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8-15董盈盈都晓琴
董盈盈 都晓琴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2.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随之提出,要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授知识、增进认同、提升修养、培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于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所指与价值意义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本身蕴含着“描述性”与“价值性”两个层面的问题。从前者来看,它需要回答何谓“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后者而言,则意味着要阐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有何价值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从传统文化的性质来看,这些“丰富内容”有好坏之分。因为作为文化根性的传统思想形成于特定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固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但也不乏集权主义、宗法思想之流弊需要剔除[2]。因而,一个首先需要澄清的前提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传统文化”应该是“那些积极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有利于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精神风貌,有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精华部分。”[3]
在此前提省思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汲取、承扬传统文化中那些积极的、有益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文明风尚、情感态度等智慧遗产,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自身特色、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支撑和重要构件,以期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理想信念、文化修养产生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对其解读:一是“融入”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自身的“转化”过程。从本质上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思想遗产进行“适应时代”的转化过程,并在这种“转化”中使自身包含的“活的文化资源”再度获得价值。二是“融入”的结果应该是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这意味着,“融入”的过程不是将传统文化简单移植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不是将二者简单拼凑,而是在“融入”过程中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
(二)价值意义: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史学家张岂之指出:“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4]在当前社会深度转型期,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融入”的过程是保持传统文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需要,它可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而守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性。众所周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求知欲望,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影响着我们文化根脉的传扬。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大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内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那么就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从而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并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发生着过去与现在的交融。传统文化是在继承和变迁中演进的。”[5]121而这种“演进”无疑需要大学生知识分子来担当重任,也需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守护传统文化的根性。另一方面,这种“融入”的过程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大学生道德情操、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感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智慧结晶。例如,在为人处世上,很多先哲提倡接人待物中要处处为他人考虑,要言而有信,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丢弃人格。如《论语》有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道德情操上,传统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值得继承的有益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爱国情怀上,古代仁人志士更是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里既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负责任态度,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追求;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信仰,又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观念。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而著称于世,它可以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这些有益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爱国情感等“传递”给大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的人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实质
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它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认同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问题: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有关“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却未被列为专门的教学体系,只是作为背景性知识穿插,涵盖在上述课程之中。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使得高校师生难以对其有全面、科学的认知,高校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也多是蜻蜓点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样一来,囿于缺少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古代先哲、先贤的智慧结晶、思想遗产也就难以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固化思维,削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也即是说,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在相应的学科建设上也就难以估量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可能压缩其存在空间。一个接踵而至的结论是,如果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课程上缺少“一致性”认同,那么它就难以作为一个学科中的重要“课程”而存在,从而致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价值整合”问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困惑
维特根斯坦说:“早期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尘土。可是,精神将浮游于尘土之上。”[6]7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将“浮游于尘土之上”的“传统精神”有机整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但这一过程必然遇到二者之间的价值整合问题。因为“从时空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结构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就是说,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结构中,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已压缩到同一时空的‘新新人类’的价值结构之中”[7],这难免会产生价值的碰撞与冲突现象,进而造成衔接困惑。一方面,“融入”的传统价值观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因为受“文化惯性”影响,传统文化中一些等级观念、宗法关系和小农意识等思想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中,这与现代民主、平等的价值相悖,可能会招致大学生的抗拒。另一方面,由于对传统文化中的“活元素”挖掘不够,未能有效继承其内在精神,只是进行“断章式”剪裁,甚至是仅就其符号系统的简单“移植”和“改造”。这些做法既难以完整、准确理解传统文化中个别语句,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三)“疏离生活”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聚焦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思想阐释,大多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为主。不可否认,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性、理论性的教育、灌输固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期夯实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但问题是,仅有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育还远远不够,因为它虽然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接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但如果缺少现实生活的支撑,这种传统文化的“理论维度”也难以获得大学生的真正认同,或者说它至多存在于“课堂中”。这样一来,理论层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可能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从而导致“融入”效果不佳:一是脱离现实生活观照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容易陷入“知行脱节”窠臼,从而产生认同难题。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确可以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情操、处世智慧、爱国情怀等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和领悟,然而假如这种传统文化智慧在“课下”或“实践”中难以得到经验性、体验式运用,没有通过诸如交流活动、行为做事来践行,那么这种“理论层面”的传统文化教育终究难以持久。特别是当大学生感知到课堂上的老师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运作逻辑产生冲突或矛盾时,他们就可能以“工具理性”态度来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甚至蜕化为“被迫学习”或“拿学分”的窘境。鲍曼说:“个体没有现成的认同(identity),认同需要个体自身去建构并为之负责。”[8]128但如果个体在“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悖反中陷入迷惑与焦虑时,个体便难以建构这种认同,进而导致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二是脱离现实生活观照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能使得教育者仅仅“盯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却没有在诸如师生交往、专业课学习、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等“微循环”过程中继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或精神,这样可能使得传统智慧失去了现实生活实践的依托,从而导致这些“微循环”系统的活力不够[9],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减弱、消解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智慧的认同度。
三、从价值认同视角增进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本质上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学科建设”问题、“价值整合”问题和“疏离生活”问题,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危机。因而,唯有从价值认同视角来“对症下药”,或许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策。
(一)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无论从“源”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流”的视角来看,传统文化都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源”的角度与传统文化的“根性”相关。也就是说,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是珍惜我们先辈智慧的表现,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需要。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则可能导致文化失根,导致文化断裂现象。“流”的视角则与传统文化的“承扬”相关。这意味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是传衍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置是从“体系化”“结构化”方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增强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认同:一是增设大学生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调动多方力量和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学院配合、师资配备、教材编排、课时调整、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切实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是加强对传统文化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关系探究,从而使得这些课程相互融通,进而也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存在价值。
(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机制,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
在传统文化的转化问题上,很多学者都曾提出颇有见地的观点。如,林毓生较早提出的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杜维明在阐释传统时,也提及了转化的语境问题,这些传统文化的转化观点的共通之处是,都强调传统文化的转化旨在探寻“过去”与“现在”的结合点,而不是将“原封不动”的传统文化直接“传递”给后人。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机制:一是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所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社会风尚、价值取向等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自觉剥离出传统文化中那些背离现代文明意识的等级观念、宗法思想、小农意识等成分,防止这些消极方面成为阻碍大学生发展的消极因素。二是结合时代内容解读传统文化。阿尔温·托夫勒说:“我们不能把昨天的陈规惯例,沿袭的传统态度和保守的程式,硬塞到明天世界的胚胎中。”[10]43-44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仅要注重它出现的历史背景,而且更要找寻与现代精神的融通之处。不能只是套用传统语词、话语,同时还要对其蕴含的内容进行“价值再造”,使其能够得到大学生的认同。
(三)注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场域,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西方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Life of world)”概念。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实在、经验、直观的世界,是日常的、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存在。”[11]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外,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场域,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校园活动、寝室生活、网络冲浪、参观访问过程中,才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尤其是采用诸如演讲比赛、读书会、校园广播、文艺活动、参观文化遗迹或博物馆、BBS上设置讨论议题等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以隐性和渗透特点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时,更能激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认同效果。
[1]郑丽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究,2007(2).
[2]赵丽涛.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变迁方式及其当代转化[J].兰州学刊,2013(2).
[3]李阳,梁婷.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3).
[4]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 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5]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奥]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M].涂纪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王军,李宝章.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4(3).
[8][英]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微循环[J].思想理论教育,2014(9).
[10][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三联书店,1983.
[11]邹小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日常生活维度[J].理论与改革,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