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态思想探析
2015-08-15罗顺元
罗顺元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孟子,名轲,我国战国时期卓越的儒学大师,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儒家的地位排行第二,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为“亚圣”。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行仁政,以德治天下。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孟子把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具体深化和阐明,提出著名的“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价值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重视孟子的生态伦理观,他说:“属于孔子(公元前522-公元前479)学派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1](P72)探析先哲的生态思想,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知天、顺天,与天地同流
孟子对“天”的解释跟孔子是一脉相承的,有道德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等多种,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时为自然之天、自然界的各种客观规律等。孟子说:“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2](P9)“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2](P145-146)显然,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孟子认为客观规律即天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拒性,“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又“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2](P165)而且,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有系乎存亡的严重后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2](P197)又“顺天者存,逆天者亡”。[2](P120)孟子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即是如此。
客观规律是如此重要,了解和掌握它们也便成了一种必然要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景,“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P93)孟子要求人们通过“思诚、尽心、知性”,以便能够“知天”,然后达到“与天地同流”的目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P125)诚是大自然的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在“天人同诚”的基础上,通过“尽心、知性”然后“知天”。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2](P224)最后达到“天人合一”“与天地同流”的圣人君子地步,“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2](P229)
在讲究“与天地同流”的基础上,孟子充分重视和肯定人的重要性,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人轻物,把人的因素放在主导地位。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P61)在这里,孟子把“人”的因素看作是最重要的。在《公孙丑上》篇,孟子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的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2](P54)在《万章上》篇,孟子引用《尚书·泰誓》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P163)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在天人关系中,孟子对人的重视。
二、仁民爱物,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伦理
在人与自然万物的伦理关系中,孟子跟孔子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位伟大的人本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存的和谐生态伦理。
关于人之本性,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人性之先验“性善论”,即认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善良的。孟子主张把人的善良的本质不断发扬光大,并且以自己为中心,由己及人再及物,把这种“善”推广到天地万物。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2](P189)“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2](P56)人性的“善”是先验的,而且人人都具有这种先验的“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P193)又“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2](P230)
在确定人性善良的本质后,孟子要求由己及人再及物把这种“善”逐步往外推。对天下民众,孟子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P13)接着,孟子便把这种“仁爱”由人推广到天地间的自然万物,即著名的“仁民爱物”生态伦理思想。“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2](P244)宋代著名儒学家朱熹解释,“物”为“禽兽草木”;“爱”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3](P519)这种解释清楚明白,言简意赅。这里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对“亲人”要“亲”,对“民众”要“仁”但不要“亲”,对“物”要“爱”但不要“仁”。“亲”“仁”“爱”是孟子“仁爱”观里价值等级由高到低逐渐降级的三种不同层次,这样孟子的“仁爱”思想便由对人的“亲、仁”逐步扩展到对万物的“爱”。这既是对孔子开创的“泛爱众而亲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针对墨家“爱无等差”主张的批驳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一次,墨家的信徒夷之想去拜见孟子,夷之把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意即君王爱护民众就像爱护婴儿一样)理解为“爱无等差,施由亲起”(意即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是实行起来从父母亲开始),孟子对此进行了批驳、解释;“仁民爱物”这个命题正是对儒家之爱的进一步解释。[4](P179)正因为主张要“爱”天地间的自然万物,孟子对齐宣王不忍杀牛祭祀而赞赏,说这就是“仁术”;孟子接着感慨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2](P11)
不过,在人与自然万物的伦理关系中,人的价值地位始终是处于第一位的。孟子的生态伦理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伦理,人本观念是孟子生态伦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孟子对于齐宣王恩及禽兽却没有行仁政关爱百姓表示诘问和不满孟子两次反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P12-14)孟子对于统治者重视爱护马之类的动物却不管人民大众死活的做法更是深恶痛绝,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抨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2](P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2](P6)
三、“时”“养”结合的生态保护、消费观
孟子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消费思想主要体现为以时养物、以时取物、取物不尽物与节用结合。孟子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不仅能使民众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料,而且还能保护自然资源,使其能够被永续利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时”是孟子关注的核心因素,孟子引用齐人谚语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2](P42)虽然有智慧,不如借助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待农时。孟子反复告诫以时养牲畜、以时耕种的重要性,“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P5)按时按量地饲养鸡、猪和狗等家畜,七十岁以上的老者都可以吃上肉了;不失去耕种收割的时机,一百亩的田可以让数口之家吃得饱。孟子曾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P5)不在农忙时耽搁老百姓的耕作,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去大池里捕捞,鱼鳖也就吃不完;按照时令规律去山林砍伐,材木也就用不完。在消费物质资料时,孟子要求“用之以礼”,反对铺张浪费,“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2](P234)孟子的“时”应该具有以下含义:一是动植物根据时间季节变化的发育生长规律;二是人们应当根据万物的生长变化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农业活动和资源索取活动,如在恰当的时节进行耕种、收割、采伐、打猎等。因而,孟子“时”的观念实际上就是生态季节规律的同义词。[5]
对于自然资源,除了讲究“时”以外,孟子还强调一个“养”字。在目睹“牛山事件”后,孟子总结道:“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2](P196)对于如何养护,孟子是有取舍的,主张养护重要的,“今有场师,舍其梧槚,状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2](P201)孟子常主张在住宅周围种桑树养蚕织衣,以便让人们有足够的衣服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P5)又“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2](P233)
对于自然资源,如果既不注重有节制的以时索取,又不讲究养护,那么后果会怎样呢?其结果将会导致生态灾难。孟子讲述了一个我们今天会称之为人为生态灾难的“牛山事件”的故事,孟子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2](P196)这个故事说明了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无节制地掠夺索取的破坏性是多么的巨大。
[1]〔法〕阿尔贝特·史怀泽.陈泽环.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孟轲.杨伯峻,杨逢彬.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4]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蒲沿洲.论孟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