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2015-08-15唐明贵龚雅莉
唐明贵,龚雅莉,唐 恬
(贵州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一、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但半年后,有近61.9万毕业生仍处于失业状态。有研究表明:高职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2%,38%的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高职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52%,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和“薪资水平较低”[1]。近年来,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表现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某种不足[2],主要是学校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仍有许多需改进之处,职业能力教育亟待加强[3]。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和改进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研究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两个方面展开调查,根据我校历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分布特点,选择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用人单位随机发放《2012届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8份。行业涵盖工商管理、金融保险、商务贸易、旅游、房地产、物流等十多个领域,抽样结果在理论上能够反应出总体样本的基本特征。通过市场调研,探求商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原因,试图寻找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点,反思商科类高职教育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
1.就业途径多样化,专业对口率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推荐(33.68%)、网上招聘(20%)和人才市场招聘(18.42%)是我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依靠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占14.47%,通过其它途径的占12.89%,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为0.53%。与往届毕业生相比,学生通过网上招聘找到工作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而学校推荐目前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渠道,人才市场招聘会和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者仅占33.82%,与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者占50.73%,而有15.45%的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无关。这一比例与2011届毕业生相比专业不对口现象有小幅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能从侧面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在严重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状况下,能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找到工作岗位实属不易。不过专业不对口率会随着毕业生工作时间增加而提高,这与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兴趣爱好、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等有密切关系。
2.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与往年调查结果相似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仍旧是我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2012年,民营企业接纳了我校59.62%的毕业生,跟全国高职院校中有61%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相比要低1.4个百分点;其次是国有企业,占12.93%,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学生总比例仅占6.31%,其它性质的工作单位占17.67%。规模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吸纳了我校毕业生总数的10.34%,规模在11~50人的企业吸纳48.35%的毕业生,规模在51~100人的企业吸纳25.42%的毕业生,规模在100人以上的企业吸纳21.52%的毕业生,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吸纳22.35%的毕业生。与前几届相比,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保持稳定。
从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水平来看,2012届毕业生51.67%的薪资水平集中在1-3万元,1万元以下的占14.91%,3-5万的占26.48%,年薪达到5万以上的仅占6.94%。与2011届毕业生年薪水平相比,5万元以上的有大幅增加,而3-5万年薪水平的群体降低了22.99%,参照贵阳市2012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56594元,我校毕业生年薪与其相比有一定差距,高工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小,但工资增长的潜力较大。
3.就业观念趋于理性,跳槽现象频繁。我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优先考虑在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就业(71.29%),其次是考虑专业是否对口(45.11%)、个人的兴趣爱好(44.79%)和就业单位的薪资福利水平(44.16%),再次是考虑工作是否稳定(33.75%),而就业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27.13%)和就业单位所在城市(22.71%)被放在末位。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已趋于客观现实和理性,能够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个人的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有40.52%的毕业生有过更换工作的经历,与2011届毕业生相比这一比例降低了18.35%。从客观层面看,我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贵阳市,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由此带来了人才的频繁流动,中小企业表现更加明显,但这一工作流动现象越来越趋于合理,毕业生的跳槽行为更加趋向理性。从主观层面看,毕业生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特长(72.66%)、追求更高收入(36.69%)及其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64.75%)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由于工作单位、家庭和其它原因导致工作变动的比例较低,分别占15.11%、16.55%和10.07%。当然,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变动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岗位胜任度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认可。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基层工作岗位(57.22%),并且岗位角色转换慢,只有37.47%的毕业生通过努力能在半年至一年内转向一般管理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中层管理干部(7.79%)和高层管理(0.52%)的比例较低。但他们基本都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97.43%),只有2.57%的毕业生认为单位分配的工作难以完成。与其它院校在同岗位的毕业生相比,在工作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有30.23%认为自己能够胜过同期毕业的同事,67.96%的认为跟同事差不多,只有1.18%的认为在能力上不如同事,这与我校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分不开的。
在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有81.5%的毕业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表示满意,有18.5%的毕业生表示一般,表示不满意的为零,这说明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绝大部分毕业生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反映出这种培养模式的一些局限性。在对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我校毕业生认为合理和基本合理的分别占34.54%和58.76%,只有6.7%的毕业生认为不合理,通过在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90.87%的毕业生认为能够满足现有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只有9.0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这说明我校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对部分学生素质培养还缺乏针对性,导致少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调查中也反映出毕业生需要增强的能力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67.19%)、专业技能(60.57%)、创新能力(54.57%)、语言表达能力(49.53%)和团队协作能力(32.18%),他们希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得到加强。
(二)用人单位能力需求现状
1.企业对学生的总体评价高,综合素质分项能力评价差异大。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61.93%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非常优秀,37.78%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基本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认为我校毕业生不称职的比例为0.28%。这说明了我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方面的成果社会认可度较高,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符合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综合素质的分项评价,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遵纪守法”和“遵守本职工作岗位职业道德及规范”3项素质评价最高,均值超过4.51;其次是“为人处事和做事的诚信度”和“工作的敬业精神”,均值为4.49;再次是“实践动手能力”,均值为4.0;第四是“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提高与学习能力”和“承受压力,克服危机的能力”,均值为3.37;第五是“灵活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探索进取精神”,均值为3.28;最后是“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均值为3.18,也是最低分值。这13项指标均值分布情况综合反映出我校严格的管理、技能本位、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专业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够也导致为学生创造力不足。
2.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综合职业素养也需提升。用人单位在肯定我校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同时,也对我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他们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创新能力(59.03%)、实践动手能力(53.30%)和人际交往能力(53.30%)三个方面的能力尤其需要加强;其次,在专业基础知识(44.99%)、团队合作(42.41%)和外语应用能力(41.83%)和计算机技能(40.40%)四个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工作业务的需要,也需要提高和加强;再次,在敬业精神(25.79%)和思想道德素质(20.63%)两个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三个方面显然是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这反映了我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理论素养方面重视不够,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丧失创新的源泉,我校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能本位,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其它选项调查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同时在此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加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套的教学资源有很大关系。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学生素质基本满足人才市场需求,职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从就业途径来看,学校推荐、网上招聘和人才市场招聘是我校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从就业单位性质及单位规模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是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属性分布不合理,就业层次总体上偏低;从年薪水平来看,主要集中在年薪1-3万元,高中低档收入水平呈现正态分布;从工作流动性来看,跳槽现象比较频繁,有近41%的毕业生有过更换工作的经历;从专业对口率来看,主要集中在与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行业,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率约为34%;从毕业生岗位胜任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基层工作岗,岗位角色转换慢,但基本都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从对学校的满意度来看,总体上较满意,认为学校课程设置较合理,专业技能基本能够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但希望学校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从就业观念来看,最看重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其次再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是否对口和薪资福利水平。
2.用人单位总体评价较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需要加强。从用人单位的评价来看,总体评价较高。在综合素质分项评价中,对我校毕业生在“遵纪守法”、“遵守本职工作岗位职业道德及规范”、“为人处事和做事的诚信度”、“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作的敬业精神”五个方面给予最高评价;其次是在“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提高与学习能力”和“承受压力与克服危机的能力”四个方面给予较高评价,而对毕业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两个方面评价趋于一般;用人单位建议我校毕业生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四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强;其次是外语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四个方面还需要提高;再次是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需要适当加强。
(二)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基本素质好,理论知识够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学、做”三位一体。实践证明,这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正确的,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也应看到,我校毕业生虽然工作上手快,但发展后劲不足,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不强、就业层次偏低,出类拔萃的人才较少。因此,在坚持我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其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新特点,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加强校政企的深度合作,全面推动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确保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业务规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设置要紧跟人才市场发展,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来开设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实现了专业素质培养。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转变成“授人以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不断提升生产性专业实践项目的教学质量,以全真或仿真项目为载体,采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践行“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思维、技能训练流程,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与实习的管理,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更多的专业技能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毕业生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3]。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开拓创新能力不强,这也客观反映了我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上的明显不足。因此,如何使我院毕业生既有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特点,又有长足的发展后劲和开拓创新能力,是我校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来实现预期目标:一是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改进和优化传统人才培养的措施;二是积极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三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四是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4]。
4.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国际化需求。随着我国各领域逐步与国际接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外语、计算机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本科院校相比,我校毕业生的外语、计算机能力明显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上,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二是外语教学要多引进外教,并形成学用外语的氛围;三是专业基础课逐步推行双语教学;四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全面推行无纸化教学;五是在专业能力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提出计算机和英语学习和应用的相关要求。
5.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职业。面对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制度变化,建立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对商科类高职生来说,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科学的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有效采取分级分类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年级学生应重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自我的剖析,明确定位;二年级学生应重点培养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创业意识;三年级学生应重点指导他们进行就业创业的“实战”,缩短就业创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成功实现就业创业的目标[5]。同时,加强对学生在就业创业心理、政策、职业生涯、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报告会,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信息平台,高效收集、整理和发布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便捷、及时、详细的信息服务,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职业[3]。
[1]唐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职教论坛,2013,(23):93-94.
[2]李玉坤.多维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百名毕业生调查谈[C].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02:676-678.
[3]魏继华,武立博,王学志.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31):56-57.
[4]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5]周耀明,王彬,韩善仓.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