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

2015-08-15詹玉芬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质量观技能院校

孙 潘,詹玉芬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甚至教育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质量是关键。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显露出了一些问题,诸如:社会对其认可度低,办学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教师人数、素质达不到要求,实训条件无法达到学生要求,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不深入等等问题,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并用科学的、合理的高职质量观来指导高职质量建设成为现在高职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高教质量观演变

高等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教育,都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一个时代的质量观有其存在必然性,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不断演进也标示着社会对其要求的不断更替,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利益相关者共同为教育制定出某种标准,高校根据此标准来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此时,这些工作被当作一种产品,而学校就是生产商,如果提供的产品能够达到标准,就是有质量的教育。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个时期国家,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开始关注各方面的需要,并会根据这些需要进行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标准要求较高,对素质全面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全面素质质量观被提了出来。这也就要求高教调整质量观,为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而努力。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经济发展的形势,这个时期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意味着多元化,多元化又意味着教育需要不同的质量观来进行辅佐。同时,这个时期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就更加要关注质量的保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高等教育质量观在于指引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谈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那么,这种质量观首先应该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点。其次,它应该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再者,它应该是注重学生感受与需求。

(一)适应需求

教育是回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级技能人才进行社会经济建设,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力资本。当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经济社会,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密切关联性。每个地方有其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特殊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对口专业的人才为其服务。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模式与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以满足当地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所以高职质量观就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拟定并贯彻。与此同时,高职质量观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需求,包括求学需求、就业需求等等,以人为本。

(二)多种多样

大众化意味着多样化。大众化阶段,伴随时代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接受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培养模式,而应该进行拓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拓展办学形式、培养目标、学制的多样性,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也要求多元化,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不一样的质量观来引导。比如英国实施了“三明治”培养方式,学生第一年和第三年在学院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实训。在学制上,有全日制、半日制的,也有夜间制、函授制的。学校在招生上既招收一般中学毕业生,又招收企业在职人员。学校既提供一般职业教育,又提供职前、职后培训。更特别的是,学校提供不同层次、水平的课程,学生通过选择不同课程获得不同的学历资格。这种办学模式丰富灵活,满足不同需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特色办学

目前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成见,认为这是高考失败者的归宿。如何让高等职业教育摆脱这样的成见,就需要正确的质量观对其进行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特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减少人们的成见。有效的特色化还可以增加学校的声誉,更加吸引企业的参与与投资。有了资金的注入,学校就有了足够的后盾来进行学校建设,这样学校的整体运行就进入了良性循环。高职院校的特色鲜明与否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对招生、就业、声誉等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及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观,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四)技能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职教育由于条件、资金等的限制,对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方面还是不够,大多进行的是低成本的理论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的结果会使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没有足够的技能满足就业需求。高校需要转变旧的质量观,强调高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为主的特点,并依据正确质量观的指导,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训环境,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在校内建造实训场地。

(五)随时代而发展

一个时代有其特定的特征,这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都会有一定的更迭,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需要。旧的、还带有上个时代深刻烙印的质量观会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错误的引导,影响其健康的成长。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应该是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更新理念,拓展思路,寻求发展。

三、高职教育质量观形成的途径

(一)政府宏观协调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建立多层次的质量保障体系,让各层次在制定质量观时有一个总方向可寻。由政府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社会及市场的需求统一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并且通过统一的程序实施,促进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建立与运行。建立多层次的质量保障体系,组建专业的评估机构,并且通过立法使其合法化。政府可以将实施后的评价结果与政府分配给高校的资源直接挂钩,以此来督促高校的质量提高。

其次,政府应该给高等职业教育更大的经济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资金投入作为坚强后盾,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才能更好提高。而资金光靠高校本身吸引来的外资投入以及学费等并不能完全满足质量建设的需要,政府的教育投入在高校的资金来源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政府应提高对高校的资金支持,使高校质量建设有资金保障。如美国的经费中5%来自联邦政府,60%来自州政府,11%来自当地政府,15%来自学费,9%来自其他途径[1],可以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大部分都来自于政府的投入。

最后,政府应该在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发挥一个协调者应有的作用,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政府应宏观调控高等职业院校及社会之间沟通与联系,促进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积极配合高校与企业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社会积极配合

就现阶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观决定了培养方式需要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实践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校企合作作为增强实践技能的重要方式进入人们视野。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实习锻炼、实训场地,高校帮企业培养岗到岗的对口人才。现在我国的一些用人单位并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在需要有长远投资才能得到回报的校企合作上,反而注重学生各种考核证书,对人才不加以培养而只知道使用,急功近利,只会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偏离正确的轨道。而在一些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为培养人才服务,并将培养人才当做自己必须承担的义务。所以我国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企业要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双方保持信息互通与共享,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企业要意识到校企合作会使双方受益。比如新加坡实行“教学工厂制”,将学校作为一个工厂,教学环境完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学校管理当中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使学生在一个完全模拟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当中,学习各种技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学院不仅可以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生产设备直接作为教学的硬件设施,并且可以得到企业的一些资金资助,推动了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可以集合相关人员建立一个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督机构,作为中介来监督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作为一个相对的利益不相关者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提高质量建设的透明度与完全实施。

(三)高校发挥自主性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改善主要还是要依靠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发展目标及办学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从教师的文化程度、教学技巧、师德品质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察。完善生师比、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形成激励监督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有能力的人才到学校兼职,从他校引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使教师队伍具有更高的实践工作经验与教学水平。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新时期质量观的要求科学定位,特色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产业的发展,当地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向其输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也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培养计划等能切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有特色、有质量的办学是高职院校长久发展的可选路径。

然后,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根本。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时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培养,量身定做实用性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其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和政府以及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

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多途径筹措资金。单凭政府的投入来满足高职院校发展教育、提高质量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吸引来自不同渠道的更多的资金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立起一个政府、企业、学生及社会人士多渠道、多手段的融资形式已经十分必要。

总之,不管是政府、社会还是高职院校自身,甚至是学生都应该积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尽快完成观念上的转变,来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实现、创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使其能够很好地为当地经济甚至我国经济服务。

[1]叶署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6):177-178.

猜你喜欢

质量观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拼技能,享丰收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