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2015-08-15刘正全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一国两制澳门

刘正全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 达州635000)

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历史功绩: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作为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领土完整的新思维,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智慧的结晶,在香港、澳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一国两制”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科学构想,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一国”即一个中国,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与前置条件;“两制”即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并保持地区稳定,原有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长期存在。

1982年至1984年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妥善解决了香港问题,是“一国两制”理论在处理国际间历史遗留问题上的成功运用,对处理国际间冲突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1]。《联合声明》所依据的“一国两制”构想在国际上被誉为是“富有想象力的”和“最有天才的创造”,它是国际政治学与国际法学上史无前例的创举。“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伟大政治设计,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2]15

“一国两制”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和澳门取得了成功实践,其内涵也通过逐步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如在实践中制定与基本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寻求解决冲突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建立司法协助制度等,这有利于完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制度,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在这一伟大理论构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统一问题最终必将得以圆满解决。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时代意义:良性运转,促进大陆与港、澳经济互动

“一国两制”理论赋予了香港、澳门、台湾高度的自治权,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国家内部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3],即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四地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可以有所不同。这样全体同胞就可以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成功消解战争的破坏性,共同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有利于地区稳定和经济的共同繁荣。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首先在香港、澳门地区成功实践,保持了港、澳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它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在政治上制定基本法等法律和政策,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提供政治法律保障;在经济上保持香港的稳定与持续繁荣;在国际上扩大香港生存与活动空间,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它在澳门成功实施过程中,支持本地居民参与治理事务,为“澳人治澳”奠定人才保障;制定特区基本法,确立澳门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实现经济稳步发展,为“一国两制”成功实施提供经济支持。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回归实施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双方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内地是香港的有利依托,在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方面为香港提供强大支持,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源泉和最大市场。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环境日趋稳定为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香港是内地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桥梁”与“窗口”,成为内地学习的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从而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和学到管理[4]51-52。内地凭借香港在国际社会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在“一国两制”指导下,香港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也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现实指引下,澳门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并成为世界上贸易和投资政策最自由和开放的地区之一。美国传统基金会2009年度“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澳门首次被评为亚太地区第6名,全球排名第21位。

三、“一国两制”理论的国际意义:搁置政治争议,实现经济共赢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和特区基本法的确立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和模式,为处于分裂状态的地区与国家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为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等国际冲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武力冲突而以和平方式让人们选择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搁置历史争议,实现经济共同发展[5]。南非外交部副部长帕哈德曾说过,“中国与葡萄牙两国政府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争端树立了良好的典范。”[6]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世界上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和平共处是从苏联建立后开始的。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结合当时国际环境的实际与不同性质的国家主动签署了有关和平的条约和协定,为苏联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平共处的思想,在对外关系中首先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首届亚非会议上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同,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外交活动的普遍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7]8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解决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关系。

“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历史与现实因素,以互利共赢作为最终归宿和最高宗旨,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求同存异、智慧包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争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意义。“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4]59-60在台湾问题解决方面创新“一国两制”理论,让两岸都能接受,实现共赢。台湾可以依靠大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实现其经济更快发展,大陆在小范围内允许资本主义存在,也有利于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四、“一国两制”理论向纵深发展:和平共处,推动世界和谐

当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通过自己的发展表明,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国际社会要求我做负责任大国的声音也日渐增多。一方面要强调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另一方面要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对原则立场问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为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安全机制做出贡献。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相通、理论一致。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关系的匀称与协调,要求人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且和谐相处,强调全体人民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涵盖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生共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充实与丰富,是和谐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完善,是和谐社会的高度体现。“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与和谐社会在理念、内涵和实践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一国两制”的理念基础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思想。“一国”是“和”,“两制”是“不同”,既在承认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存在历史与现实的差异的同时,坚持两种制度的共存以实现统一的目的。“一国两制”要求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使一国内不同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373

“一国两制”理论立足于当今世界现状,从最基本的客观实际出发,有效避免武力冲突,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既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又为各方所接受[8]。基于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和对持久和平的真诚愿望,中国政府始终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基本政治理念。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积极倡导并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维护国际安全上,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等,都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契机,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合作组织活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也在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分享了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惠、共赢。

[1]辛旗.以全新理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国际法典范——“一国两制”构想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的具体运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向翔.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贡献[J].云南社会科学,1997(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娜日斯,吴文彩,温宁.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6]我驻中东非洲地区使领馆举行庆澳门回归活动[N].人民日报,1999-12-21.

[7]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蔡田,周稚丽.试述“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一国两制澳门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澳门回归日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