式,分解采集压力,减少差错率。要制定激励机制和相关评价制度,充分运用数据采集平台功能,逐步实现各教学单位、教师自觉、主动进行教科研等相关数据的实时更新。学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可在相应权限内查询相关数据,也可将数据采集平台的填报数据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

三、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客观、公正评价院系两级质量监控效果的制度保障,是促进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职能部门评价、教学督导评价、校内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分院(部)评价和行业(企业)评价等构成。评价过程注重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有效性,确保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质量监控中心牵头对分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情况、监控过程、改进措施、制度完善程度等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分院(部)和行政负责人的年度考核;二是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通过教学检查对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打分考核,质控中心结合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量化考核结果,进行测评指标校正,确定评价等级,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与年终评优、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职称聘用等挂钩。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运行机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形成以评价促监控,以监控促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结 语

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和必要手段,是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确教学质量监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监控制度,建设两级质控机构,分析监控数据,持续完善改进系统,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因此,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和实施对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黄静.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8,93.

[2]王霞,刘永胜.高职课堂同步录像工作研究[J].软件导刊,2014,(4):65-66.

[3]简祖平,梅霞.基于ISO理念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6):25-26.

[4]王桂娜.二级管理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2,(2):184-185.

[5]章瑞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5):6-8.

[6]刁益韶,王霞.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2015,11(6):9-14.

猜你喜欢

分院院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