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层实践
2015-08-15李桂荣窦新顺陈丽敏
李桂荣 窦新顺 陈丽敏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91)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女性特色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在实施职业教育理念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面进行了诸多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学院本着互惠双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河北用友新道基于协同发展目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多元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用友新道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优势明显,成果丰富。
一、共建跨专业综合实践基地,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财经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很好的本专业岗位技能,还要有胜任跨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鉴于此,为了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全面引进了用友新道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VBSE综合版)教学平台,助推专业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等3S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实践环境创新、实践内容创新、能力训练创新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实现了把企业搬进校园、把自信带到课堂、把岗位放在身边、把自己融入团队、给学习带来环境。
(一)实践环境创新
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跨专业综合实践基地设计、软件安装调试、免费升级,实训中心师资培训,实验数据采集等。跨专业综合实践基地在实践环境建设上,基于“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理念,整个基地玻璃墙设计,装修一新,通体透亮,写字间布局,现代化的办公桌椅,突出了“职业、职场、岗位”氛围的营造,走进实践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中的十六个大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践环境分为政务大厅员工工作区、虚拟企业员工工作区、分享交流区、成果展示区,自主学习区五个区域。“政务大厅欢迎您”“上学即上班”“实训即工作”墙体文化最为显眼。在政务大厅有客户休息等待区、信息资讯发布区等。装有打卡机、排队叫号机、服务评价系统。实践基地从市场环境、机构设置、工作场景、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景仿真。实训工作用品,如大量货币、产品、账簿、营业执照、公章等均完全按照现今企业的真实情况高仿制作,在使用过程中也严格遵循企业的相关规定,这样就使学生在校实训期间体验到了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此外,还为学生提供了制造、商贸、政务服务、市场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每个组织提供了关键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工作岗位,涵盖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实践基地同时可容纳108名学生上岗,人岗匹配。高仿真职场环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体验了真实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
(二)实践内容创新
跨专业综合实践基地的VBSE实训项目,为专业学生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等。主体企业以童车厂为业务原型,通过企业的产、供、销一条龙业务链,学生在自主选择的企业18个典型工作岗位上,通过完成典型岗位任务,学会岗位基本技能。学生要在实训工作中学会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开户登记等;学生要学会处理各种账务——转账支票、生产入库单、增值税单据、支出凭单等;学生要完成期初建账、薪酬发放、流程演绎和编制报表等各种岗位工作。学生在各岗位工作中切实感受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过程,体验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及与企业外围相关经济活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实现了教师教真功夫、学生学真本事。
(三)能力训练创新
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训项目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团队,分别担任CEO、行政助理、市场专员、营销部经理、计划员、仓储部经理、财务部经理、总账会计、成本会计等职务。实训先从模拟人才招聘开始。经营前,需要撰写商业计划书、竞聘演讲、应聘面试;经营过程中,需要投标述标、团队间交流,还要在服务业窗口办理“业务”,这就使学生获得了社会、行业、企业岗位的全方位体验,全面锻炼了学生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企业经营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学生在实训工作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工作、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实训中学生说了起来、动了起来、笑了起来、活了起来,变迟到早退为早到晚走。
二、共搭省技能大赛平台,引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大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风向标。技能大赛是校企合作的产物,在我院承办的河北省会计技能大赛中,实现了政府搭舞台、行业出标准、院校出思路、企业出技术。用友新道参与了竞赛项目设计,竞赛内容是在会计岗位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会计信息化操作及手工操作两部分,显示了大赛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关系。用企业的标准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操作方面的“无缝衔接”,学生竞赛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师组竞赛、教师专业建设与发展论坛,围绕教师技能展示、专业改革、课程设计等技艺交流,共享成果,共谋专业改革发展之路,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管的目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赛促教
技能大赛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大赛虽然说赛的是学生,但也可以说比的是教师;虽然是学生专业技能的竞技,但也可以说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训的博弈。为了能在省赛、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竞赛指导老师针对“赛什么、训什么、怎么训”,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强化学生技能应用的熟练程度,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拓展自己的专业技术,弥补知识能力的短板,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完善课程实训体系,优化实训项目,将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而且竞赛教师还带动了一大批专业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了以赛促教的良好效果,促进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以赛促学
大赛带动全系形成了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围,学生竞赛常态化,每年学院通过举办会计文化节,开展学生技能大比武。实施学生专业技能过关考核,把学生专业技能过关考核纳入学生学业考核范围。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在多项赛事中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及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竞赛重点培养了参赛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个人自信心。学生最初是冲着证书去参加比赛的,但在比赛准备过程中,学习的动力和投入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此外,竞赛获奖使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最终也转化成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打消了以前对自己的怀疑,改变了一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
(三)以赛促管
首先,出台了相关学生活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创造条件。如经管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通过有效管理保持课外时间开放,通过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有层次有步骤有条理地培养优秀学生团队,为将来赛事储备人才,走入良性循环。其次,大赛提高了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利用早晚自习走进实训中心,结合赛项,开展项目活动;指导优秀学生开办了会计信息化社、ERP沙盘、点钞、珠算等专业技能社团,扩大了赛事成果对专业实训的影响,辐射了更多的学生。再次,建立健全学生奖励办法,实行“以赛代考”,部分课程可以赛事成绩代替考试成绩,折算成相应学分。最后,健全教师奖励制度,对大赛指导教师降低课堂教学工作量要求,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三、共创专业精英教学班,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为推动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合作向纵深发展,探索了以职业和技术为导向的会计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凝聚精英,打造精英”,携手用友新道和在省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中职学校联合创办会计精英班。会计精英班学生来自中职学校,参加过省级以上竞赛获得奖项或已拿到会计证的学生和参加普通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测试选拔择优组成。会计精英班实行精英教育,单独开班上课,与用友新道联合制定会计精英班人才培养计划,推行“师—生—企”联动机制,将用友新道的个性需求提前介入到一年级;实施“四维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和职业规划由导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旨在培养“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精英人才。精英班优秀毕业生可直接进入用友人才库,其他学生可以用友新道公司名义向企业推荐。
(一)“双师型”师资
会计精英班的师资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用友新道岗位能手组成。组建岗位技能好,教学经验丰富、竞赛经验丰富、责任心非常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教师专门负责精英班学生的培养,不再接任其他课程。这就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练好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四维导师
会计精英班在学生管理上实施了“四维导师”制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生活导师”,即辅导员助理,来自于大二大三班团干部,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大一新生,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感受到家的温暖;“人生导师”即辅导员,通过“三进”:即进教室、进宿舍、进学生心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专业导师”即专业教师,通过专业引导与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热爱探究;“职场导师”即用友新道的企业能手,通过岗位教育与职场引导,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勤奋踏实等优良的职业品质。
(三)工学结合
会计精英班教学紧紧围绕“三衔接”“四结合”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衔接、实训教学与顶岗实习相衔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衔接;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日常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资格考试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核心课程与竞赛课程相结合。此外,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在科研项目、培训资源、教学课程、就业资源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助推了学院的课程设置紧跟行业需求,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科研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