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蜡梅的研究综述及开发应用前景
2015-08-15叶玉娟叶龙华
叶玉娟,叶龙华
(黄山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广东 广州510173)
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属蜡梅科蜡梅属半常绿灌木,为中国特有种[1],且已拟被列为安徽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野生柳叶蜡梅分布范围较小,仅分布于安徽黄山市的休宁、歙县、祁门县及浙江、江西两省的部分地区[3]。柳叶蜡梅常用于庭园绿化和观赏;其叶香味浓,是优良的香料原料,还可用于制作药物[4]。因其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开发利用程度加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国内对柳叶蜡梅的植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繁殖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进行一系列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此树种的相关研究热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和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柳叶蜡梅的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1 植物学特性
柳叶蜡梅幼枝条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被微毛。叶纸质或薄革质,条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表黄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及叶片具糙毛。花小,黄白色,生于叶腋,花被片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聚合瘦果着生于壶状灰褐色果托内。花期8-10月,果期翌年5-7月,常宿存枝上[5]。
值得注意的是,柳叶蜡梅与同属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zns Oliv.)的叶极为相似,两者从外形观察容易混淆。山蜡梅幼枝棕至黄棕色,枝条表面被白色短毛,并有多数点状皮孔;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淡绿色,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或圆钝。进一步观察两者的花粉粒,发现它们的形态与表面雕纹有明显的不同,山蜡梅花粉粒为半球形、长球形或呈不规则形状,表面有颗粒状突起; 而柳叶蜡梅则为长球形或球形,表面具云朵状网纹。两者的叶主脉横切面的显微观察表明柳叶蜡梅的厚角细胞与中柱鞘纤维间有较多的砂晶细胞,近厚角细胞处有数层颓废薄壁细胞,常连成带状;山蜡梅则无此特征[6]。
野生柳叶蜡梅常生于海拔150-400m阳坡的路旁或林缘,为浅根性耐荫树种,对光照的要求随着树龄的不同而变化,幼苗喜阴,成龄树在较多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12-35℃,能耐-15℃的短期低温;喜湿润,忌积水;喜排水和透水性良好、土层疏松深厚、肥沃湿润、土壤pH值为5.5-6.5的泥灰岩土壤、沙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沙质黑壤土[7]。
2 繁殖栽培技术
2.1 播种繁殖
野生柳叶蜡梅为丛生灌木,目前人工栽培量较小。柳叶蜡梅的种子繁殖是最原始的繁殖方式,分秋播和春播。每年10-11月份内部种子逐渐变为棕黑色时即可采种,种子无休眠习性,播种前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即可随采随播(最好温水浸种);也可层积处理后再播种。春播也要温水浸种,发芽率可达60-75%;也可采用碱性溶液或赤霉素处理法,发芽率可达75%以上[8]。播种圃地应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方。需要细致整地、全面耕作,最好对土壤进行消毒并施足机底肥[9]。一般苗高达30cm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2.2 扦插繁殖
柳叶蜡梅虽然果实产种量不低,但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因此,除了播种繁殖外,常采用扦插技术繁殖幼苗。春插或者秋插均可,时间为2-4月及9-10月。首先要选择好圃地,一般要求阳光充足,这可以很好地促进生根、增加成活率[10]。土壤结构疏松通气良好,可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灭土壤病菌、吡虫啉消灭土壤害虫,用量均视情况而定[11]。圃地处理好后即可做床及准备插穗。选择生长健壮的1-2a生枝,剪成长12cm左右、具有2对芽子的插穗。要求插穗上切口为平面,下部在紧贴芽处剪成马耳形。为了提高成活率,插穗最好用植物激素处理。常用生根粉或IAA,注意采用速浸法效果较好。扦插基质一般为处理后的土壤,也有人用100%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扦插效果较为理想,成活率可达60%以上[12]。将苗床浇透水,待水灌后即可扦插。前期苗床用塑料薄膜罩住,保持通风,后期除再去薄膜,保证水肥,按照一般的大田标准进行管理[13]。
2.3 其他繁殖育苗方式
柳叶蜡梅除播种和扦插繁殖育苗之外,还有分株法、压条法和组织快繁法等育苗方式。分株时要注意多带须根;压条有普通压条、开沟压条、堆土压条、套盆压条与高空压条等[5];组织快繁技术的关键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发现,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好,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以MS+NAA0.3mg/L+6-BA1.0mg/L为宜[14]。有人发现,柳叶蜡梅采用弯枝法培养“矮、壮、宽、密”的高产型树体与树冠结构,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快速成蓬新技术[15]。
2.4 栽培要点
柳叶蜡梅的栽培可选用盆栽和地栽两种方式,应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择栽培方式。如果以观赏花木为目的,应选用盆栽;如以发展绿化、商品花材生产为目的,则取地栽。根据柳叶蜡梅的特性,地栽时应选择在荫湿环境,湿润肥沃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进行,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好。植树时,要先做好除草松土工作,以利根生长。定植后,可施适量腐熟有机肥料,促进生长。每年可适当修枝,保持树形美观[13]。
3 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由于柳叶蜡梅全株各部位均有不同的价值,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了对植株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提取研究。以柳叶蜡梅叶营养成分分析最多,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是众多研究的重点。化学成分常采用蒸馏法提取,成分分离鉴定工艺多样,有常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16],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17,18];正相硅胶柱色谱技术[19];一些特殊成分也采取了不同的提取与测定分析方法,如陈亮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柳叶蜡梅叶总黄酮,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20]。
柳叶蜡梅叶中主要含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水分和灰分、游离羲基酸维生素和一些矿质元素[16]。对柳叶蜡梅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蒽醌类化合物等成分[21]。叶片中含有挥发油,新鲜柳叶蜡梅的挥发油含量可达0.023mL·g-1,贮存一段时间后,挥发油含量随之下降[22]。挥发油成分种类较复杂,一般以单萜、倍半萜为主,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23]。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以及同种方法分析不同季节的柳叶蜡梅叶可得到不同数量的挥发油成分,有研究报道,挥发油主要含桉树脑、龙脑、乙酸冰片酯及香橙烯氧化物等成分[18],但也有人研究得出,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反式-(+)-5蒈烷醇、α-蒎烯、(Z)-2-(3,3-二甲基亚环己烯基)乙醇、1,4-对孟二烯、罗勒烯、石竹烯等物质[17]。柳叶蜡梅茎中也含挥发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亚油酸、棕榈酸、(-)-β-杜松烯等[24]。
4 柳叶蜡梅的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
4.1 饮用、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
柳叶蜡梅叶经特殊加工后可炒制成香气清醇的食凉茶,又称香风茶或黄金茶。近年来,香风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能作为一种非茶属天然植物饮品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香风茶具有解表祛风、理气化痰的功效,中医可用于感冒、气管炎及降血压等症的治疗[25]。叶片中含有大量芳香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肌体免疫力等功能,无副作用,畲族百姓常用它来治疗感冒、咽喉肿痛诸症[26]。作为常用畲药,柳叶蜡梅对止泻具有独特作用[27]。
柳叶腊梅各部分可药用,其茎叶蒸馏所得的油开发研制出畲族新药——脾胃舒。临床上用于治疗寒湿困脾、肝胃不和、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肠胃不适、腹部胀痛、泄泻等消化道疾病[28]。柳叶蜡梅花浸生油中,称“蜡梅油”,可涂治烫伤。近年来,大量研究探索了柳叶蜡梅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温慧萍等研究指出,柳叶蜡梅水提物能增加大鼠进食量,其有明显的促进消化作用[29];杨林波等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柳叶蜡梅灌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柳叶蜡梅灌肠剂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平衡[30];张健健等人研究得出柳叶蜡梅提取物在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这可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31]。不仅如此,刘忠达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柳叶蜡梅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2]。
4.2 其他利用价值
柳叶蜡梅具有先花后叶的特征,淡黄色的小花具有浓郁的芳香,枝多弯曲,树形姿态优美,稍加修剪即可成藤本状的灌木丛,观赏价值极高,因此,可作为较好的园林树种。柳叶蜡梅整株含芳香油,可为制作高级化妆品提供原料。柳叶蜡梅叶片水浸提液具有化感作用,且作用具有选择性,可利用这一选择性的化感作用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满足生产需求[33]。
柳叶蜡梅在森林群落中属优势灌木树种[34],且有人以古田山自然保护区5ha常绿阔叶林动态样地为对象,监测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更新动态,结果发现:43个主要树种中有31个为增长型种群,其中柳叶蜡梅的增幅最大,这为开发利用柳叶蜡梅的生态效益提供了可行性理论支撑[35]。
5 柳叶蜡梅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利用前景
作为乡土树种,国外对柳叶蜡梅的研究极少。国内研究虽较多,但系统性不强。鉴于柳叶蜡梅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将来的需求量必会大大增加。由于人为过量采收,野生资源已近枯竭,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然会导致人工种植量提升。因此,有关柳叶蜡梅新栽培技术和丰产技术将继续是研究重点,将来可能会出现分子水平育种和基因定向选育。另外,柳叶蜡梅在多处的分布状况一般呈现出野生分布常见,但真正实行规范化种植的基地很少[28],因此,建立柳叶蜡梅规范化种植基地则成为保证高产的一条途径。
柳叶蜡梅叶作为优良茶叶原料已走向市场,叶内所含的挥发油也已广泛用于医药业,但植株其他部位的利用不多;作为园林树种应用尚不广泛。今后,对柳叶蜡梅的研究应重点除了栽培丰产,还应继续集中在结合现代工业技术,加大对此树种的园林生态应用和药材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树种保护研究方面也相对空缺,因此,在加大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树种抗性和树种保护方面的研究。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10.
[2]张光富.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39.
[3]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二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267-271.
[4]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50.
[5]胡长玉,肖维凤.柳叶蜡梅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5(3):5-6.
[6]竺叶青,黄沁,郭济贤.民间药山蜡梅与其同属植物柳叶蜡梅的鉴别[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5,12(5):331-336.
[7]程文亮,刘南祥,华金渭,等.柳叶蜡梅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的初步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5):3-6.
[8]肖维凤.柳叶蜡梅的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J].林业实用技术,2006(11):45-46.
[9]王光飞,刘国洪,吴应龙,等.柳叶蜡梅开发利用及播种育苗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42-243.
[10]章先禄.腊梅扦插繁殖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7(3):41.
[11]马海波.柳叶蜡梅圃地硬枝扦插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02,205.
[12]程文亮,华金渭,刘南祥,等.柳叶蜡梅扦插繁殖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4):451-454.
[13]周芳祥,欧干仔,连雷龙.柳叶蜡梅的繁育技术与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78.
[14]胡长玉,张霄雯.柳叶蜡梅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4):12.
[15]程清明,汪良义,汪清华,等.“黄金茶”快速成园栽培技术[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3):30-31.
[16]胡长玉,唐欣昀.野生柳叶蜡梅叶营养成分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7,9(3):91-93.
[17]欧阳婷,麦曦,夏红英,等.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0,34(1):78-81.
[18]史小娟,潘心禾,张新凤,等.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129-132.
[19]章瑶,华金渭,王秀艳,等.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661-2664.
[20]陈亮,张润民,王玉全,等.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柳叶蜡梅叶总黄酮工艺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258-259.
[21]潘心禾,史小娟,张新凤,等.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9-102.
[22]吴宇锋,吕圭源,张志茹,等.贮存时间对柳叶蜡梅挥发油及桉油精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803-2806.
[23]周婧,钱超,宋莹莹,等.野生柳叶蜡梅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J].华西药学杂志,2013,28(3):238-240.
[24]沐方芳,张军,王曼曼,等.野生柳叶蜡梅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2):382-385.
[25]叶龙华,胡长玉.柳叶蜡梅苗定植后光合作用日变化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9):784-786.
[2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69.
[27]温慧萍,费俭,童应鹏.畲药柳叶蜡梅止泻作用的初步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2(1):62-63.
[28]刘南祥,程文亮,诸葛华.柳叶蜡梅GAP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5):10-11.
[29]温慧萍,雷伟敏,吴宇锋,等.柳叶蜡梅对脂肪乳剂致食积证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5):82-84.
[30]杨林波,江伟华,巴东娇,等.柳叶蜡梅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2012,19(4):346-347.
[31]张健健,陆天飞,董彪,等.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肝脏,2014,19(2):112-114.
[32]刘忠达,袁宙新,张尊敬,等.柳叶蜡梅提取物对人胃SGC-7901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420-2422.
[33]叶玉娟,段东朝.柳叶蜡梅化感作用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3):203-205.
[34]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等.基于多元回归树的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以古田山24公顷森林样地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7):761-769.
[35]汪殷华,米湘成,陈声文,等.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2002-2007年间更新动态[J].生物多样性,2011,19(2):17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